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紅老師執教的《學用回宮格》一課,教師導得有方,學生學得主動,師生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充滿教學全過程。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合作得十分融洽,真正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的主體地位。周老師的這節課有以下幾個值得肯定的特色:
1.合作探究,主動學習。我們的教學必須使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周老師深知這個道理,在教學中自始至終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新知。例如,回宮格的認識和作用這部分的教學,周老師并沒有設下框框,而是讓學生采用合作討論交流的形式去猜想,去觀察,去發現,把學習的機會和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2.突出了寫字訓練的層次性。寫字訓練貴在一步一個腳印,練而有得。周老師在教學一開始讓學生用小黑板寫“文”字,學生書寫效果不佳。這時,周老師便及時地送給學生一件能幫助學生寫字的寶貝——回宮格。并讓學生通過猜測、觀察,發現回宮格的妙用,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接著周老師教給學生巧用臨貼的方法,講練結合,動靜結合,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練字中。最后,學生再次在小黑板上的回宮格書寫“文”字,明顯進步。
3.習字與欣賞相結合。以往寫字教學,往往將課型生硬分割為欣賞課與練習課。周老師認為這種割裂的做法是不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的,把它結合起來更能使學生學有楷模,學有目標。本節課中,周老師安排了兩次欣賞,一為欣賞學生回宮格習作,起到激發興趣,樹立信心的作用;二為課的后半段,欣賞中國古漢字“馬”的隸書、篆書、魏碑、行草等變形。周老師深知只有民族性的東西是世界性的,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因此她讓學生多了解我國古代燦爛的漢字書寫文化,這樣,學生在欣賞中受到的便是最直觀的愛國主義教育。
4.明確多媒體為教學服務的方向。這節課多媒體的運用是恰當的、得體的。為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寫字的興趣,教師利用課件讓學生欣賞學生回宮格習作和中國古漢字的變形,將習字與欣賞融為一體。另外,教師還利用實物投影儀范寫,評改學生的作業,不僅清晰地展示了筆鋒運行的過程,還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責編 韋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