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如果老百姓還沒有車,卻談汽車文化,那不是文化,是扯蛋,汽車文化不是忽悠出的空中樓閣,而是實實在在的人們因有車而發生的生活方式轉變,所以真正能讓一個國家進入汽車社會的,不是那些媒體對豪華車的吹噓,也不是什么專家權威對“家庭車”的論斷。而是那些實實在在在的小車。盡管它們小,卻承載著一個偉大理想: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擁有一輛汽車,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
盡管它們小,卻開創了一項項工程科學技術的發明,失去了整個汽車工業的前進;
盡管它們小,卻裝下了億萬人的夢想和生活。也由此改變了整個世界……
中國國民車,你是誰?
我們在《小車改變世界(上、中)》中屢次提到,國民車對于一個國家,對于一個國家的人民,對于一個國家的汽車工業的偉大意義。那么在中國,它就是一個牽系著13億人福祉的大問題。研究世界經典國民車的歷史及規律,我們發現了國民車的種種特性。其中最為關鍵的,無非是價格低廉、質量可靠、使用費用低以及能適應大多數人的造型。這就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國民車必將是由本土企業自主打造完成,而在中國勢必也是如此。
“為中國老百姓造車”,無疑是中國汽車企業一項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同時也是它們真正走向強盛的一條堂堂大道。自主品牌的迅速崛起,讓中國人看到了“中國國民車”的希望。更令人驚喜的是,最近它們相繼推出有可能沖擊“中國國民車”桂冠的產品。當然除卻這些新面孔,夏利這樣的老車型同樣不應該忽視,因為它在中國車市過去的20年中,一直在努力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
因此,我們用“國民車標準”對目前及未來車市中的車型進行一一評價,最終找出了我們認為最終有可能問鼎中國國民車的選手們。
用時間證明自己的國民車
夏利?
國民車標準評測
優:銷量業績、市場口碑以及低廉的使用成本。
劣:車型及技術落后,亟待換代。
夏利,是一個讓中國人無比熟悉的名字。轉瞬間,這款老子輩的小車(包括后續改進款)已在華夏大地上整整生產了21年。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第一批引人的產品之一(其余車型包括大家熟識的北汽的切諾基、上海大眾的桑塔納以及廣州標致505等車型),1986年9月30日,第一輛通過CKD組裝生產的夏利轎車在天津下線。自此,這款名字寓意“華夏得利”的小車真正馳騁在了華夏大地上。
夏利的原型車為日本大發上世紀80年代的微型轎車——夏瑞特,這是一款在很多零部件方面與大發微型面包車通用的車型。正因如此,當時已開始生產大發微型面包車的天津汽車,決定通過技術引進的方式生產夏利轎車。
20年,對于有堪稱50年歷史的中國汽車來說,并不算太老,20年,對于近10年來才真正井噴的中國汽車來說,又太長。從20多年前充滿政治計劃性味道的引進生產到如今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化大潮,夏利車的命運真可謂起起伏伏,期間又發生了多少耐人尋味的故事。可以說,夏利是在用時間證明自己的國民車地位。
2007年8月8日,第150萬輛夏利轎車成功下線,從銷量上已開始向殿堂級國民車邁進。夏利銷量實現100萬輛(2004年8月8日,第100萬輛夏利車下線)用了足足18年,而從100萬輛增長到150萬輛,卻只用了3年。這可以說是夏利的不斷升級該款又重新贏回了消費者。但其中的根本原因,我們認為是中國人對國民車的需求,促成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火箭式發展,也促成了夏利車再現青春的奇跡。2005年,以夏利A系列領軍的夏利轎車,再次奪得了當年國產轎車單一品牌的銷量冠軍。
目前,夏利有兩大系列車型:延續夏利風格的夏利A系列與走時尚類造型風格的N3系列,最新產品為夏利A+與夏利N3+。兩大系列都有天津一汽自主研發的一款1L及一款1.4L發動機匹配,均能滿足國家目前實行的環保要求。
超過120萬輛的社會保有量,使夏利成為對中國人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車型之一。按目前中國私人轎車的保有量來計算,平均每11輛轎車中,就有一輛天津一汽生產的夏利轎車。這包含著情感因素,同樣包含著市場口碑。省油、車型技術成熟、使用費用低,這些夏利車的優點應該說早已深入人心。但面對今天競爭已如此激烈的市場,老邁的夏利多少已開始力不從心。盡管歷經改進和升級,但基礎平臺畢竟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技術水平,還是無法與應用最新設計理念研制的車型相提并論,這在安全方面的差距尤為明顯。
“為老百姓造車”。“造中國的國民車”,夏利是在中國第一個提出造國民車理念的品牌。但如果想真正實踐這個理念,繼續夏利的輝煌,我們認為天津一汽的當務之急,是在保證目前制造水準與價格水平的前提下,對夏利車進行徹底換代,用當今汽車業的先進技術重新開發夏利。
全球第二大、增速仍舊驚人的中國汽車市場,完全有能力承載起中國的經典國民車,我們衷心希望天津一汽不要喪失這個機會。
襁褓中的概念國民車
比亞迪F1?
國民車標準評測
優:時尚的造型、超低的價格(估計值)。
劣:目前還未上市,喪失市場時機。
雖尚在襁褓中,但比亞迪F1的設計理念以及在廣州車展亮相后的受關注程度,使我們大膽預測,它也將是中國國民車的有力競爭者。它最緊急任務就是要盡快上市。
作為自主品牌的另一新興力量,制作手機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如今已越來越受到關注。據統計,F3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5萬輛,這也為比亞迪研發國民車提供了技術積累與資金積累。第五屆廣州國際車展上,比亞迪在國內首發F1,力求打造“中國的T型車”,價格據透露在2~3萬區間內,有望創造國內新車最低。
比亞迪F1是比亞迪汽車歷經3年,由比亞迪上海研發中心數千名工程師精心打造的一款AOO級小車。
F1的目標是通過外觀,內飾,動力,環保性能上的全能綜合實力,成為新年輕人的首選車型。據了解,F1采用了世界級安全碰撞技術,承載式車身、高強度鋼板加上SRs雙安全氣囊,德爾福ABS+EBD系統,不僅具備了面子要求,更具備了普通微車所缺乏的安全感和駕乘感。
搭載了比亞迪自主研發的高性能BYD371QA直列3缸發動機,排量為1.0L,90km/h等速百公里油耗低于4.2L,最高車速可達150km/h。發動機采用聯合電子的電子控制燃油噴射系統,排放達到國IV標準。
急需證明自己的國民車
長城精靈?
國民車標準評測
優:先進的國際化開發理念、造型與較高的科技含量以及相對合適的定價。
劣:缺乏市場檢驗、品牌美譽度欠缺。“長城精靈”英文名GWPERI,是一款面向全球,完全按照國際標準設計開發的產品。主要針對20~40歲之間的年輕消費群體。廣州車展長城公司公布的價格為4.39~5.39萬元。
精靈的造型采用了時尚型設計,討人喜歡,如獨具新意的7字型尾燈等。但專業人士還是可以看出,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該款車都大量借鑒了菲亞特公司的熊貓(Panda)車型。
該車由長城自主研發的GW413EF 1.3L汽油發動機,在4200rpm~5200rpm的區間范圍內可以達到115Nm的最大扭矩輸出,最高時速可達160km/h以上。電子油門的使用,使發動機的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達到最佳平衡。凸顯出精靈在先進技術應用方面超越同級,處于國內小車的領先地位。EOBD系統的運用使排放達到了歐IV環保標準。精靈前懸架為標準的麥弗遜式結構,后懸架為縱臂扭轉梁復合式結構。
安全性方面,長城精靈也采用了博世的8.0版ABS+EBD,以保證實現同級車中的高水準。
除此之外,發動機采用了芯片式電子防盜系統,操控便捷的電磁式背門鎖,方向盤音響控制系統的設置,體現了當今人性化設計在汽車設計領域的廣泛應用。
對于精靈的耐久性,長城也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如動力總成、散熱器等各個零部件都已經跑完了40萬公里臺架實驗:GW4G13發動機也已經順利完成了200小時全速全負荷試驗,400小時、600小時交變負荷耐久性試驗。
從皮卡及低端SUV領域崛起的長城,顯現出中國民企極強的生存力與競爭力。但在轎車市場上,精靈還急需用品質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但長城力求精品的理念,讓我們看到這款車型未來廣闊的前景。
還要更進一步的準國民車
奇瑞A1?
國民車標準評測
優:先進的開發理念,使A1造型,動力、技術含量,以及操控都已達到或超出國民車的標準。
劣:產品質量與可靠性有待市場檢驗,市售價格偏高。
剛剛第100萬輛車下線的奇瑞汽車,無疑是目前中國車壇最具活力,也最被寄予厚望的自主品牌企業。奇瑞的現有車系,應該說都具有比較明顯的中國市場特征。我們在其中反復權衡,最終認為奇瑞A1是最有可能成為中國國民車的車型。
對此,可能很多人會有疑議,認為應該是QQ。不過我們認為在QQ推出時,奇瑞對于中國市場的理解度以及造車理念還沒有達到打造國民車應具有的水準,而A1從立項起,就以打造一款中國制造、面向全球市場的小車。而造車理念的不同自然決定了產品定位的最終走向。因此,我們認為幫奇瑞完成打造中國國民車使命的,應該是A1,而不是QQ。
A1是一款富有現代化理念的A0級微型轎車,造型工作是由奇瑞委托意大利著名設計公司博通合作完成的,A1是奇瑞第一款A0級轎車,也是奇瑞第一款面向全球市場開發的“世界車”。主要用戶對象是年輕,時尚,具有初步購車經濟實力的人群。
據稱,A1在工程設計階段,奇瑞公司投入的研發人員達到300人左右,總共研發費用達到10億人民幣,可以說在國內廠家中是首屈一指的。
A1的造型方面,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都達到了相當的水準。整車尺寸為3700mm×1578mm×1527mm, 軸距2390mm。該車搭載由奇瑞公司自主研發的擁有高科技水準的ACTECO 1.3L發動機,峰值功率61kW/6000,峰值扭矩114Nm/3800~4500rpm。這款發動機是奇瑞與世界著名的發動機設計公司奧地利AVL公司聯合開發設計的多款發動機之一,采用了部分鋁制缸體等發動機領域的先進技術。與發動機搭配的同樣是奇瑞自己生產的QR513的變速器。
A1前懸架采用麥弗遜式結構,后懸架為縱向拖曳臂式結構。因設計之初,即考慮面向全球市場,奇瑞按照國際安全標準對A1進行設計,如為增加整車剛性的封閉式管狀副車架以及安全氣囊等都被A1采用。
配置是A1的一大亮點,由此也可以看出奇瑞公司善于把握中國消費者口味與需求的本領。DVD影音系統、4門電動窗,可顯示距離的倒車雷達、ABS+EBD等,成為這款小車大大超越同級車的奢侈裝備。
《汽車與運動》在2007年下半年,對A1進行了近4個月的長期測試,并在雜志上進行了連續3期的跟蹤報道。對于A1,我們始終按照“中國國民車”的標準對其考量。結果表明,A1體現出較強的設計能力,動力及操控性都超越目前市場在售車型,也得到了我們測試團隊的認可。但我們在試駕車上,也發現了一些不可回避的缺點。第一,部分零件質量不合格,如儀表板的綜合顯示屏在我們借車不久便無法正常顯示,車頂行李架膠條脫落等,亟需企業改進解決。第二,動力系統還未完全調配至最佳狀態,這表現在離合器結合點過低(后經調整至正常位置),發動機噪音過大,以及倒車擋位冷車狀態不易掛等等。對于自主品牌企業開發的新車型,質量的一致性與可靠性是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A1在這兩方面還不能完全讓人放心。
目前,在售A1的廣告中已打出4年12萬公里的超長保修服務政策。對此,我們非常贊成。因為這不但體現了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讓消費者享受到實惠:另一方面,其實一定程度上也是企業迅速積累經驗以改進提高的有效途徑。盡管下面還有QQ車型,但我們仍認為A1的5.38~5.98萬元的定價偏高,不利于其迅速打開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