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前列腺增生癥;電切術;手術路徑
文章編號:1003-1383(2008)03-0375-02中圖分類號:R 697.320.47文獻標識碼:B
前列腺增生癥是老年男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約10%~20%的病人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前列腺增生能引起尿路梗阻,最終使病人的腎功能受到損害。當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依然是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金標準”,治愈率達85%~90%[1]。但如果護理不當,并發癥得不到及時處理,將會造成嚴重不良后果,所以術前術后對病人的護理十分重要。我們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進行98例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通過精心術前準備及術后加強觀察和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臨床資料
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患者共98例,年齡60~83歲,平均72歲。其中52例病人合并有心血管、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疾病。
護理措施
1.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前列腺增生癥是一種進行性加重的疾病,開始時癥狀不太明顯,往往未引起病人足夠重視。隨著疾病的發展,并出現尿頻,特別是夜尿次數的增多,嚴重影響病人的休息與睡眠,因增生前列腺壓迫尿道,出現排尿困難,甚至發生尿潴留、血尿等癥狀。疾病造成病人肉體上的痛苦及較大的精神壓力,留置尿管又給病人帶來很多生活的不便,病人希望盡快得到治療。前列腺增生又多為老年患者,更希望護士給予更多的照顧,幫助解決手術前后的生理和心理問題。所以注意傾聽病人所提出的問題,介紹檢查、治療的目的及可能出現的問題,解除病人的緊張心理對手術后的治療效果十分重要。另外,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視病人親友的參與作用,通過健康教育,讓他們初步了解手術過程的相關問題,最大限度地消除親屬對手術的無知與誤解,打消顧慮與擔憂,從而克服不良情緒,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做好病人的照顧護理與心理安慰,起到醫護人員難以企及的作用[2]。
(2)合并癥的護理[3]:由于前列腺增生癥均為中老年男性,常合并多種疾病,術前必須對他們全身狀況進行全面檢查和評估,對合并癥在手術前進行控制以達到穩定狀態。①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監測血壓,堅持服用降壓藥和心血管類藥物,手術日晨仍服用降壓藥物。②糖尿病患者監測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堅持降糖治療,術前必須調整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③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鼓勵戒煙、酒,幫助患者掌握有效咳嗽方法,對于肺功能差者予霧化吸入,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④患有腦血管疾病而接受抗凝治療者,應于術前5天停止用藥。
2.術后常規護理
(1)密切觀察尿色變化:術后在持續沖洗過程中如有血塊、前列腺碎屑堵塞現象,應加快沖洗速度或用注射器加壓沖洗,使引流出的液體呈清澈或粉紅色,一般在術后12小時后很少再發生活躍出血。
(2)加強基礎護理,預防尿路感染:留置尿管期間應每天擦洗消毒尿道口,每日在無菌操作下更換尿袋,保證尿袋低于體位,預防逆行感染。恥骨上膀胱造瘺的病人,定期更換造瘺口處的敷料,預防感染。術后病人因留置尿管持續沖洗,軀體移動受限,可協助翻身,應保證沖洗管有足夠的長度,以防翻身時脫出。
(3)膀胱痙攣及疼痛的護理:疼痛是因手術創傷、膀胱內持續沖洗、導尿管氣囊壓迫前列腺窩,使膀胱敏感性增加,逼尿肌受激惹而產生自主收縮。患者產生強烈尿意,造成頻繁不自主的膀胱痙攣性收縮而引起陣發性劇烈疼痛,出血程度加重,形成血塊,而血塊又堵塞管道,尿管引流不暢,嚴重者可以誘發活動性出血,導致再次手術的可能。不僅給病人帶來肉體痛苦,也加重心理和經濟負擔。術后我們用丁卡因+嗎啡+氟哌啶配方用于術后硬膜外自控鎮痛,對解決術后膀胱痙攣和疼痛,減少術后出血量,縮短沖洗時間,效果顯著[4]。在手術結束時將PCA按配方加藥后排凈空氣,與硬膜外導管連接,每小時勻速注藥,一般48小時注藥完畢。PCA用于術后鎮痛改變了傳統的間斷肌內或靜脈注射鎮痛劑的方法,通過特制的機械泵將藥物按規定濃度和速度勻速注入,由患者自己管理,當患者意識到發生疼痛和疼痛加劇時,按壓控制按鈕,將定量止痛藥注入體內,達到持續無痛的效果。
(4)預防尿潴留、尿失禁:為減輕拔除尿管后所出現的短暫尿潴留、尿失禁或尿頻現象,常用方法有:①在拔出尿管前,取2支經鈷照射消毒后的開塞露,常規消毒后剪開,經導尿管直接注入膀胱,可促使患者自主排尿,有效防止尿潴留的發生[5]。②在拔除尿管時先排空膀胱,再用生理鹽水300 ml注入膀胱,使膀胱充盈有自感強烈尿意時,借助建立起的排尿反射,使尿液排出而減少尿潴留。③一般在術后第2~3天囑病人呼吸時收縮腹肌、臀肌及肛門括約肌,也可配合針灸或理療等輔助治療,尿失禁或尿頻一般可在術后1~2周內緩解。
3.并發癥觀察及護理
(1)TUR綜合征:TUR綜合征是TURP術后主要并發癥之一,該癥發病率高,病因特殊,危害性大,特別早期認識不足時,常貽誤治療而導致死亡。TURP時由于大量等滲沖洗液進入靜脈系統而引起血液稀釋和低鈉血癥為主要特征的并發癥,臨床上稱為TUR綜合征。其發病機制和病理變化,主要取決于被吸收液體的量。通常在手術接近結束到術后幾小時內出現,凡出現不可解釋的生命體征、神志或尿量變化,應高度懷疑本癥。一般早期表現為煩躁、稍后神志恍惚、呼吸困難、頭暈、惡心、嘔吐、心動過緩、血壓開始上升,隨后下降,血鈉<125 mmol/L即可診斷。癥狀較輕者,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反應嚴重者,可采取如下措施:抬高頭部放低下肢,肺水腫應考慮加壓給氧;用高張生理鹽水,常用3%~5%氯化鈉,在等待電解質報告時,先給100~300 ml,2~5小時緩慢靜脈輸入,應用利尿劑,速尿等利尿劑有利于加速水的排泄以及恢復正常血容量,還可同時治療腦水腫。
(2)出血:常見手術后早期出血,也可發生術后晚期出血。①術后早期出血:動脈出血點未妥善電凝而依賴氣囊壓迫,前列腺切除量不足,創面止血不完全,尤其是腺體過大或兩側葉不對稱增生時,僅做隧道切除,氣囊無法緊貼創面,可引起出血。護理措施:高血壓者術后血壓升高應及時降壓,動脈出血要止血牢固,術畢應檢查氣囊壓迫效果,術后保持導管沖洗通暢。術后常規給予緩瀉劑,以防用力排便而引起局部出血,術后5天內不宜灌腸;多臥床休息,減少坐位,防止因盆腔充盈而導致前列腺窩出血;多飲水,增加尿量以沖洗尿道;遵醫囑服用止血藥物。再配合膀胱持續沖洗,一般肉眼血尿都能消失。②晚期出血:一般于術后7~21天發生,與血塊溶解、壞死、組織脫落、感染及前列腺窩受擠壓有關。預防及治療:電凝時避免電流過強,時間過長,腺體應盡量切凈,有效控制感染,不用力排便,大便應通暢,應用止血劑,多數病人通過保守治療,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4.出院指導 術后前列腺窩創面往往需要1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被黏膜覆蓋。健康教育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術后勿做用力的活動,如提重物、用力排便、活動過量等,避免增加創面靜脈壓力造成再出血的可能。②養成多飲水的良好習慣(白天飲水3 L),保證每日足夠的尿量。多飲水可沖洗創面,減少尿液對創面的刺激。③多食易于消化的飲食,預防大便干燥,必要時可服緩瀉劑。④盡量不坐得太久或騎車,以免因腹壓而引起出血。⑤不要飲酒和吸煙。⑥結合病人康復情況,避免性生活,原則上術后1個月可恢復性生活。⑦如有出血、感染、尿液阻塞現象應及時到醫院復診。
總之,對于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患者,通過重視患者術前準備,加強術后常規護理及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護理,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另外提高人文關懷理念,做好健康教育,也可促進術后康復。
參考文獻
[1]馬騰驤.實用泌尿外科手術技巧[M].第1版.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837.
[2]關惠軍,敖 兵.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術前探訪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6):566.
[3]周 倩,呂月琴.前列腺選擇性光汽化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護理23例[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6):27.
[4]蔡 文.丁卡因聯合用藥對前列腺術后鎮痛的觀察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7,26(1):52.
[5]沈 曲,李 崢. 術后尿潴留的預防及護理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3):224.
(收稿日期:2008-02-15 修回日期:2008-05-23)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