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新聞集團的默多克先生對中國電影市場的一句評價讓筆者記憶猶新:幾年前一份《中國電影市場研究報告》曾預測2007年中國電影票房將達到30億元(去年實際為33億元)。當默多克先生看到我們報告首頁概要中提到的中國電影市場規模,摘下眼鏡淡淡地問了一句:“這么少?”
不過,和發達國家的娛樂市場相比,中國今天的娛樂市場用“這么少”這三個字來概括還真是相當的精準。還以電影票房為例,2007年美國電影總票房為96.2億美元,即便按照今天的匯率也約等于700億人民幣。也就是說,一個人口不到中國四分之一、GDP總量僅僅是中國4倍多一點的國家,其電影市場竟然是我們的21倍!
隨著中國日益成為一個全球經濟大國(有人預計中國GDP總量再不斷升值的人民幣的幫助下到2015年左右將成為世界第一),對中國弱小的娛樂產業來說,一個能夠讓我們暫時忘記煩惱的問題是:在中國成為經濟大國的同時,我們會成為一個娛樂大國嗎?
在筆者看來,中國要想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娛樂大國,至少需要滿足四大指標:
娛樂市場總量達到一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廣義地講,娛樂市場是由電影、電視、音樂、戲劇、游戲、藝人經紀、商業演出、娛樂活動等多個細分市場構成。其中不同的細分市場之間可能有重合與交叉,每個細分市場又有多種收入來源和盈利模式。雖然很難精確地說娛樂市場總量達到多少一個國家就可以算是娛樂大國,但是根據目前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娛樂市場的總量,筆者認為中國娛樂市場要達到一萬億人民幣(2006年中國零售業規模已經接近八萬億人民幣)的規模我們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一個娛樂大國。給大家一個概念,2006年美國僅電視和電影這兩項加起來就達到1620億美元的規模,其中電視貢獻了1250億美元(廣告加付費電視),電影貢獻了370億美元(不光是票房,還包括DVD)。相比之下,2006年中國的電視產業大概也就是15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電影只有不到10億美元。我們今天的娛樂產業—即便把遍布城市里街頭巷尾的卡拉OK和桑拿都算進去—可能也就是1500到2000億人民幣的量級,距離一萬億的標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城鎮居民用于娛樂消費的支出達到可支配收入的5%。這里面固然有用戶習慣、消費文化方面的問題,但是歸根結蒂還是一個消費能力的問題。今天,中國很多大中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已經超過了兩萬元。世界上其他國家走過的道路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000-10000美元之間這個時期,是居民用于娛樂消費的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增長最快的階段。今天雖然中國一些一線城市已經進入了這樣一個階段,但全國拉平來看,我們距離這個區間可能還有三到五年的距離。
中國生產的娛樂產品的海外銷售占到總銷售收入的50%以上。中國要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娛樂大國,不僅需要一個需求旺盛的國內市場,同時還必須具有一流的文化輸出能力。以好萊塢大片為例,在過去10年里票房成績最好的25部好萊塢影片幾乎無一例外地呈現出海外票房高于美國本土票房的趨勢,有的甚至高出3-4倍。同樣,隨著中國文化和中文在全世界的普及和推廣,我們必須逐步讓我們的主流影視音樂作品獲得占據主流的歐美市場的能力。
娛樂產品的正版銷售占到市場總量的50%以上。一個不懂得尊重知識產權的市場和一個沒有正版消費習慣的用戶群是不可能造就一個娛樂大國的。對于盜版消費占到市場總量90%以上的中國音樂產業和電影產業來說,要想成就未來的娛樂大國夢就必須寄希望于中國版權環境的根本改善。無論是通過政府打擊盜版力度的加大還是司法體系的成熟,也無論是依靠商業模式的創新還是技術的進步,如何讓娛樂產品的提供方合法獲得自己應有的商業利益將是未來中國娛樂產業迅速發展的最大課題。
影響我們何時能夠滿足這四大指標進而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娛樂大國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條是中國經濟長時期的強勁增長為中國成為一個全球娛樂大國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舞臺,這是我們現階段最大的優勢,所謂水漲船高。剩下能夠影響中國成為全球娛樂大國進程的最主要就是兩條:
內容監管。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但也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中國當然也需要更多能夠在國際上躋身一流行列的制片、編劇、導演和演員,但是對于整個文化和娛樂產業而言,中國今天更需要的是一個具有長期一貫性和可預期性的、有利于激發創造力和文化進取性的內容監管體系。伴隨著中國執政黨執政能力的不斷加強和中國社會的日趨和諧,我們當然希望看到相關政府部門在制定內容監管政策、法規和條例以及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能夠在思維和視野上跟上中國領導層堅定不移繼續改革的腳步,跟上中國民主政治和多元社會發展的腳步,跟上科學技術進步和全球資訊傳播方式變革的腳步。這將不僅關乎中國娛樂市場自身的增長速度,也將關乎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張力和影響力。
版權保護。未來版權保護的核心不僅是打擊盜版,更是通過創造性地發展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手段來主動提升消費者使用正版娛樂產品的興趣和動力。
最近,關于中國“電影十年”的報道不時見諸各種媒體。的確,中國電影走過了難忘的十年。在下一個十年中,中國的電影(還有電視劇、音樂等等)又能走多遠呢?十年之后我們又將以怎樣的姿態和心情來總結我們的這一個十年?
無論未來十年能否真的見證中國成為一個全球娛樂大國,有一點可以肯定:在這十年里,我們將繼續致力于同中國最優秀的傳媒娛樂公司在一起推動中國娛樂業發展。因為,我們相信中國傳媒娛樂業的未來,我們相信中國的未來。為此,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十年不行,我們就用二十年。
(作者:易凱資本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