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建設特別是系列課程建設,是每一位教師都要思考的問題,也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對高職電工電子類課程建設進行探討,提出以就業為導向的電工電子類課程建設的基本方案,可以明確高職電工電子類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對推動與加強電工電子類課程建設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職;電工電子;課程建設;方案探討
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取得新成就的大好形勢下,課程建設已成為高職院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抓好一批重點課程的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舉措。電工電子類課程作為專業技術基礎課,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從事實際生產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以就業為導向,加大電工電子類課程的建設力度顯得尤為重要。
構建電工電子類課程建設方案
電工電子類課程的性質與特點就課程性質而言,電工電子類課程屬于專業技術基礎課,是為學習專業課打基礎的。就教學內容而言,電工電子類課程的內容非常多,覆蓋面很廣,加上新器件、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涌現,使得電工電子類課程內容越來越龐雜。理論聯系實際,邊講邊練,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是這類課程的特點。
電工電子類課程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我國電工電子類課程建設就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而言,還沒有產生根本性的變化。就《電子技術》課程來說,仍是以元器件與電路的關系為主線的“管路結合,管為路用,以路為主”的體系。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每一章節都先從介紹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外特性和參數開始,然后講元器件的具體應用,即由元器件組成的各種電路(主要是單元電路)的分析,但一般都不能落實到工程實際應用上。目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雖有改進,但理論與實際脫節,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質量的要求,沒有真正體現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雖然多媒體教學開始普及,仿真教學也已經引入,但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還有待提高。加上教學經費不足,實驗設備相對落后,不能完全滿足教學的需要;師資力量雖有加強,但“雙師型”教師的數量與質量還達不到要求;缺少有特色的電工電子類高職教材、校本教材,等等。所以,加強電工電子類課程建設十分必要。
電工電子類課程建設方案如何從實際出發,以就業為導向進行電工電子類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每一個電工電子類課程教師面臨的首要任務。課程建設不是孤立的,涉及學校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課程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的提高受師資、教學條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標準以及質量評價體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與深入探討,筆者認為,以就業為導向的電工電子類課程建設應遵循四條原則,即需求導向原則、能力本位原則、實踐主導原則、條件具備原則。據此,提出電工電子類課程建設的初步方案,如圖1所示。

拓寬師資隊伍建設途徑
高職院校課程建設與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現有教師實踐能力的提升,可通過到企業掛職鍛煉和有針對性的短期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同時獲取工程師職稱;二是提高教師的學歷與學位,應鼓勵和支持中青年教師提高學歷層次,有計劃地選送一批教師到高校去攻讀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三是積極聘請企業中有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到學校任教;四是直接從高校引進一批碩士、博士優秀人才。師資隊伍建設途徑如圖2所示。

加強電工電子類課程硬件建設
實驗實訓場地的建設要變學科型模式為綜合應用型模式,應將實訓室建成一個實體,在生產產品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實訓和實習的場地,實行工學交替,為學生實現“零距離”上崗打下基礎。這樣就不會出現僅靠幾塊儀表、幾根導線和幾個元器件開設實驗的局面。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實驗室建成理論與實驗一體化實驗室,教師講完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后,馬上讓學生動手做一做,驗證性、設計性或創新性的都可以,總之,要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實現教、學、做合一。
以《電工技術》和《電子技術》兩門課程為例,實驗實訓室的構建方案如圖3所示。首先是基礎性實驗室,也可將基礎性實驗與理論教學融為一體,構建一個理論與實驗一體化實驗室,如圖中的虛線框所示。其次是綜合性、設計性實訓室。設計性實訓主要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開設,鼓勵和支持學生自擬題目、自選方案,提出創意新穎的具有綜合性、競賽水平的選題,以培養學生的系統綜合能力與創新能力,實訓室還可用于培訓各種電子競賽選手。EDA實訓室是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實訓室,能進行電路、電子線路的設計仿真,能使教學水平再上新臺階。再次是工學結合實訓室。工學結合實訓室既可以建在校外,也可以建在校內,關鍵是尋求合作伙伴,爭取企業對教學的支持,同時,學院也可以向企業輸送優秀人才,實現校企雙贏。

加強電工電子類課程軟件建設
編寫電工電子類課程模塊式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文件,任何一門課程都有自己的教學大綱。當一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制定好之后,該門課程的教學就有了方向和依據,教學內容與要求也就一目了然。教師所開展的一系列教學活動都要受教學大綱的規范與約束,不得隨意變更。特別是模塊式教學大綱,具有獨特的教、學、做合一的特點,雖然每一個模塊中的內容是相對獨立的,但模塊之間又是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因此,在開發模塊式教學大綱時,除了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之外,還要特別注意內容上的獨立性、完整性與可操作性。
創新電工電子類課程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培養高技能型人才,必須進行改革。電工電子類課程可以采用模塊式教學方法,即將單門課程分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模塊,既相互聯系,又自成一體,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以《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為例,模塊劃分如圖4所示。

開發電工電子類課程模塊式教材課程建設的關鍵是教材建設,而教材建設的依據是教學大綱。教學大綱制定后,就可以組織相關教師編寫模塊式教材。教材的編寫除了結構上的模塊化以外,關鍵是要體現高職特色,既要方便教師教學,又要適合學生自學,還要體現技能訓練,真正體現教、學、做合一的原則。
制定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完善學生學習成績考核標準教學質量評價是否科學,考核標準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因此,建立一套簡單、科學、易操作的教學質量考核標準與評價體系非常重要。考核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考核方法也可靈活多變,但質量評價應是全方位、全過程的。雖然每所高職院校都有自己的考核標準與質量評價體系,但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待進一步修改與完善。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豐富學生業余生活,可在校內組建電子科技小組,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課外科技創新,這是“課內實驗課外補”的一種極好的方法。如果條件允許,還可讓學生直接參與教師的教研教改,獨立承擔小型科研課題或進行發明創造等。電子科技小組的內涵是豐富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像電工協會、電子協會、發明協會等都是非常不錯的形式。
不斷推進電工電子類課程的改革創新
爭取領導的重視與支持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領導的高度重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是一個需要長期付出的工作。領導不但要把課程建設列入學院工作的重要內容,而且要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資金上予以傾斜,在人員上予以加強。領導的重視還要在督促檢查上加以體現,如人力、物力投入是否足夠,課程建設效果如何,改革是否具有成效,以及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等,都是領導應予重視的。
挖掘教師的改革潛能課程建設要有一支結構合理并且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要有先進的、完善的教學條件和教學規范(包括課程的教學大綱、教材、輔助資料及授課、作業、實驗實訓、設計、考核等各個教學環節),這些都是課程建設的必要基礎。科學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包括先進的教學手段和經實踐證明能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是實現課程建設目標的重要途徑。教師要積極配合,發揮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將課程建設穩步向前推進,取得實質性的改革成果。
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課程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深化與創新,才能使課程建設達到預期目標,提高教學質量。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是課程建設的關鍵,在學習、引進他人改革經驗和成果的同時,還應堅持不懈地致力于提高自主研發與創新能力。只有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能盡快擺脫課程建設落后的局面。
總之,課程建設的內涵是廣義的,不僅包括課堂教學模塊,還應包括實踐教學模塊;不僅包括教學內容,還應包括教學方法;不僅包括課程本身的建設,還應包括教師隊伍的建設。要搞好課程建設,不僅需要研究課程,而且還需要端正高職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以適應形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湯光華,伍禮杰.關于電工與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7,(3).
[2]賈立新.電子技術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4,(2).
[3]戴炬炬.談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7).
[4]沈翃,等.淺議《電工與電子技術》精品課程建設[J].職教論壇,2004,(24).
作者簡介:
湯光華(1957—),男,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自動化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電工與電子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