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07年末兩場離我們最近的車展——國內第三大的廣州活動車展與全球五大車展之一的東京國際車展,雖然主題不同,市場定位不一,但是運動型車的集中度,發布密度還是能夠反映出車展的層次與含金量。
廣州國際車展是國內外廠商在中國市場發布本年度新車的最后一個舞臺,中國汽車市場近年來正在刮起一場運動時尚之風,眾多廠商在運動時尚上做文章但是廣州車展上展出車型種類很分散,雖然也有跑車性能車等運動品牌,但是這種指向特征及趨勢不明顯,廣州車展的影響力既沒法與北京和上海車展相比,更無法與東京國際車展相提并論。
以環保,科技,創新為看點的東京國際車展雖然首發車、概念車不少,但是跑車、超級運動轎車、性能車、賽車的比例很大,車型集中度高,最為重要的是有重量級運動車集中發布,整體呈現出很強的運動特征,這是重量級車展的標志之一。
東京車展運動車稱王
在傳統車型方面,歐美汽車廠商在價廉物美的日本汽車廠家門口不占任何優勢,這是他們的客場,日本汽車廠商的主場。但他們有傳統強項:運動型車、傳統跑車、超級性能車,顯示出在高端車型方面的歷史積淀和技術優勢。而日本汽車廠商,也將最新換代主力運動型車作為與歐美汽車產品相抗衡的法寶。
東京車展的74款概念車與37款首發車中,有相當一部分屬于運動型概念車及全新換代的性能車,新款經典跑車以及超級豪華跑車等。2008年全球最受關注的運動型車中:Nissan GT-R、斯巴魯翼豹WRX STI、三菱LancerEvo X、奧迪R8、S5道奇蝰蛇SRT10、保時捷91GT2,寶馬M3、Maserati GTi都在東京車展悉數登場,有些進行隆重首發。而在廣州車展上只有斯巴魯新翼豹、保時捷911 GT2等少數幾臺運動車發布和展示。
運動型車由于占據著汽車技術的高端,最能體現企業的研發實力和新技術應用水平,也是先進汽車科技率先應用的優質平臺,歷來成為各大汽車廠商炫耀自身前沿技術和高端產品性能的平臺。同時,運動型車也是傳遞品牌內涵及價值的優良載體。各廠商會選擇不同級別的車展平臺來進行運動品牌傳播廣州車展顯然還不是這種運動訴求的最佳選擇。
經典運動車受到熱捧
在日本,運動型性能車的消費、改裝主流仍然集中在傳統的本土品牌上。而且大眾關注熱點也幾乎都集中在經典車型上,如斯巴魯翼豹,三菱EVO、尼桑GT-R、豐田Lexus LF-A等。
日系車中公認的一對性能車“冤家”——斯巴魯和三菱都選擇了東京車展推出重量級標志性車型:斯巴魯推出新翼豹WRX STI。三菱則推出了新一代藍瑟EVO X。STI和EVO都曾是WRC賽場上的明星,多年的賽車運動生涯和彼此貼身的競爭角逐促進了共同進步,成就了他們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近幾年,WRC少了三菱廠商隊的身影,斯巴魯的風頭也被福特和雪鐵龍后來居上。但是他們都不甘為人后,經過幾年的蟄伏,終于在第40屆東京車展上發力。
不過新翼豹WRX STI并沒有在廣州車展露面,現場展出的是目前中國斯巴魯車隊服役的第九代翼豹WRX STI賽車。
斯巴魯一改以往堅守高端的立場,利用其純粹運動血統的品牌和性能優勢,向翼豹民用車款大舉擴張。在東京車展推出了S20、S15自然吸氣發動機及淺內飾民用版兩廂掀背車型,欲借換代新風格來擴大翼豹的大眾化消費。自上向下延伸,讓大多數消費者也能夠接受以往只有飚車一族才會選擇的個性化性能車。
在廣州車展上斯巴魯一口氣向中國市場推出了新翼豹2.0L的3款車型,并當場宣布了市場銷售價格從19.98萬元~22.98萬元。
其傳統對手三菱在東京車展的出手同樣不凡,推出全新換代藍瑟終極性能版EVO S以及換代戈蘭都采取了兇悍的鯊魚臉,家族風格得到了統一,三菱憑借獨特個性的新風格在東京車展上贏得相當多的人氣。
新一代斯巴魯與三菱產品都移植了先進的多運動模式駕駛及電子穩定系統,在運動性能的普及上有了很大提升,而造型風格比上代產品都出現明顯分化,走向了兩個極端,但是這種變化在東京車展上得到完整體現,而在廣州車展上就沒有給人以這種印象。東京車展上出現的兩強相爭的局面沒有重現在廣州車展上,斯巴魯向中國市場隆重推出新IPMREZA時,三菱展臺上沒有對應出現最新一代藍瑟,出現不平衡的局面。
在日本國內,尼桑GI-R運動車要比z系運動車更受日本人的敬重,由尼桑社長卡洛斯·戈恩親自駕駛的不再依歸Skyline車系下的“復活”跑車GT-R,被稱為“日本戰神”。時隔5年推出的新一代GT-R成為日本偶像級性能車明星這款車同樣沒有在廣州車展露臉。
東京車展無形中成為各品牌運動車集中斗法爭艷的舞臺,競爭對手捉對PK,“草根英雄”、“本土精英”更受日本觀眾擁戴,廣州車展沒有出現這種場面,不免讓人遺憾。
歐洲運動車平淡亮相
與日本廠商形成對比的是,歐洲汽車廠商對運動車的展示并不太過張揚。歐洲車型大都偏運動,跑車,運動車成為歐洲汽車的歷史文化傳統,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在東京車展及廣州車展上的差別只是展出超級運動型車、概念車的數量多寡,車型種類大致相同。
奧迪在東京車展亮相的A1緊湊型運動概念車Coupe,據稱明年將會量產10萬輛,基本型售價兩萬歐元。運動型概念車快速進入量產階段已經成為新趨勢。國內長安福特生產的小型運動車馬自達2在廣州車展上首發,中國年輕的80后是時尚運動車型的主流消費群體,緊湊型運動車都是面向年輕一族,這點兩者有共同之處。
重量級豪華改裝品牌奔馳AMG和寶馬ALPINA都在東京車展上各自推出系列高性能改裝車顯示出他們在豪華汽車品牌改裝方面所達到的技術高度和超強實力。廣州車展上只有從不缺席的奔馳AMG。
不想太過張揚地追求普通外表下的不簡單,享受原始純粹的極速駕駛體驗,還要數A級車中的高性能版,大眾新高爾夫GTI和標致207GTI,能讓這兩個小子PK一下的想法只出現在東京車展上廣州車展新高爾夫GTI同樣顯得形單影只。
超級豪華運動品牌曲高和寡,雖然日本的人均GDP較高,但是對豪華運動品牌的追逐還不是大多數人能夠消費得起。傳統超級豪華運動品牌法拉利、蘭博基尼,保時捷等都是各類車展上吸引眼球的常客,目的主要不是為了展出,而是為了吸引直接購買的豪客。在展出規模上,東京車展與廣州車展的差別不大,華南地區對超級豪華運動車的消費實力吸引了各大經銷商尋求直接客戶。
運動車為車展增添含金量
縱觀東京車展,各主要汽車廠商展臺的顯著位置大都是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概念車,首發車、性能車以及賽車,屬于高端車層面。而買車時大多數觀眾還是會去購買民用版車,而且會去做一些改裝。日本崇尚運動車、性能車的氛圍很濃厚,運動類車型搶占了各展臺的風頭和人氣,體現了日本發達的汽車運動文化。懂車的日本觀眾對處于汽車技術高端的運動型車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地處珠三角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的廣州車展,帶有濃厚的商業氣息,蘊藏著很強的跑車,運動車消費潛力,能夠帶來豐厚的銷售回報,自然會吸引某種程度上豪華運動車廠商的集群式參展不過總體上傳統車型還是占據了相當的比重,沒有形成較大的運動車消費氣候。
東京車展和廣州車展無法簡單類比,但是重量級車展一定是運動車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