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因素,校領導要樹立以教師為本的管理思想,正確認識每位教師的長處和短處,充分尊重、關心、理解、信任每一位教師。“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位教師身上都有其長處。也有其短處。如果校領導時時處處用一種挑剔的眼光看待教師,只看到教師的短處,那么就會與教師產生磨擦,就難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有一位教師說:“校長把我當人看,我給校長當牛干;校長把我當牛看,我什么事情也不想干。”因此,校領導要把“用苛求的眼光看自己,用欣賞的眼光看別人”作為座右銘,對教師實施人文關懷,多一點關心,少一點指責,多一點愛護,少一點挑剔,使每位教師找準自己的位置,時時處處發揮教師的長處。
[案例一]
1998年,謝老師以優異的成績從師范學校畢業,剛分到我校時擔任班主任和語文教學。由于謝教師剛參加教育工作,管理班級能力較差,教學經驗不足,控制不了課堂;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晃動腦袋,眼神游離,隨便講話,隨意下位……她一時找不到應對的策略。校領導們知道這事后,幾次和她促膝長談,分析原因。為了讓她在教學上更快上路,校領導們經常下班聽課,不厭其煩地給予她指導,又讓她輪流在一年級各個班聽課。同時實施師徒結對,讓其他班主任給她上示范課,教她如何管理班級,如何組織好課堂。盡管采取了上述方法,但是謝老師還是沒有悟到管理學生的最佳方法,學生依舊如故,課堂秩序改觀不大,家長意見較多、怨聲載道,學校承受壓力也很大。這時,她思想開始波動,工作喪失信心。校領導又及時找她談心,進一步幫助她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困難。通過一次一次幫助,校領導發現她具有美術的天賦,就根據其特長,把她調換到美術教師的崗位上,幫助她重新樹立信心。2000年9月學校推薦她參加秀峰區美術優質課競賽,當時她心發虛想推卻,校長激勵她:“難道你想這樣默默無聞一輩子?”她被一語驚醒:是啊!自己曾經跌倒過,但決不能一蹶不振。校領導相信我,給我機會,我一定好好地比賽,這是證明自己的最好機會。結果她拿下了秀峰區教學比賽一等獎。然而秀峰區選送參加全市比賽人員名單上卻沒有她。為了爭取她到市里參加教學比賽的機會,校長向秀峰區教研員保證:“只要給謝老師機會,她一定會捧回一等獎。”臨比賽前幾小時,校長再一次鼓勵她:“相信自己,在所有選手中,你的普通話是最好的,你一定會很出色地發揮!”她心里默默地感動著,帶著這種自信,昂首闊步走上全市教學賽臺……她獲得了桂林市一等獎,并代表桂林市參加自治區比賽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短短的幾年間,學校為她創造了多次外出學習的機會:上海、廣東、湖南、北海、玉林、南寧、桂平……讓她從全國大型教學比賽課上收獲教學經驗,向先進地區學校學習怎樣進行特長生輔導和校園文化建設,在全國美展上開闊藝術創作視野,在特級教師巡講團啟發下而樹立科學的教育觀……通過對外交流和學習,她進步非常快,不斷縮短與優秀教師們之間的差距,教學技能逐漸成熟,其富有激情、機智的教學風格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得到教育局領導的肯定。在美術課堂教學上取得一項接一項榮譽,多次獲得自治區級、市級、城區級獎勵,為學校乃至秀峰區贏得許多榮譽,成為學校美術學科帶頭人。在這期間,由于校內有的教師休產假、有的教師支教,校領導又讓她擔任過語文、數學課教學和班主任。這時的她不再彷徨,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能得心應手,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自如地調控課堂,以情感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用豐富的語言與學生溝通互動,與班主任精誠協作,深受學生和家長喜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案例二]
廖老師剛分到學校時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學和班主任,一個男教師帶領一群一年級的娃娃兒,就像公雞帶一群小雞一樣,確實有些不匹配,他自己也覺得挺難的。一個學期過后,校領導發現他熱衷于電腦,平時經常利用業余時間自學電腦,幫助他人制作有關課件,很有鉆研精神,就針對他的興趣、愛好,及時地調換了他的崗位,讓他管理電教,上信息課,充分發揮他的才干,有效地調動了他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幾年,在他的總體設計下,我校現代信息技術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實現了全數字多網合一,成為目前桂林市設備最先進的學校之一。他的課堂教學、撰寫的論文、制作的課件多次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獎勵,受到市、城區電教站一致好評。
學校管理實踐給我們深刻的啟示:教師依靠學校成長,學校依靠教師創業。校領導只有善待教師,揚其長避其短,充分發揮教師特長,合理地使用人才,愛中使用,用中培養,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情暖人、以情留人,才能實現事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因此,多年來我校干群關系和諧,獲得和諧的管理效應,促進了全校教育教學蓬勃發展。
(責編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