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對奧運會的主辦城市甚至舉辦國家的文化、經濟、體育、社會、金融甚至政治發展會帶來顯著的影響。而奧運遺產 (Olympic Legacy) 也將對這個主辦城市和舉辦國家有著曠日持久的影響。
奧林匹克運動會對于中國來說是熟悉的,但是主辦奧林匹克運動會對中國卻是陌生的。美國在過去的百年中舉辦過八次奧運會,但是從來沒有在舉辦奧運會之前就開始研究奧運遺產。即使是在每一屆奧運會之后,美國也沒有對主辦城市的奧運遺產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和分析。如果說對一屆奧運會進行總結研究的話,也只是停留在奧運會的運營模式、經濟收入、硬件設施以及舉辦奧運會的經驗教訓上面。全面地、系統地研究奧運遺產是北京奧運會的一個獨特現象也是中國對奧林匹克運動的一個特殊貢獻。
北京奧運會過后留下的奧運遺產應該在兩個層面:精神遺產和物質遺產。
精神遺產
通過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進行奧林匹克教育,體育精神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團隊精神教育等意識形態上的教育和志愿者行動、微笑活動等實際活動,引發人們的愛國主義意識,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借助奧林匹克的民眾參與精神和自我實現價值,提高民族自豪感、主辦城市的優越感和主辦國家的自信心,都給北京奧運會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遺產。正如前IOC主席布倫戴奇在評論1964年東京奧運會時所說:“整個國家,從報童到工業巨頭,都把奧運會當作了自己的事情。他們不怕麻煩,盡量使來訪者滿意。” 正是全民族的共同努力,東京奧運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會后日本獲得了包括奧林匹克杯在內的IOC的5項獎勵。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從政府支持,企業關注和民眾參與方面都遠遠超過了日本東京奧運會和以往任何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北京奧運在籌備期間,做出了比日本、韓國、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更多的努力。北京奧組委通過一個個活動宣傳推廣奧林匹克理想,宣傳奧林匹克理念,使越來越多的人們融入到了奧林匹克氛圍之中。應該說,中國的奧林匹克教育是世界歷史上范圍最廣,覆蓋面最大,影響人數最多的奧林匹克教育。在北京奧組委的努力下,在中國設立了556所奧林匹克示范學校。北京奧組委的志愿者部目前有超過八十萬人報名,奧運志愿服務既是一項無尚光榮的歷史使命,更是一次實實在在的公益行動。在張揚個性、強調自我價值的現代社會中,志愿者本著“我為人人,實現自我”的精神追求,在辛勤付出的同時體驗到的是“我奉獻,我參與,我快樂”的成就感?,F代意義上的志愿精神就是來自于對公民地位的認同和對公民責任的自覺承擔, 這是當前社會迫切需要加以培育的。“人文奧運”理念深入挖掘出奧林匹克運動的人文價值,即:促進個人身心全面發展、促進由個人組成的社會的和諧進步、帶動由和諧社會組成的和平、公正、友愛的國際社會的建立,與志愿精神有著高度的契合。奧運志愿者的行動不僅弘揚奧運精神,同時也在中華大地上進一步播撒奧林匹克精神的火種,倡導樂于助人、甘于奉獻、勤于學習的社會風氣,讓奉獻、友愛、參與、互助、進步的志愿理念深入人心,讓志愿活動得到普及。這都是中國宣傳奧林匹克理想和推廣奧林匹克精神的最好體現。而這些努力都會成為非常珍貴的奧運遺產。這些精神層面的奧運遺產將會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人文奧運”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三大理念的核心, “人文奧運”對市民文明素質的影響過程,是包括了禮儀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等內容的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過程,它將推動以素質提高、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轉型為主要內涵的中國人自身的現代化,提升中國的整體國民素質。正如美國密蘇里大學教授,奧運史專家,現任北京體育大學客座教授的蘇珊·布朗(Susan Brownell)在《Olympic Review》中所言:“北京奧運會留下的最大遺產將是巨大得無法估量的人文遺產。這個目標表達為北京奧運會三大理念中的一個:人文奧運?!薄叭宋膴W運” 不僅是一種思想理念,而且是一種發展戰略、行動規劃,因此它必將同時產生中國特有的精神遺產。
奧運會舉辦國在籌辦和舉辦過程中可以全方位地充分地向世界展示自己。一次成功的奧運會后,舉辦國的國際形象往往會得到相當程度的提高。1964年東京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戰后重建的日本;1988年漢城奧運會使處于國際社會邊緣狀態的韓國,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好評, 成為韓國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2000年悉尼奧運會,改善了澳大利亞長期以來在亞洲國家心目中“重歐美、輕亞洲”的政治形象。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籌 辦與舉辦將有助于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真實情況,糾正西方主流媒體和政客妖魔化中國而給國際上一些人士造成的錯誤印象?!叭宋膴W運”呼喚中華文明的價值重構,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賦予我們重建文化中國國際形象的極好機緣,為中國在21世紀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持久的文化發展機遇?!叭宋膴W運” 遺產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帶給中國的寶貴財富。而奧林匹克精神遺產又是文化多樣性的載體,是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促進全人類了解與交流的要素,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而誰提早認識到它的價值,誰就能將這些珍貴的遺產留住。相關機構應盡早確立科學的操作原則,讓“人文奧運”理念不僅在中國發揚光大,而且惠及世界,并拓展和培育富于代表性及時代性的奧運文化新元素。
更為重要的是,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中國傳統體育將以其充滿著個性魅力的價值觀念、文化觀念、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對奧林匹克運動產生深刻的影響。此外,通過奧運會的舉辦,中國將有一批優秀的國際體育管理人才進入奧林匹克組織體系之中,為中國體育爭得更多的話語權。 因此,2008年北京奧運會給奧林匹克運動,給中國、給世界留下的精神遺產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物質遺產
每個奧運主辦城市都為這一賽事進行大量的基礎建設。為北京奧運會新建擴建改建的奧運場館將給城市日后的體育事業發展留下寶貴的遺產。其中鳥巢、水立方不但是奧林匹克運動的物質遺產,也是中國建筑史、世界建筑史、城市景觀構成和北京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申奧成功,北京加快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地鐵、輕軌的提前運營大大提高了交通效率,有效地緩解交通擁擠狀態。而綠地建設、奧運村及奧林匹克公園的興建,將使古老的北京充滿現代活力;信息網絡通道的進一步拓展,將為信息高速新經濟提供更大的空間。
通過舉辦北京奧運會,我們將會積累很多珍貴的文獻,資料,圖片,影像資料和經驗。這些也都是我們寶貴的奧運遺產。
有些奧運遺產很難單獨劃分為精神遺產或者是物質遺產,有許許多多的奧運遺產既有精神層面上的也有物質層面上的,比如北京奧運會還會給中國留下許許多多的藝術遺產,制度遺產,經驗遺產,習慣遺產等珍貴的遺產。這些珍貴的遺產也可以歸納到奧運遺產之中。因為沒有奧林匹克奧運會這些遺產也不會形成。但是單獨把這些遺產分為精神遺產或者是物質遺產都是不合適的。
在歷屆奧運會中,奧運會之后的奧運遺產的管理和研究都沒有引起特別的重視。就拿美國舉辦的八次奧運會來說,除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和2002年鹽湖城冬季奧運會之外,其他五屆奧運會基本沒有什么系統的研究,很多的奧運遺產都散落在民間。從拯救現代奧林匹克命運的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成功舉辦后,才有學者來認真研究洛杉磯奧運會現象,才有學者和研究人員正式提出來奧運遺產的研究和保護。美國有一個行業叫做 MEMORABILIA, 意思就是收藏品特指運動產品的收藏,美國的很多奧運會遺產都融入在那個 MEMORABILIA之中,但是這種搜藏絕大多數是在民間層面。從政府層面上來說,美國沒有專門的機構和部門來研究奧運遺產。
2008年北京奧運會所留下的奧運遺產對奧林匹克運動,對奧林匹克發展、對中國、對世界都是不可估量的巨大財富。不容置疑,國外很多在保護遺產方面的努力和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而北京對奧運遺產的重視和研究,也給其他國家對奧運遺產這個問題提出了新的課題,也豐富了奧林匹克的內容和含義。
奧林匹克運動從中國受益匪淺,中國對奧林匹克運動的貢獻巨大!
(作者:北京市發改委奧運經濟高級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