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電信業中各種業務的逐步對外開放,作為中國的電信企業,要正確認識我國電信業的國際競爭力。這樣才能在國際電信業的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針對電信業的行業特殊性和專業性,文章應用模糊灰色綜合評價方法來對我國電信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評價。以使中國電信企業對自身的實力有一個更加客觀、合理的認識。
關鍵詞:電信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模糊灰色綜合方法
一、 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
考慮到電信業作為一種產業所呈現的特殊性,對它的國際競爭力的界定,結合電信業的特點,本文認為:所謂電信業國際競爭力就是一國或地區電信業在消費者付出較少代價的情況下,為國家和社會創造更多財富的能力。本文將借鑒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關于我國電信業的評價體系,將電信業的國際競爭力分為企業競爭力、環境競爭力、市場競爭力。
環境競爭力表示一國或地區電信法律體系、行業監管體制、產業政策、監管政策以及市場開放等宏觀制度及其對電信產業和企業發展的促進和抑制能力,也反映電信業開放程度和政府行政效率。因此,環境競爭力又可細化為法律框架、監管體制、政府效率和電信業國際化程度四個要素(具體見圖1)。
圖1評價指標體系
市場競爭力反映一國或地區電信市場容量和市場規模、服務水平以及市場發展潛力等。市場競爭力指數包括市場規模和需求、電信普及率、電信資費、電信投資以及電信服務質量等要素。由于因特網已經成為電信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在電信業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國際競爭力評價中,尤其關注信息技術和因特網的發展。本文主要將市場規模、電信普及率、電信資費、電信投資等四個要素作為電信業市場競爭力的評級基準(具體見圖1)。
企業競爭力就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全部電信企業的平均競爭能力,或者說是產業的微觀基礎。作為上市公司,價值創造的能力是企業競爭力的非常重要方面。因此可以從技術創新、人員可獲得性、生產率、公司治理結構、價值創造五個方面評價我國電信業的企業競爭力水平(具體見圖1)。
二、 模糊灰色綜合評價模型綜述
模糊灰色綜合評價法是在已知信息不充分的前提下,評價具有模糊因素的事物或現象。它是一種集合了模糊層次分析法(簡稱FAHP)、灰評估和模糊綜合評判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從總體上考慮專家評判信息的不完全性(灰性),利用灰色評估理論得到灰色統計量,進而構造出模糊隸屬度矩陣,最后采用模糊算法計算出要評價對象的等級。
具體步驟如下:
1. 評價因素集的確定。
以圖1所示評價指標體系為例,令評價因素集為B=(B1,B2,B3),分別代表環境競爭力、市場競爭力、企業競爭力。C={Ci1,Ci2,…,Cis}(i=1,2,3,4),其中s為第i類因素的指標數。
2. 確定權重集。
3. 對第二層次進行綜合評價。即對環境競爭力、市場競爭力、企業競爭力進行模糊評價,首先采用灰色理論中的灰評估方法計算出評價指標的權矩陣,然后再進行模糊評價。
(1)構成樣本評價矩陣。采用專家打分法,分別為各單項評價指標打分,分數在0~100之間,得到i因素j指標的評價向量dij構成評價矩陣,設共有w位專家根據評價規則對指標層進行評價,則對應于一個評價指標,w位評級專家的得分分別為:dij1,dij2,…,dijw。
(2)確定評價等級。對于電信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可以確定評語集為V={V1,V2,V3,V4}={很好、好、一般、差},相應的分數為V={90,80,70,50}。
(3)評價指標值的白化。
首先根據評價等級,確定評價灰類為4類,評價灰類序號集為K={1,2,3,4},按灰類給各定性指標做白化函數。
對第一類:“優”,k=1。白化函數如下所示:
(4)計算灰色統計數。
以指標C11為例,各灰類統計數為:
同理,可以得出其他各指標的灰色統計數。
(5)計算灰色評估權值,形成權矩陣。
對于C11,屬于各灰類的評估數為
同理可以求出環境競爭力中C12,C13,C14三個指標屬于各灰類的評估數。
這樣可以組成一個矩陣R1,同理可以求出市場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兩個因素的矩陣R2,R3。
(6)計算模糊綜合評價矩陣。
由第三層的權重集a={ai1,ai2,···,ais}和權矩陣Ri計算出對各因素評價的模糊綜合評價C。
Ci=a·Ri
4. 計算評價結果。
C1
對第二層(因素層):各個因素的權數矩陣為:C=M
Ci
則因素層各個因素的得分為:
B=C·VT (13)
最終的總得分為:A*=B·A,得到最終的評分分值,按大小歸到相應的評價等級中,并規定85以上為優,75~85為良,65~75為中,65以下為差。
由此,可判斷該我國電信業的國際競爭力等級。
三、 我國電信業的國際競爭力評價
參照前面模糊灰色評價模型的步驟對我國電信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評價:
1. 確定評價因素集(見圖1)。
2. 確定權重集。
應用FAHP法來計算第二、三層的權重。具體數據見表1。
3. 對第二層次進行評價。
(1)構成樣本評價矩陣。邀請電信業相關領域的專家分別為各單項評價指標打分,分數在0~100之間,共有7位專家根據評價規則對指標層進行評價,見表3。
(2)確定評價等級。
確定評語集為V={V1,V2,V3,V4}={很好、好,一般、差},相應的分數為V={90,80,70,50}。
(3)指標的白化定量。
首先根據評價等級,確定評價灰類為4類,評價灰類序號集為K={1,2,3,4},按灰類給各定性指標做白化函數,參見公式(1)~(4)。
(4)計算灰色統計數。
對指標C11,將各分值帶入到公式(5),分別計算出各灰類統計數為:(下轉第79頁)
C111=f1(d111)+f1(d112)+f1(d113)+f1(d114)+f1(d115)+f1(d116)+f1(d117)
C111=5.17
同理可求得:
C112=5.81、C113=6.64、C114=4.7
則:C11=C111+C112+C113+C114=22.32
(5)根據公式(9)~(12),計算灰色評估權值,形成權矩陣,對于C11,屬于各灰類的評估數為:
C11(r1)=0.231、C11(r2)=0.231、C11(r3)=0.231、C11(r4)=0.231
可逐一求出指標C12、C13、C14的評估權值,得出環境競爭力評價的權矩陣:
0.2310.2600.2980.211
0.2290.2580.2840.229
0.4690.2570.1710.103
0.4880.2480.1650.099
同理可求得R2、R3。
(6)計算模糊綜合評價矩陣。
由權重集a={ai1,ai2,···,ais}和權矩陣Ri(i=1,2,3)運算出對各單項因素的模糊綜合評價C。
C1=a1·R1=(0.3440.2570.2340.165)
C2=a2·R2=(0.4070.2650.2000.128)
C3=a3·R3=(0.3460.2590.2330.162)
(7)計算第二層評價結果。
C10.3440.2570.2340.165
B=C·V=C2 ·V=0.4070.2650.2000.128 ·
C30.3460.2590.2330.162
=(76.1478.2176.27)
4. 對第一層進行評價。
由權重集A和評價矩陣B進行第一層模糊綜合評價。
評價結果為76.94,按照前面的規定屬于好。但是得分接近于“好”這個等級的下限。說明我國的電信業國際競爭力在世界上還只是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對照專家打分表,我們發現在相關法律框架、監管體制、普及率、生產率、公司治理結構等幾個方面,我國還與國外有較大的差距。這是我國今后提高電信業國際競爭力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張金昌.國際競爭力評價的理論和方法.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21-25.
2.王紅梅.電信全球競爭.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157-169.
3.朱金周.我國電信業的國際競爭力比較.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2,(1):30-35.
基金項目:國防技術基礎項目(Z192007B002)。
作者簡介:梁靜國,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那保國,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06級博士生。
收稿日期:2008-03-0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