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由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市桑達太陽能有限公司召開的“國際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研討會”在北京拉開帷幕。來自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澳大利亞、英國、美國、韓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人士歡聚一堂,共同探討了太陽能在全球的發展趨勢,就各國的太陽能技術經驗進行了交流,并共同參觀了北京奧運場館的太陽能工程。期間,桑達公司還展示了即將推出的太陽能光熱領域的頂尖產品——可用于太陽能熱發電的聚光式太陽能極效真空管。業內人士認為,從此次會議情況來看,“中國制造”已經成為全球太陽能應用推廣的發動機。
據了解,出于對世界能源和環境的考慮,中國政府早在十八年前就與德國科技部攜手合作,開發太陽能熱利用領域的高端產品——具有金屬吸熱體的真空管,并由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與德國奔馳集團下屬的宇航公司合資成立了北京桑達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時至今日,這一成果已經在全世界很多國家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應用。此次會議,美國代表介紹了家用熱水工程和太陽能空調在當地的發展狀況,而意大利代表則重點總結了太陽能地板采暖在本國的發展狀況,還有代表介紹了太陽能在旅館用水、游泳池加熱等方面的應用等。各地太陽能應用的方向可謂五花八門,各具特點,這些經驗都引起了其他地區代表的極大興趣。出席這次會議的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朱俊生認為:這次大會召開非常成功,對太陽能在全球的發展很重要,對提升“中國制造”在全球環保領域中的地位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此外從代表們的發言來看,全球太陽能應用總體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太陽能已經逐步進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說明太陽能已經開始向人類發展的戰略能源轉型。
會后,與會代表一行來到北苑路大羊坊——中國太陽能第一樓,聽取了北京市發改委有關領導的介紹。這一由市發改委重點支持的工程于2004年完成,在中國太陽能發展史上有著里程碑的意義,其率先為太陽能建筑與功能一體化開創了樣板工程,并率先對太陽能應用推廣的經濟條件進行了考證,對太陽能向功能多元化方向發展起到了引導作用。同時這一工程也是北京綠色奧運的示范工程。記者了解到,這一建筑可謂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供電、供暖、空調、熱水一樣不少。參觀結束后,英國代表高興地告訴記者:“中國政府對于太陽能的支持是實質性的、富有成效的。這個工程在世界上是最先進的,好像是一個太陽能未來科技館。我們也計劃將這個項目介紹給英國公眾,爭取政府支持,將它引進到英國。”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委會主任羅振濤認為:在太陽能的光熱技術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國的一些技術和經驗為推動全球太陽能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一樓的成功運行就是實實在在的實例。
2008年北京將迎來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運會,而北京奧運場館很多都設計了太陽能系統,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桑普)是最重要的承建單位之一。4月9日,與會代表一行參觀了奧運村太陽能工程。作為桑達產品的代理商,各國代表表現出了由衷的自豪,不少代表表示要將中國建設奧運太陽能工程的經驗帶回自己的國家。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桑達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韓建功在參觀中表示:奧運工程應用了很多的先進技術,其中熱管及其分支系列——直流式熱管尤為顯著,這種新型集熱器在集熱效率、安全性、清潔性和舒適性等各方面都是全球領先的。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掌握這一技術,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是中國惟一掌握這一技術的機構,也是中國拿到國際質量認證最多的太陽能機構。
注: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國內產品為“桑普”品牌,出口產品為“sunda”(桑達)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