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市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了2008年一季度政府投資情況。今年一季度市發改委共安排政府投資85.7億元,占到全年計劃的32.4%,重點用于城市交通、公共基礎設施、能源資源保障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這一安排體現了政府投資主要用于“保民生、保環境、保奧運、促進城市區域協調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和生態友好、促進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的政策取向。而這就是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投資,同時也通過管好用好政府投資,通過實際的政策措施、具體的項目支持和政府資金跟進,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貫徹和落實。
去年,北京市率先在全國出臺《北京市支持清潔生產資金使用辦法》,用以引導和支持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根據《辦法》,對于清潔生產中高費項目費用支出較大,且項目實施后環境效益顯著的企業,政府可以給予資金補助,補助額度最高不超過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的30%。對京東方清潔生產項目的支持,標志著首都節能減排再有新舉措。作為全國連續兩年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的省市,近年來市發改委做了大量扎實而有效的工作,但如何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仍是面臨的重大挑戰。基于這一考慮,對京東方清潔生產項目給予資金補助支持。以實際舉措支持企業清潔生產,在全國北京是第一家。預計這一項目實施后,每年將減少磷酸使用量5361.12噸,減少向廢水排放磷酸根1064噸,減少異丙醇1094噸,減少向大氣排放異丙醇3噸 。實際上,對于節能減排工作,市發改委已經在2008年建設資源節能型城市行動計劃中作出了系統的部署安排,支持清潔生產只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北方微電子公司8英寸等離子刻蝕機的研發成功,標志著首都企業自主創新取得了又一項重大成果。北方微電子公司研發出的8英寸等離子刻蝕機刻機經過一年的運行和測試,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了大生產線的實際使用要求,使我國刻蝕機研制水平跨越了5個技術代,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表明我國自主研發的整機已完全可替代國外同類產品,對提高我國集成電路制造裝備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事實上,近年來北京市在支持企業自主創新方面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首都的創新基礎和能力也得到了不斷加強和提升。2008年,全國在建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共1384個,總投資1072億元。其中,在京或以北京為主建設的項目有251個,占全國項目的18%左右,項目總投資約216億元,占全國總投資的20%左右。2008年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北京占到了約1/5,北京作為全國創新技術中心的地位日益突出。
政府投資對這兩個項目的支持,體現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對節能減排和自主創新的態度和決心。在工作過程中,突出了支持節能減排和自主創新的政策導向,突出了尊重企業節能減排和自主創新主體的地位和作用,也突出了政府投入帶動和放大社會投資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