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是水做的。上善若水。
一個似水般柔弱的青春女子,何以感動全國無計其數心靈?在“全國道德模范”光環的照耀下,三尺講臺上的她如此弱美,美如一汪清泉……
疼痛,隨著時間慢慢愈合;掌聲,在激動中歸乎平靜。
她又回到欽州市小董鎮中心小學,又站在這令她留戀的講臺上。一言一行,一顰一笑,泛著青春的光芒。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很難想象,這就是4年前那個做出驚人決定——用自己溫暖健康的左腎,激活患有尿毒癥父親的生命的女子!
“別總是小看妹妹,女兒也是父親親生的,要捐就捐我的!”
韓瑜家住欽州市小董鎮,父親韓遠德46歲,是欽州市欽北區農業局下屬蠶種場司機。1997年初,他開始無緣無故覺得疲憊,腿腳也有些浮腫。經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結果讓家人大吃一驚:慢性腎炎晚期!醫生說,這種病很難治好,幾年后及有可能發展成尿毒癥。
果然,2000年初,尿毒癥終于不期而至。“當時我還在讀書,爸媽還有兩個哥哥都瞞著我。是媽媽的淚水和后來偶然發現的父親的遺囑,使我明白兩個哥哥突然輟學的原因。為了盡快把病治好,從此,中藥、西藥伴隨著父親的每一天。看著他浮腫的身體,不斷地灌著藥,我的心里好難過……”
由于雙腎代謝功能接近枯竭,韓遠德的全身浮腫,經常嘔吐,根本吃不下東西。一個星期做兩次血透,韓家每月的就醫費用高達5000多元,幾年下來負債10多萬元,醫藥費像一座大山,壓得這個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喘不過氣來。
父親的病情牽扯著兒女們的心。正在讀大學的大哥韓峰輟學學開車,以盡快謀得一技之長醫治父親;二哥韓磊背著行囊南下深圳打工掙錢。但是哥倆的工錢對救治父親的費用只是杯水車薪。韓遠德的病仍未見好轉,病痛折磨得他死去活來。隨著病情一天天惡化,他大小便失禁,尿撒不出來憋在腹中,痛得額頭冒汗。
解除痛苦的唯一辦法就是,換腎!但換腎談何容易?對于債臺高筑的韓家來說,高昂的換腎費用如同天文數字。
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韓峰、韓磊和韓瑜三兄妹從報紙上了解到:如果家庭提供腎源,不僅可以節約很多醫療費,而且更容易“移植”。由于血緣關系,兩者的相融程度會好得多。想不到這條小小的資訊卻在三兄妹之間掀起了巨大“風波”。
一個大膽的決定在三兄妹的心中醞釀:我們沒錢幫父親,但是我們能為父親提供一個健康的腎臟。
“我是老大,我有責任捐腎給爸爸。”韓峰擺老大“資格”當仁不讓,首先提出為父捐腎。
“不行!我也是兒子,也有責任捐腎給爸爸,憑什么不讓我捐?”弟弟韓磊毫不示弱地展開了“捐腎權”爭奪戰。
“你們二人總是小看妹妹。女兒也是父親親生的,要捐就捐我的。”18歲的韓瑜話一出,立即招來兩個哥哥強烈反對:“你年齡小,一個女孩子家,摘掉一個腎將來怎么嫁人?”然而,韓瑜不依不饒,擺出一大堆“理論”與兩個哥哥對陣。
三兄妹各不相讓,爭論不休,就這樣僵持了一周。
然而,眼看著父親病情日趨加重,心急如焚的韓瑜突發奇想:“為了顯示公平,我們三人簽訂一個君子協定,誰的腎好,誰就捐給爸爸。”
這個提議得到兩個哥哥的積極響應,三兄妹一拍即合,當即草擬了如下協議:1.三兄妹不分性別、年齡、都有為父捐腎的權利;2.經科學檢測,腎臟最健康者為“中標人”;3.協議一旦簽訂立即生效,三方均不得反悔。三兄妹在《協議書》后面鄭重地簽字畫押。
2001年11月份,兩兄弟瞞著妹妹提前到桂林181醫院做了檢查。豈料這次檢查讓哥倆大失所望:韓峰的左腎偏小,韓磊攜帶有乙肝病毒,他倆的腎都不能移植。醫學檢查結果令兄弟倆唉聲嘆氣。
“一邊是一母同胞的花季妹妹,一邊是危在旦夕的親生父親。成就一方就意味著損傷另一方。”他倆陷入了兩難抉擇,在痛苦中煎熬……
沒想到,妹妹韓瑜也偷偷溜進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做了檢查。結果是,雙腎十分健康!
“太棒了!最后還是我贏了!”就在韓瑜獲得“獻身權”而笑逐顏開時,兩位哥哥開始“反悔”,聲明“協議無效”。
“說話怎能不算數?你們兩個還算男子漢嗎?”韓瑜在兩位哥哥面前理直氣壯地痛訴他們“違約”,并且又哭又鬧、軟硬兼施地懇求哥哥“守規矩”,不要阻撓她行使“獻身權”。
“父親生命危在旦夕時,作為女兒。割掉身上的一塊肉算什么呀?”
“不行!我不同意!”韓父得知女兒要“割腎救父”的消息后大為震驚。他堅決拒絕女兒的孝心,寧可一死也不要她捐腎。與此同時,他還發動幾乎所有的親友勸韓瑜:“你年齡那么小,身體又瘦弱,摘掉一個腎以后還嫁得出去嗎?將來能生孩子嗎?這可牽涉到一生的幸福啊!”
“不!”韓瑜“撲通”一聲雙腿跪在父親的病床前,眼淚嘩嘩地直掉:“爸,我的生命是您給的,我現在只割舍一個腎算什么呀?如果您不答應女兒的請求,我會一生不安啊!”韓瑜罰跪在地“要挾”父親:若不接受她的腎臟移植,她將日日夜夜陪跪在父親病床前,直到父親死去……
10分鐘……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母親、哥哥和親友們紛紛趕來勸她,但韓瑜仍雙膝跪地不起,她的膝蓋磨出了血絲,她咬著牙全身開始發抖。一連7天,韓遠德再也忍受不住女兒的“跪刑”,放聲痛哭:“我的乖女!我同意了,你快起來吧……”
“你怕嗎?”常有人韓瑜。
“不怕。”她淡然地回答。
“摘掉一個腎,會不會影響到你以后談戀愛?”
“我不知道。但如果愛情因為我少了一個腎而遠離我,我也無怨無悔。作為女兒,能有機會割腎救父,以身報答親人,也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韓瑜還回憶起了從小被父親寵愛的片段:她剛出生時體質較弱,經常有病,爺爺奶奶說:“這個女娃太難養,扔掉算了。而父親緊抱著她,堅決地說:“不!再怎么樣也要將她養大成人。”在上小學三年級時,夏天的一個深夜,韓瑜突然發起了高燒,父親急了,背著她跑了整整一條街,乞求醫生開門……
“我的行為其實是一種很多子女都能做到的平常事。”韓瑜否認自己“高尚”。“父親今年才46歲,正直壯年。他和母親將我們三兄妹拉扯大很不容易,為了供我們讀書,他沒過上一天舒坦日子。在他生命危在旦夕時,作為女兒,割掉身上的一塊肉算什么呀?何況醫生說了,捐一個腎,對身體沒什么影響。就是有影響,為了救父親,我也心甘情愿。”
“醫生,求您快點動手吧,我不怕疼。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妙齡少女割腎救父的消息,深深感動了桂林解放軍181醫院院長向月應和政委周愛民。這家軍醫院決定減免三分之一的手術費用,幫助這位花季少女實現她的割腎救父的夢想。
2003年1月21日,該院腎臟科主任醫師劉作海從桂林趕赴欽州,為韓瑜作全面身體檢查。第二天,劉主任馬不停蹄地帶著韓瑜及其父親驅車直奔桂林,又為韓瑜做清腸手術。
當月24日下午,正當韓瑜準備為父“獻身”時,主刀的桂醫生卻“臨陣膽怯”了。原來,親屬之間捐腎很普遍,但大多為上輩為下輩捐獻。除了父母多有奉獻之心外,更重要的是生命價值問題,因為后輩的生命更長。女兒為父捐腎在國內尚屬首例!為韓瑜主刀的桂醫生是腎臟移植手術專家,在見到韓瑜的一瞬間,他突然手軟了。
“我做過許多例腎臟移植手術,可謂輕車熟路。但面對這位19歲的美麗女孩,我卻于心不忍,遲遲下不了刀啊!”桂醫生說。
“醫生,求您快點動手吧,我不怕疼,這是我最幸福的時刻,我感到身上每一個細胞都在滾燙運跳!”韓瑜那雙美麗的大眼睛似一泓清泉,純潔得讓人心疼。桂醫生有些于心不忍,下不了刀。他悄悄擦了一把眼淚,極力控制情緒,然后才重新拾起手術刀。
韓瑜的手術采用的是國內較為先進的“腹腔鏡”移植手術,只需在腹部開一個小口,然后用一種特別的工具將腎取出。隨著時鐘的“滴嗒……滴嗒”聲,10分鐘便順利取出腎臟。
10個小時后,韓遠德小便暢通——女兒的腎臟在他的體內開始運轉!
19年前父親給了女兒一個生命。今天的剖腹移腎,女兒讓父親“獲得新生”。參加兩臺手術的醫護人員,親眼見證了中國首例少女“為父獻身”的全過程,一個個忍不住熱淚橫流……
“爸爸,我會每天守候在病床邊為你祈福。哪怕一輩子。”
手術結束了。然而,走下手術臺的韓瑜為父親的康復又愁容滿面,因為她父親需要進口藥物度過“磨合期”,每月費用達4000多元。否則,“種植”在他體內的腎,可能會隨時枯竭。
“爸爸,我會每天守候在病床邊為你祈福,一輩子不談戀愛。”韓瑜握住父親的手,鼓勵老爸堅強起來。
2005年6月29日,是韓瑜21周歲生日。“孩子,有空你就多出去玩玩,不要老呆在家里陪爸爸。”從這天開始,韓遠德經常將女兒“攆”出家門,原因是韓瑜至今尚沒初戀,父親希望女兒有個幸福的歸宿。然而,女兒雖然沒有男朋友,但卻不缺少玫瑰花。每年情人節,郵政快遞一大早便會準時送來芬芳的紅玫瑰和香甜的巧克力,上面還附著一張小卡片:“親愛的韓小姐,在這個溫馨浪漫的日子里,鮮紅的玫瑰花不應該與你這樣的美麗單身女孩失之交臂。”
原來,韓瑜的故事經香港鳳凰衛視播出后,海內外許多青年寫信向韓瑜求愛。其中,美國一所著名大學的博士生在信中還表示愿意到中國來做“上門女婿”,共同分擔責任孝敬老人。
韓瑜婉拒了所有求愛者。她覺得親情是一劑最好的良藥。
“我將教出更多德才兼備的學生。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爸,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2006年9月下旬,韓瑜主動提出離開父親,到偏遠貧困的山村小學去“支教”。由于韓瑜在教學中屢創佳績,連續3年被評為自治區、市、縣(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她的語文課教案在全區獲一等獎,學校任命她為一年級班主任和一年級組長,管理一年級5個班200多名小學生……
當市教育局發出對師資匱乏的偏遠貧困山村支教的通知后,韓瑜第一個報名。父親毫不猶豫地對女兒說:“孩子,你做得對!”
她對父親說:“作為女兒,我時時刻刻牽掛著父親。但偏遠山村的孩子們同樣也需要我。”韓遠德聽后非常欣慰,他支持女兒將寶貴的青年年華奉獻給偏遠山村那一雙雙渴求的眼睛。在韓遠德看來,經歷了這幾年的人生風雨磨礪后,女兒成熟了許多。她的這種“人間大愛”,比當初割腎救父的舉動更加可貴。
“不行,暫時還不讓你走。”就在韓瑜打點行李準備啟程時,校長馬宗寶攔住了她的腳步。鑒于韓瑜父親尚需要呵護,校領導沒有批準她支教。
2007年9月9日,教師節前夕,小董鎮中心小學召開領導班子會議,一致同意任命韓瑜為該校少先隊員輔導大隊的大隊長,以減輕她一些工作負擔。原因是韓瑜工作太過于認真負責,擔心累壞了她的身體。韓瑜心里明白,這是學校對她的關愛,讓她能多一點時間陪在父親身邊……
2006年11月下旬,在被評為廣西十大孝心人物之后,韓瑜被中宣部、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授予為第二屆中國十大“中華孝親敬老楷模”。在京出席頒獎典禮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佩云拉著韓瑜的手說:“好孩子,你是當代青年人的驕傲!”全國政協副主席阿不來提·阿卜都熱西提稱贊韓瑜是一位“天使般美麗的女孩”。2007年9月18日,韓瑜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
北京之行讓韓瑜感悟到: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是人們所珍愛所傳頌的,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她真心希望社會上有更多的人加入孝親敬老的行列。
如今的韓瑜,不但是父親的好女兒,在學生們的心里,她更是一位好老師。韓瑜希望學生們不僅把文化課學好,還希望他們能具備高尚的品德。“我一定不負眾望,教出更多德才兼備的學生,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人物小檔案:韓瑜,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中心小學教師,因割腎救父而感動全國。2003年,她榮獲“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和“全國孝親敬老之星”。2004年被評為“廣西十大孝心人物”。2006年被全國老齡委辦公室、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部門聯合評為全國十大“中華孝親敬老楷模”。2007年9月,她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