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覃塘區覃塘鎮覃南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為了培養一支師德優、學歷高、功夫硬、能力強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學校立足于校本培訓,把校本培訓工作放到課改工作的重要位置,貫穿于教學實驗的始終,努力提升教師整體素質。
一、樹立全新教育觀
為了提高校本培訓的認識,學校加大了對校本培訓工作的宣傳力度,解釋培訓的重要意義、目的、形式、任務等,每學期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有關中小學教師教育文件,使全體教師加深了對校本培訓的理解,明確了校本培訓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全體教師思想認識,實現了教師教育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通過培訓,全體教師樹立了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即服務育人;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心每位學生,為每位學生服務;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去愛自己的事業、愛自己的學生,從而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教師的天職就是用自己的愛心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和發展等。
二、做到“兩個有機結合”
1、注重校本培訓與教育教學管理常規的有機結合。開展校本培訓的目的,是為了使全體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覃南小學是農村小學,絕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根據農村經濟發展狀況、學生心理特點等,學校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校本培訓,力求培訓工作與教育教學有機統一。
首先開展全體教師教育心理學培訓,使教師掌握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規律,從而能夠采取切合實際的教學手段,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同時,加強基本功訓練,加強教學方法、藝術、體育、現代教育技術以及教育管理的培訓,使全體教師樹立正確的現代教育觀,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充分適應教學業務的要求。
2、注重校本培訓與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機結合。把校本培訓工作與教育科研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培訓的實效性,而且提高了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我校每年都組織教師認真討論并制訂校本培訓計劃,根據學科、年級等實際,成立課題研究小組。這樣的教學科研活動,不僅提高了教師的創新能力,而且還促使教師不斷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新方法。教師們從實踐中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互相交流,不斷充實教學知識,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
三、抓好“四個管理”工作
1、抓好機構管理工作。為了保證校本培訓落到實處,取得成效,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首的培訓領導機構,并由一名學校領導專抓培訓工作,具體負責校本培訓工作的管理和實施,保證學校對全體教師培訓工作的領導,完善培訓工作的指揮系統。幾年來,覃南小學教師培訓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校本培訓工作取得了明顯效果。
2、抓好制度管理工作。學校為了保證校本工作順利開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及考核方法。在參加人員、學時、學分登記、考勤、獎懲等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如將校本培訓與教師的年度考核相結合,并與聘任、評優、晉級等結合起來,規定教師一年必須達到的學分,將學習情況如實地記入個人檔案及學分登記冊等。這些規定保證了校本培訓工作順利進行。
3、抓好監督管理工作。學校將校本培訓工作納入工作議事日程。領導班子定期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本項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工作計劃,重點加強對教師課前備課、課堂教學、課后反思和總結的指導和監控;培訓管理人員經常進入課堂聽課、評課,對教學工作做具體指導,關注教師教學態度、工作責任心、教學觀念、教學方法,關注學生課堂參與熱情和學習方法。
4、抓好檔案管理工作。學校按照市校本培訓方案的要求建立培訓檔案。培訓按照年度計劃進行,要求教師做好培訓(集中培訓和個人自學)筆記,作為學分驗證依據;按學科分類建立校本培訓檔案(集中培訓和個人自學),教師個人檔案有專門檔案盒存放,并且寫好檔案目錄、內容,以便查閱;將教師個人的培訓計劃、集中學習筆記、個人自學筆記、聽課記錄、教學論文等原始資料以及學校對教師參加培訓情況,檢查登記情況裝入培訓檔案,按照市繼教管理規定對教師進行培訓登記,進行學時學分轉換。
四、狠抓“五個培訓”工作
1、師德培訓。師德培訓是校本培訓的重要內容。學校加大師德培訓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全體教師政治思想素質和師德水平,以《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依據,遵循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開展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的培訓。通過自學與集體學相結合、自學后寫心得筆記的形式,使全體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教師職業觀,強化以法治教意識,并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真正做到依法施教,忠于職責,樂于奉獻。
2、教師基本功培訓。教師基本功的訓練是校本培訓的基礎性工作。學校對教師基本功培訓工作常抓不懈。按上級推普工作精神,覃南小學根據《普通話水平測試指南》所規定的內容對教師的普通話進行強化訓練,參加市教委組織的普通話水平達標測試的教師,均取得了好成績,合格率達100%。同時,為了使每位教師練就一手過硬的“三筆字”,學校每年舉行一次粉筆字、毛筆字、鋼筆字競賽,提高了我校教師的素養。
3、教育教學常規培訓。學校在每學期開學初認真做好學科計劃、教研計劃,以確保每門學科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導處每周一組織教師業務學習;平時抓好教師的備、教、批、輔、改等環節工作,并作定期檢查,認真分析、總結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情況;每學期抽查學生作業三百多本,檢查教師備課、聽課、評課兩次,檢查教師批改作業兩次。
為了全面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學校采取了多種方法:①每年訂購報刊、雜志二十余種,供教師學習、研究;上網查詢有關新課程的先進理念,或將報刊、雜志中的教學案例、教學隨筆、教學反思和典型個案經過篩選,整理,翻印出版,成為校本培訓的材料;②每學期秋季期組織教師討論、學習成功的案例,學習新課堂教學設計,剖析自己的教育行為,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結合新課程標準精神舉行教學大比賽,讓每位教師上上優質課,聽聽優質課,評評優質課,將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提高教學水平;③實行“老帶新一幫一”活動;④積極組織、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區級以上優質課比賽、說課比賽等常規教研活動;⑤堅持每學期“三個一”工作,即每位教師要寫一篇優質教案、一篇工作總結、一篇論文;⑥注重骨干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工作;⑦每學期聘請外地專家、優秀教師來校指導教學工作,教師們可在與專家、優秀教師的互動中,提高教學水平;⑧要求每學年每位教師讀8萬字的教育理論書籍,寫8萬字的讀書筆記,看10盤優質課教學錄像,聽評30節課。
4、教育科研工作培訓。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在認真學習素質教育理論、課改有關信息理論的同時,積極學習和借鑒外地先進教學理論,更新教育觀念,優化知識結構,改進教學方法,為提高我校教育科研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強化科研管理,激勵全體教師參與教育研究工作,學校組織每位教師參加課題研究,如參與“新體制下鄉鎮中心小學建設的實踐與研究”工作;參加市、區專題講座活動;學校領導和班主任參與“新時期加強與改進小學德育工作的研究”工作;撰寫一篇區級以上論文等。這些活動有效地調動了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5、教師學歷提高培訓。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知識需要不斷更新以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為此,學校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選派青年教師參加市教育局、區教科局教師培訓班,參加鎮中心校培訓班;鼓勵廣大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積極參加高一級學歷培訓,因為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討論決定,在六年內所有45歲以下教師要全部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在此期間參加高學歷學習畢業者,憑畢業證可核銷70%的學習總費用,達不到者限期提高,一切費用自付。通過鼓勵,學校45歲以下教師已有70%以上獲得大專畢業,余者目前全部積極參加高學歷培訓。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幾年來,覃南小學的教育教學成績均在全區上游,連續幾年獲區素質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職工有42人次獲區級以上素質教育教學成果獎,有16人次獲區級以上先進個人獎,教師撰寫的教育教學論文獲市級以上獎勵有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