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動導向式學習法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將教學過程完全置于某一職業崗位(群)的工作過程之中,按照這一特定崗位(群)的工作程序,完成特定的行動項目,最終形成行動產品的學習模式。行動導向式學習法符合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適應職業人才培養規律,具有一定的探索價值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行動導向;學習法;內涵;實踐
行動導向式學習法的內涵
建構主義是行動導向式學習法的理論基礎。建構主義理論有如下主張:(1)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以已有知識結構為基礎,主動地、有選擇地知覺外在信息,建構當前事物的意義。(2)知識是個人經驗的合理化。個體的已有經驗是有限的,其建構知識的意義,還不能完全說明世界的真理。(3)知識的建構不能隨意化。在建構過程中與他人磋商并達成一致,同時受到社會文化背景的必然影響。(4)學習者的建構具有多元性。客觀事物的多樣性,個人情感的特殊性,已有經驗的獨特性,決定了每個學習者對事物意義的建構都不同。
行動導向式學習法是指師生共同確定行動項目,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個(群)體行動產品的學習過程。其主要特征有:(1)是學習的過程,而非施教的過程。行動導向式學習立足于發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與創造性,依靠學生自主探究獲取真知實能。教師只是學生探究知識的引導者。(2)是動態的過程,而非靜態的過程。行動導向式學習促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手腦并用,學做合一。(3)是能力的建構,而非認知的建構。行動導向式學習注重知識向能力遷移,強調知能一體,以能力為本位,而不是片面培養認知能力。(4)是主動學習,而非被動學習。行動導向式學習法激勵學生在學習中主動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獲得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創造。(5)是合作式學習,而非個體式學習。行動導向式學習既注重發揮群體智慧和能力,又注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達到個體與群體和諧發展。(6)是職業技能學習,而非純理論學習。行動導向式學習按照特定的職業崗位(群)完成的勞動過程展開學習,創設了一種真實的、完整的、綜合的職業型學習情境,使學生豐富了職業體驗,提高了職業素質。
行動導向式學習法的實踐
行動導向式學習法的根本特征是將教學過程完全置于某一職業崗位(群)的具體工作過程之中,按照這一特定崗位(群)的工作程序,完成特定的行動項目。通過這樣的過程,使學生獲得職業能力與素質。以下,筆者運用一則教學案例說明行動導向式學習的實施要點和過程。
行動項目(1)構思在某市中心商業區開設店鋪的創意。(2)以圖文混排方式制作宣傳版面并加以推介展示。
行動建議(1)自愿結組(4人左右),個人充分發表意見,經集體協商形成各組主導創意。(2)版面內容自定。編制營業說明,并制作公司徽標、會員卡等。
行動過程(1)學生自由編組—討論創意構想—形成小組主導創意草案—教師逐組就草案質疑—各組修訂草案—教師引導及小組間提問—各組再次修訂草案—小組展示方案—其他小組及教師再次提問—各組完成主導創意。(2)各組確定制作內容—各組內部分工—組內制作項目展評—教師對各組制作項目提出修改建議—各組修改項目—各組展示行動產品—教師評價—確定各組行動產品等級。
行動評價(1)評價原則:以掌握職業技能為目標,實行全程的、動態的、客觀的評價,而非終結的、靜態的、主觀的評價。(2)評價內容:從創意和制作的獨特性、創新性、應用性、藝術性以及技術含量、視聽效果六個方面對行動產品進行全方位評價。(3)評價方法:實行學習過程評價,變教師單一評價為師生共同評價。
行動產品學生完成的行動產品如下表。

教學實踐證明,行動導向式學習法的積極意義在于其實際應用價值。
符合職業教育規律職業教育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按照職業教育規律,即按職業人才成長的規律施教和學習。行動導向式學習法從根本上改變了“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重選拔,輕發展”的傳統觀念,引導學生在行動導向學習中以知導行、以行促知,實現了教、學、做合一。
有助于落實職教定位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勞動者是中等職業教育的基本定位。因此,以職業能力架構為依據設置課程標準,依據崗位特定工作過程設計學習過程,必然成為職業教育的首選教學模式。
有益于職業素質開發在行動導向學習中,學生收集、處理、應用信息的能力和思辨能力、應變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協調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展現和提高。在特定的職業情境中,學生比較成功地扮演了職業角色,有益于工程思維和理念的形成。
促進了創新精神養成行動導向學習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養成。
催化了師生關系轉變長期以來,師生是“灌輸者”與“接受者”的關系,行動導向學習法則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
推動了教學和考評方法改革進程教學和考評方法改革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在行動導向學習中,師生共同經歷行動導向學習的全過程,有利于教師動態地考查學生,及時糾正錯誤。因而,在行動導向教學中對學生的考查和評價,是一種基于能力的考評。
參考文獻:
[1]趙志群.對《職業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指導方案》的解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4).
[2]顧明遠,孟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鄭欣(1972—),天津市人,天津南開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計算機教學和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