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 晴
題記:你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嗎?當年,武則天邀百花覲見,惟有牡丹未去,于是被貶到洛陽。
世代文人莫不喜歡梅、菊、竹、松,因為梅不畏嚴寒,菊淡泊,竹勁節,松堅韌,而他們大多都不喜歡牡丹,嫌它太過嬌艷。可這未必就說明牡丹不值得喜歡,一朵花,盡全力開放,妝扮嬌艷美麗,也是一種錯嗎?春天是一個百花競芳的季節,敢于用美麗迎接春天,不也是一種絢麗的人生?可絢麗背后的淚水又有誰知道呢?梅花在冬日里讓暗香四溢,只不過是害怕競爭,在逃避罷了,卻被視為堅強;菊花則在秋日里自詡淡泊,可淡泊為何還要怒放;竹子固然勁節,可當你劈開他堅硬的外殼,內心的空虛就顯露無疑了。世人無非是慕名而已。
看見世人的不屑,心里欲語卻無處訴說,但它是如此豁達,不因此而自棄。因為它的花不僅是為世人所開放,更為了那哺育它的陽光和土地。它把所有經歷的艱難和困苦,所有積蓄已久的力量都綻放揮灑在了花朵上,即便美麗只是一瞬,但它無怨無悔。一陣風過,無數花瓣漫天飛舞,曾經聽過杜鵑啼血,可誰知牡丹的血淚也會飛舞呢?牡丹花隨風而落,逐漸枯萎,最終化為泥土之肥。
它一生都轟轟烈烈,開時狂放,落時瀟灑,如殘陽般美麗,落而不凋。讓別人去說吧,富貴也好,嬌艷也好,我還要堅持自己的本性,即使會遭來萬千嫉妒。
牡丹花落,但花魂猶在。
山西省晉城十中42班
指導教師:毋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