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互聯網史上最大一起并購案,雅虎攻防戰大腕云集——微軟是全球最大軟件公司,雅虎則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網站;陸續進入收購角逐的還有傳媒大亨默多克——曾是美國最大因特網服務提供商之一的新聞集團。目前,Google(谷歌)也已加入口水戰。]
微軟2月1日宣布出價446億美元收購雅虎,這一重磅消息立即引發各方關注。兩大巨頭一旦成功合并,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企業并購事件之一,這或多或少將會改變全球互聯網產業格局,同時將掀起與谷歌的新一輪角力。
雅虎時代終結
從網絡泡沫中復興,卻在網絡利潤高速增長期中落后,“雅虎”,這個昔日互聯網網絡的締造者,卻在人們熟悉網絡并使用新的技術路徑瀏覽網絡的變革浪潮中成功靠岸,并繼續經歷著它的噩夢之旅。
雅虎的歷程始于1994年1月,斯坦福大學研究生楊致遠和戴維?菲洛創立了一個名叫“杰里的萬維網指南”的網站。那時還是互聯網發展的早期。
同年4月該網站更名為“雅虎”,它將互聯網上的網站分類整理為不同級別的目錄。這種方法后來隨著以谷歌為代表的搜索算法的到來而過時。但最初的一些年里雅虎大受歡迎,它于1996年4月上市,募資3400萬美元。它后來又增加了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等服務,并發展為網絡門戶。
標準普爾公司分析師斯科特?凱斯勒說:“雅虎這家公司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理念逐漸流行起來之時。但他們丟掉了自己的計時器,因為他們現在已多年不曾作出互聯網時代的行動或反應了。”
雅虎提供的一系列服務使它每個月的訪問量累計達到5億,但在此過程中它的力量攤得太開了。由于缺乏重點,它在搜索及廣告收入方面都落后于谷歌。它也錯過了網上社交風潮,其推出的“雅虎360度”服務未獲成功。
2007年,雅虎的銷售總額雖接近了70億美元,但凈盈利卻僅為谷歌的1/6,另外,雅虎股票交易價格也大面積萎縮,處于4年來的最低水平。
這也正如2006年年底被流傳至外界的雅虎高級副總裁布拉德?加林豪斯撰寫的《花生醬宣言》所指出的:“雅虎缺乏一個聚焦、內在邏輯凝聚的愿景,這就讓它在每個細分市場都處在前三名位置,卻沒有核心競爭力。”
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搜索業務,業界甚有過于結果導向的評價,認為雅虎的衰落就是因于此。
微軟出擊
2月1日,全球最大的軟件生產商微軟公司宣布,其已單方面向雅虎公司提出總價約446億美元的要約收購,收購出價為每股31美元,為此,微軟CEO巴爾默還專門致信雅虎董事會,表明收購意向。
至此,一直籠罩在微軟與雅虎身上的并購傳聞也隨之明朗化。
微軟收購雅虎的興趣早已有之。2005年微軟便向雅虎拋出了橄欖枝,但一直未獲成功。但現在雅虎境況慘淡,1月31日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財報告,盈利下降23%,宣布在全球裁員1000人。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此次收購成功的話,將刷新全球科技行業的并購金額最高紀錄。雅虎,這家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也將會以一個悲劇的形式結束,而微軟,則創造出互聯網世界的另一個傳奇。2007年,美國私人股權巨頭KKR曾出資290億美元收購第一數據公司。
一個是軟件帝國的霸主,一個是網絡搜索的先驅,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在搜索、網絡廣告和服務等的市場獨領風騷的谷歌。
2007財年,微軟的總收入為511.2億美元,總利潤達到140.7億,但在微軟的收入中,43.4億美元來自Windows操作系統的銷售,32.8億美元為服務器軟件及工具所作的貢獻,包括MSOffice在內的商業軟件則創造了48.1億美元的營收。
然而,在互聯網方面,盡管微軟在Hotmail郵箱與MSN服務方面已經有所建樹,但卻沒有多少收成,包括廣告在內的在線業務實現的營收僅為8.63億美元,與近年新生代的谷歌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2007財年,谷歌的互聯網利潤達到42億美元。
而作為最早涉足互聯網領域的網絡門戶雅虎,在搜索技術、在線廣告、網站流量等方面顯示出不可多得的優勢,再加上雅虎近期的“流年不利”,讓微軟看到了能夠謀求互聯網領域霸主的希望曙光。
新聞集團發起挑戰
2月11日,業界又傳來最新消息,全球最大的媒體企業集團之一,總部位于美國新聞集團則正在同雅虎進行協商,準備與微軟競購。
消息人士透露,新聞集團與雅虎交易的內容可能包括:新聞集團分拆福克斯互動媒體部門,并將其并入雅虎,除了將福克斯互動媒體并入雅虎之外,新聞集團和一家未公布名稱的私募資本公司還將對雅虎注入一大筆資金,總投資額約為150億美元。
按照這一方案,雅虎的估值約為500億美元,高于微軟提交的446億美元的收購報價。交易完成之后,新聞集團和上述私募資本公司將獲得合并后實體(雅虎和福克斯互動媒體)20%以上的股份。新聞集團將成為雅虎第一大單一股東,獲得雅虎的實際控制權。而雅虎同福克斯互動媒體合并之后,每月的頁面訪問量將達到近1500億,僅次于谷歌。
消息人士稱,新聞集團實質上已派遣了一直由4至5人組成的團隊駐扎在雅虎總部。目前,該團隊正直接同雅虎商業發展部門進行工作,試圖通過雙方都能接受的交易將MySpace和雅虎合并到一起。
但多數分析家則認為,無論哪種方式,雅虎的命運是注定的。因為錯過了互聯網上最重大的新興市場的領導地位,也就宣告了它在下一次行業躍遷出現前都只能扮演配角身份,只會以一個悲劇的形式結束。
產業格局錯綜復雜
考慮到谷歌公司在網絡搜索和網絡廣告市場的壟斷地位,分析人士認為,歐盟和美國的反壟斷機構可能會放行微軟收購雅虎。
美聯社認為,由于無法依靠自身力量超越谷歌在互聯網領域的領先地位,微軟于是選擇收購雅虎,在挑戰谷歌方面展開新一輪角力。

谷歌目前在搜索廣告市場和整個網絡廣告市場的份額都遠遠超過微軟和雅虎。微軟預計,到2010年,網絡廣告市場總價值將增至近800億美元。但微軟和雅虎在這一賺錢領域的份額卻不斷遭到谷歌的侵蝕。
而谷歌的威脅還遠不止于此,谷歌還試圖向微軟的辦公軟件發起挑戰。目前,谷歌不遺余力推行其免費的網絡版辦公軟件。而微軟開發網絡版辦公軟件進展緩慢。因此,微軟將有可能利用雅虎的網絡優勢抗衡谷歌在這一領域帶來的威脅。
事實上,由于網絡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谷歌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作為世界上最大軟件開發商,微軟在互聯網領域的緩慢進展使其備受壓力。
因此,利用兩家公司的技術優勢,微軟試圖通過雅虎打造一個軟件與網絡齊飛的大平臺,以施展其在互聯網領域的遠大抱負。
盡管目前分析師對微軟收購雅虎帶來的效果看法不一。不過,在鮑爾默看來,收購將在擴展規模經濟、增強研發能力、提高運營效率和新增用戶體驗4個方面產生協同作用,每年將至少增收10億美元。
“微軟和雅虎結合,不會改變它們在網絡技術及業務模式上落后于谷歌的根本現狀。”硅谷華裔IT業投資顧問托尼?李告訴記者,“谷歌很可能還從中受益,因為很多長期持有雅虎股票的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了解這筆投資,再重新尋找新的真正具有成長性的投資目標。他們也許會在比較一番之后把錢投給谷歌。從某種意義上說,谷歌可能成為微軟雅虎收購案的最大贏家。”
收購交易是否最終成行目前尚不得知,在充滿變革的信息技術和互聯網行業,究竟誰最終能執牛耳,人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