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論壇,又稱電子公告板或BBS。校園BBS以其自由的言論空間、使用者相同的生活環境和知識結構以及身份隱匿性三大特點,使廣大學生能夠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創造了一種傳統課堂教學、專題講座等都無法企及的、活躍的文化氛圍,這也正是校園BBS的魅力所在。然而,目前高校的BBS管理多由學生負責,教育工作者很少參與其中,這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教育工作者在校園BBS上是大有可為的,應利用校園BBS的特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開展素質教育。
1.利用BBS實施正確的輿論導向。在BBS上學生擁有無與倫比的言論自由權,BBS同時具有超越時空限制的優勢,再加之隱匿的身份,這使得BBS成了交流思想的最佳平臺。在BBS上通過發帖與跟帖,教育工作者與學生進行著一種現實教育教學活動中難得的平等的雙向交流,教育工作者可以迅速而廣泛地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這種反饋或者說思想的碰撞非常清晰,因為在BBS上的每一條發言都可明確地顯示出跟帖討論的觀點,或是贊同或反對。對BBS上的不良發帖或跟帖,目前采取的措施大多都是刪除或封ID。而事實上,僅靠這種簡單的做法并不能完全阻止錯誤思想或言論的傳播,更不能消除它們的消極影響,甚至還可能影響不同思想的正常交流。有效的方法是教育工作者積極參與校園BBS的討論,及時跟帖指正錯誤以及發表正確的言論,以一種平等姿態對學生進行正確教育和引導。
2.利用BBS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為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普遍設立了心理輔導站。盡管學生們并不抵觸心理輔導,但卻有不少學生不敢進入心理輔導站,原因是他們不愿面對面暴露自己的心結,更不愿讓身邊的同學知道。要想在高校中廣泛開展心理輔導,除了需要大力宣傳之外,高校的BBS是個很好的場所,隱匿身份的交流恰恰能打消學生現存的顧慮。心理輔導教師可以在校園網BBS上開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版塊。借此版塊傳播、普及心理學知識,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排解心理壓力,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類版塊應由心理輔導教師定期公布各種主題的心理學小常識,例如如何有效排解心理壓力,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如何與同學和睦相處等等,還可以就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做出解答。其他學生還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或針對不懂的內容在BBS上跟帖,向心理輔導教師詢問。學生和心理輔導教師可以利用校園網BBS進行交談,其他學生不只可以瀏覽談話內容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當然,在涉及學生個人隱私的時候也可以根據需要采用QQ或E-Mail等方式進行私密輔導。
3.利用BBS拓展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沒有充足的時間對學生提出的所有問題都做出及時的回答,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校園BBS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教師可以專門設置一個相關課程的BBS站點,通過使用這個站點,不僅可以方便教師布置和查收作業,學生還可以通過BBS向任課教師提出問題,要求給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利用BBS,教師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對學生的疑惑進行解答。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展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將BBS作為開展教學改革的陣地。如針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可以利用校園網的BBS向學生廣泛征求意見。
隨著校園網絡功能的日益增強,它對學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應深刻意識到校園BBS對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應該積極有效地開展對BBS的參與、實施、監控和評價工作,加強網絡時代大學生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