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秒的認識》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此前,學生已對時、分具有一定的感性體驗,能正確認讀幾時幾分。本課教材從課件的演示到呈現(xiàn)方式,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力求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感知秒的意義,探索分與秒的進率關系,體驗1秒、1分的長短,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二、學情分析
學生從時、分到秒的過渡,需要一個體驗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只是聽說過秒,但卻很少有會用到秒,孩子們對這個時間單位缺少系統(tǒng)、充分地認識,對于他們來講“秒”是比較抽象的,體驗也較少。因此,本課教學在設計上緊緊圍繞“秒”的有關知識,以體驗感知1秒、幾秒、1分為主線,從“1秒”、“幾秒”到“1分=60秒”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從而建立“秒”的概念。本課主旨是盡可能地使數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借助他們的直接經驗及親身體驗感悟秒的意義,建立“分”與“秒”的時間觀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能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標:通過看一看、說一說、估一估、做一做,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數學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分與秒的進率。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秒”的具體概念。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演示課件。
六、設計理念
基于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觀察、描述、實踐活動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數學課堂,始終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
七、教法、學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本節(jié)課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主要采用了聽音激趣、觀察探索、合作交流、體驗感悟等方法,配合現(xiàn)代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始終處于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tài)。通過聽一聽、數一數,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活動,感知秒,體驗秒。
八、教學過程設計
整個教學過程,以“探究學習”和“實踐活動”為主要方式。這節(jié)課分為四大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
(一)猜測激趣,導入新課。
師:今天有一位新朋友來到了我們課堂上,聽,它來了(課件播放秒的聲音“嗒”)“嗒”“嗒”“嗒”……跟著這個節(jié)拍,讓我們來數一數……讓我們拍拍手歡迎它……讓我們向它點點頭吧!
(整個過程教師一邊示范動作,一邊帶著學生們跟著念、數、拍手、點頭。)
師:你們猜猜,它是誰?
生(分別說):時鐘;木魚;秒時間……
師:今天我們這個新朋友的名字叫做“秒”。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秒的知識。(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設計意圖: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課我通過播放秒“嘀、嘀、嘀”的聲音,讓學生跟著節(jié)奏數一數、拍拍手、點點頭,讓學生感知秒的節(jié)奏、韻律,并通過聽音猜測引起孩子們的好奇,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觀察發(fā)現(xiàn),自主探究。
1.認識秒針
師:這里有一個鐘面,在上面你發(fā)現(xiàn)了些什么?
生:鐘面上有12個數字——有12個大格,每大格之間有5個小格,一共是60個小格——鐘面上還有時針、分針和秒針。
師:哪根是秒針?
生:鐘面上這根又細又長的針就是秒針。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秒針是怎樣計時的?
生:想。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鐘面進行交流,讓學生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復習鐘面結構,為后面學生判斷鐘面上秒針經過時間打好基礎;二是認識鐘面上的秒針及秒的計時方法。]
2.認識1秒
師:(課件演示秒針走一小格)誰想把自己看到的告訴大家。
生: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秒。
(板書: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
師:在1秒鐘的時間里,能做些什么事情呢?用動作表示也可以,請大家想一想。
(學生根據提示音做出1秒的動作.
師:剛才你們做了什么?
生(爭著說):我眨了一下眼睛;我拍了。次手;我跳了一下;我說了一個字……
師:你們對這1秒鐘的時間有什么感覺?
生(七嘴八舌地說):太快了;太短了;好神速啊,像飛一樣地過去了;還沒回過神來就過去了……
[設計意圖:為了加深學生對秒的認識,我讓學生認真觀察秒針走的每一小格,聽一聽嘀嗒聲,感受“一秒很短!”接下來再通過“一秒鐘的動作”活動,建立秒的時間單位。這樣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時間,就從抽象變成具體了。]
3.認識幾秒
師:秒針這次又連續(xù)走了多少秒?(課件演示秒針走六小格)
生:6秒。
師:為什么是6秒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到秒針走了6個小格。
師:我們除了通過用眼睛觀察,還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嗎?
生:我聽到了6下秒的聲音。
師:對,識別秒的時間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師:現(xiàn)在鐘面上的時間是多少?
生:11時15分10秒。
4.學看電子鐘
師:鐘面上的時間你們會讀,電子鐘上的時間你們會不會讀呢?(出示)
生:11時15分20秒。
師:關于電子鐘你都知道些什么,能介紹一下嗎?
生:電子鐘上的第一部分數字表示時,第二部分數字表示分,第三部分數字表示秒。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電子鐘上的1秒鐘時間是怎樣過去的?
生:電子鐘上的第三部分每增加一個數字,就表示過去了一秒。
5.秒的應用
師:除了電子鐘,生活里還有哪些地方會用到秒來記時?
生(分別說):跑步時教練拿秒表幫計時;電話在通話時,顯示屏上有秒的計時;有些十字路口在紅燈時會出現(xiàn)秒的倒計時……
師:生活中秒無處不在!電視在播放廣告時,屏幕右上角會出現(xiàn)秒的倒記時。還有,神州5號在起飛時也利用了10秒鐘的倒計時進行數數,我們一起回顧一下當時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好嗎?
生:好。(配合課件演示數數)“10,9,8……1,發(fā)射!”
[設計意圖: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秒在生活中的作用;通過10秒倒記時數數,體會每1秒的節(jié)奏。]
6.估時
(1)活動一:用動作表示5秒。
師:請大家用動作,比如點頭,拍手等等方式,跟著秒針的走動表示出5秒來!能做到嗎?
生:能。
師:好,咱們試一試!準備,開始。(課件演示秒針連續(xù)走動了5秒) (學生跟隨著秒針用各種動作表示出5秒。)
師:剛才你是用什么動作來表示這5秒的呀?在四人小組中,展示展示。
(在小組展示活動中,有的孩子拍手、有的點頭、有的跺腳……)
師:我們要用動作來表示秒的時間,要注意一些什么事情呢?
生:動作做得太快或是太慢都是不行的!
師:是的,1秒鐘時間過得很快,確實不好把握。我們要用動作來表示秒的時間,確實得控制好每一秒的節(jié)奏才行!
(2)活動二:估時15秒。
師:今天李老師在早晨用餐時就遇到了一個關于秒的問題。我在冰箱保鮮層存放有一些糕點,今天一早我用微波爐給它加熱。請你們估計估計:我到底給糕點加熱了多長時間?(課件配合出示:微波爐加熱糕點)
生(爭著說):14秒;20秒;15秒;18秒;16秒……
師:到底是幾秒呢?請看微波爐的電子顯示屏。(15秒)
師:能估到15秒的同學,都是能干的小小計時員!不過估到14秒、16秒、17秒的同學也不錯,你們的結果也非常接近準確答案了!
師:但是,為什么有的同學剛才估的答案差得這么遠呢?
生:他打節(jié)拍時,肯定是太快了,要不然就是太慢了。
師:老師有一個小竅門,在心里每念一次“滴答”,就數一秒,還挺準的!下次你們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試一試。
(3)活動三:認識1分=60秒。
師:還敢接著來挑戰(zhàn)嗎?
生:敢。
師:這里有一段曲子,請用你喜歡的方式估計出它演奏的時間。(播音樂)
師:多長時間呢?
生(分別說):55秒;59秒;1分鐘;57秒;60秒……
師:先別急著告訴我,請把你估到的答案悄悄地跟同桌說一說。
師:到底正確答案是多少呢?讓時鐘來為我們計時吧!請注意觀察鐘面上發(fā)生的變化。(播音樂,計時——60秒,1分鐘)
師:誰估對了?
師:這么長的時間也能估得這么準確,真是太棒了!說出你的答案吧!
生:60秒。
師:哦?你怎么知道自己估對了?
生:我看到秒針剛才走了一圈,也就是60秒。
師:大家同意嗎?其他同學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我看到秒針走的時候分針也在走,秒針走了一圈,分針走了一個小格,是1分鐘。
師:是的,秒針走了一圈,是60秒;分針也在走,正好走了1小格,是1分鐘。根據這些變化,你們能發(fā)現(xiàn):1分鐘與60秒是什么關系嗎?
(板書:1分60秒)
生:它們是一樣的。
師:這樣的關系可以用什么符號將它們連接起來呢?
生:等號!1分等于60秒,60秒等于1分。
[設計意圖:(1)第一個活動,學生們可以選擇點頭、拍手或數數等等,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跟著秒針的走動把時間表示出來,從而體會要把握好每一秒的節(jié)奏,明確1秒鐘的時間長短,進一步加深對秒這個時間單位的認識。(2)第二個活動提升了一個層次,利用秒的表示動作進行活動用時的估算。(3)第三個活動,可以說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聽音樂估計60秒只是一個“引子”,因為學生們能估到50至70秒這個范圍就已經非常了不起。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一個重點是讓學生們繼續(xù)進行秒的估測訓練,另一個重點則是抓住他們急于想知道結果這種強烈的好奇感,使他們對知識的探索變成一種更為主動的“自我需求”意識,通過音樂播放時觀察鐘面上發(fā)生的變化,自己探究出秒與分的關系。]
7.體會1分鐘
師:在1分鐘里能做多少事情呢?我們來試驗一下吧!你可以選擇寫字、看書或是給自己把把脈等等。任選一種來試試看!(教師深入課堂,在巡視中找出典型的學生活動,以便下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展示。)
師:我們來看一看,大家在1分鐘里都做了哪些事情?(展示學生作品。)
師:只有在保證高質量的同時去追求速度,才真的是會充分利用時間呢!你們對這1分鐘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秒比較呢?
生:1分鐘和1秒鐘比,顯得好長啊!
師:如果1分鐘與1小時比呢?
生:1分鐘太短了——是啊,我的畫還沒有畫完呢!
師:對,1分鐘和1秒鐘比,顯得比較長,那是因為1分等于60秒;1分鐘與1小時比,它就變得非常短了,那是因為1時等于60分。不同的時間進行比較,我們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8.體會時間的價值
(課件演示:現(xiàn)代化工廠的流水線上1秒鐘可以生產成千上萬個零件,有的電腦1秒鐘可以完成3萬億次運算;最快的無人駕駛高超音速試驗飛機1分鐘行駛200多公里;國內首例面向國際公開招標的城市污水處理廠,1分鐘處理污水高達2萬多千克。)
師:只要我們善于利用時間,1分鐘、1秒鐘的價值也會變得非常巨大!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加深學生們對1分鐘的認識;根據前后的聯(lián)系、比較,使他們理解1秒鐘和1分鐘時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9.認讀課本
師:打開課本第60頁,看一看今天學習的內容,把你認為重要的句子畫出來……
師:你們覺得哪些知識比較重要,誰來讀一讀?
師:大家看法各有不同,請同學們回家以后,再把上面的每一句話看一看、讀一讀,相信你會得到新的收獲!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在學生自主探究新知,在教學重、難點得到突破之后安排的,為的是讓學生進行課本閱讀時更具目的性。通過自己“畫”書、“讀”書的過程,體現(xiàn)“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全課重點不是教師硬“灌”給他們的,而是他們自己提煉出來的;全課知識點的總結不是教師硬“給”的,而是他們自己整理出來的。此環(huán)節(jié)在全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鞏固提高
1.時間單位的使用。
(1)填空:P63.第1題:a.大約每天睡9( )。b.系紅領巾大約需要用20( )。c.煮飯大約要25( )。
(2)選擇:a.夏天我們午睡的時間是50(時/分/秒)。b.豆豆用1(時/分/秒)關了教室里的一盞燈。
2.了解生活中時間單位的使用,知道競賽時如何通過時間進行輸贏的比較。出示信息:
(1)我國運動員王麗萍在悉尼奧運會上以1小時29分05秒的優(yōu)異成績?yōu)樽鎳鴬Z得女子20公里競走的冠軍。
(2)在110米跨欄賽跑的國際比賽中,劉翔在洛桑站的大賽中以11秒88的成績奪冠,并打破13年的世界記錄。判斷:在110米跨欄賽跑中,劉翔用12秒91,王軍用18秒。誰跑得快?為什么? 3.修改:找出數學日記中用錯的時間單位,并進行修改。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全課知識鞏固、升華的階段。(1)練習一,目的在與鞏固知識點;(2)練習二,目的在于進行課外知識的擴展;(3)練習三,目的是對本課學習之后的一個提升、提高。]
(四)全課總結。
1.交流生活中關于珍惜時間的名言。
[設計意圖:通過與學生交流生活中關于珍惜時間的名言,使他們的了解到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2.競賽:整理桌面,看鐘報時。
[設計意圖:通過最后的競賽,使他們切身體會如何珍惜身邊的1分、1秒,同時也是秒的時間在計算方面的一個鍛煉——活動要求學生通過看鐘面上秒針走動的格子數快速地報出自己所用的時間。在秒針走動的韻律下結束全課,與開課的聽聲猜測形成了一個相互呼應。]
(本文榮獲2007年“全國首屆課堂教學比賽總決賽一等獎”)
(責編 韋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