摘要:小額信貸對有效解決農民貸款難,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推進農村小額貸款發展應明確定位,加強監管,進一步改善政策環境。
關鍵詞:農村小額貸款;問題;建設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08)03-0031-02
一、河北省農村小額貸款的基本情況
河北省的農村小額貸款主要有各金融機構發放的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以及扶貧經濟合作社(以下簡稱扶貧社)和小額貸款公司等小額貸款組織發放的貸款。
1、易縣扶貧社的農村小額信貸。易縣扶貧社是河北省乃至全國成立較早的一個農村小額信貸組織。該社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為研究農村扶貧問題的一個研究項目,于1993年開始運作,1994年在易縣民政局注冊為社團法人,1995年開始從縣扶貧辦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民間的組織機構。其資金來源主要是社科院和孟加拉國、德國等外部給該社的貸款,以及向社員吸收的存款。該社的貸款基本上是按照孟加拉小額信貸的模式運作,貸款額一般為2000元,期限為一年。貸款對象是有一定資產,但還達不到信用社貸款條件的貧困農戶。截止到2006年12月,該社有200萬的自有資產和五六十萬元的小組基金(即存款),年可支配資金800萬元左右。貸款的平均回收率為95%,覆蓋了易縣28個鄉鎮中14個鄉鎮的18000多戶。有效支持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深受農民歡迎。
2、易縣扶貧社的農戶自我管理互助基金。該基金從2003年開始運作,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繼小額信貸之后的又一個農村扶貧研究課題。由易縣扶貧社管理?;ブ鹨愿鼮樨毟F的、有生產能力的貧困農戶為服務對象,最終目標是實現農戶的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該基金的運作,重點強調的是自我管理,目前正在易縣的兩個村試點。
3、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小額貸款公司是只貸不存的商業性貸款組織。我省最早的小額貸款公司是2006年8月28日在廊坊霸州成立的萬利通小額信貸有限公司,隨后相繼成立了廊坊的鑫利、中安信業三河分公司、匯欣、琨博、銀邦、華泰、同安、金鑫,以及寧晉縣晶龍、高碑店銀宏等十多家小額貸款公司。這些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對象是境內的個體經營者、鄉鎮企業及有一定資金實力和信用良好的個人。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方式靈活、貸款手續簡便,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經營狀況也普遍良好。如萬利通小額信貸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僅在其成立后的4個月內。累計貸款就達1.7億元,信貸資金平均每個月周轉一次,并全部能按期收回。小額貸款公司,由于只貸不存,風險完全由貸款公司承擔,沒有社會風險。從目前情況看,小額貸款公司的資產質量也是各正規金融機構難以比擬的。
4、農村信用社的農村小額貸款。河北省農村信用社的農村小額貸款主要是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我省各級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門對農村小額貸款非常重視,在2007年出臺的《河北省金融機構支持新農村建設工作方案》中要求全省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年均增長18%。截止到2008年5月底,河北省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余額494459萬元,農戶聯保貸款余額437097萬元,貸款滿足率在60%左右。
二、河北省農村小額信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監管不到位,法制不健全。目前對扶貧社的農村小額信貸還處于摸索試點階段,對它既沒有國家的管理法規,也沒有金融管理部門對其進行監管,而且對于維持其可持續發展必需的向社員吸收存款的做法還與現行法規相抵觸。作為臨時性的制度安排,新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是在工商局注冊,由央行主導日常的監管,其試點的整個過程以及試點方案的制訂也是由央行和當地政府審批和把關。這種臨時性的制度安排,沒能明確地劃分央行與銀監會及工商局在監管小額貸款公司方面的職能。央行作為一個主要以執行獨立穩健的貨幣政策為己任的部門,在目前我國金融體系的監管模式下。也不宜更深地介入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
2、農村小額信貸機構發展緩慢且不平衡。我省是扶貧小額信貸起步較早的省份之一,易縣扶貧社發展早,效果好,卻沒有在全省推廣開來,還有一些扶貧小額農貸組織甚至停辦。近兩年成立小額貸款公司也多是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在貧困地區沒有多少發展。
3、資金來源不足,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一是小額貸款公司只貸不存,發放貸款只能用自有資金,決定其貸款能力有限。二是信用社的小額貸款,管理成本相對較高,效益低,也會影響信用社在這方面的信貸資金投入。
4、從事農村小額信貸的人員少,素質不高。不管是信用社,還是其他小額貸款組織,普遍存在從事農村小額信貸業務的人員少、素質不高的問題。
三、對推動河北省農村小額信貸發展的建議
農村小額信貸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是要達到財務上的可持續。要實現這一目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明確定位,加強監管。我國應該制定比較清晰的法律框架,來規范和引導各種民間小額貸款組織的健康發展。應明確其作為農村金融體系組成部分的合法地位,避免多頭監管和無人監管的現象出現,避免對其正常經營活動的行政干預。
2、給農村小額貸款發展以寬松的政策環境。如:(1)對專門扶貧的民間貸款組織應免征營業稅和所得稅;(2)對各金融機構發放的農村小額貸款降低或免征營業稅:(3)當各金融機構發放的農村小額貸款占其全部貸款達到或超過一定比例時(如70%或80%),應同時降低或免征企業所得稅。
3、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一是改變政府和社會上對農村小額信貸機構的片面認識:農村小額信貸只能在落后的、貧窮的農村地區生存發展,農村小額信貸就是為了扶貧。通過河北省小額信貸的實踐可以看到,小額信貸不僅在貧窮落后的地區有發展空間,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一樣有存在的必要。二是要加強宣傳,特別是在貧困地區,要加強教育和培訓,引導人們擺脫小額貸款是“扶貧款”、“救濟款”的認識誤區,加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教育。
4、積極推動扶貧社和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應在及時總結小額貸款公司、易縣扶貧小額信貸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省各地區,逐步推進小額貸款的發展。
5、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一是引進專業人才;二是要求中高層管理者都應該經過金融專業教育;三是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培訓,嚴格崗位準入制度。
從國際社會小額信貸的發展軌跡、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我國小額信貸實踐嘗試的進展及其各類客戶對適宜的金融服務的市場需求分析,可以預料,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小額信貸將會進入制度化建設階段。它對有效解決農民貸款難,加強農村誠信建設,優化農村信用環境,抑制非法金融活動,培育金融機構新的利潤增長點,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都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責任編輯、校對:龍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