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論述中,特別強調“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這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越發展,民主也越發展。”十七大把人民民主提升到社會主義生命的高度,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不移、始終不渝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決心和勇氣。
然而,在推進民主政治、踐行民主集中制的過程中,有些地方和單位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主虛泛”現象。不少學者指出,這種“民主虛泛”有四種表現:一是“程序型民主”虛泛,表面上凡屬重大問題都“由黨的委員會集體討論作出決定”,該走的程序都走了,討論問題時也允許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但最后還是按照“一把手”的意見“拍板”,這種“程序民主”,實質上是借集體集中之名,行個人集中之實;二是“利益型民主”虛泛,一些“一把手”或班子集體,在某種私利驅動下,利用集體決策來壯膽,實施共同腐敗;三是“無能型民主”虛泛,在討論重大經濟、社會政策決策時,或由于班子成員知識貧乏、無法表達意見,或議題時間緊,沒有認真準備,無以言對,影響決策;四是“代言型民主”虛泛,就是以“專家論證”為幌子,表達某些集團或個人的一家之言,達到所謂的民主決策效果。
當前,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兩型”社會實踐中,處于決策地位的領導者,特別是“一把手”,一定要認真貫徹十七大精神,切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絕對不能把“民主”當擺設,讓“民主”虛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