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粟:眾所周知,檔案編研工作既是檔案館(室)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開放歷史檔案的一項重要措施,更是提高檔案館(室)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還可以檢驗并促進檔案館(室)的基礎工作。然而,當前檔案館(室)編研工作中卻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那么,當前檔案館(室)編研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其原因何在?又應當采取怎樣的對策呢?總之,一句話,當前檔案館(室)編研工作應當何去何從呢?
共同成長:我認為這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重視與支持問題和自下而上的具體行動的問題。自上而下的重視與支持,就是從領導方面對編研工作予以重視,如果領導都不重視,具體的工作人員就算有編研的想法和熱情,恐怕也不會有更好的編研條件吧。自下而上的具體行動。就是具體的編研人員在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下,積極開展與編研有關的一系列的活動。當然了。最好有一些較具影響力的編研成果問世,從而真正地實現編研工作的價值。
滄海一粟:關于當前檔案館(室)編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認為突出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是,為升級而搞編研,導致編研材料題材狹窄、缺乏特色。由于迫于升級達標的要求,一些檔案館(室)的編研成果僅單純地為滿足達到升級標準要求,這樣難免出現各檔案館(室)編研題材狹窄、成果雷同、形式單一、種類極少、缺乏特色的現象。這種為升級而搞編研的怪現象在當前檔案館(室)編研工作中比較普遍,有的還很嚴重。其二是,編研人員缺乏且業務素質不高,導致編研成果深度不夠、質量較差。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編纂選題不考慮利用效果,一味揀容易、充數量的檔案材料去編寫:二是文件材料收集不齊全、材料不充足,致使編研成果不能全面反映事物發生、發展、變化、終結的全過程:三是內容出現失真,有些檔案館(室)因編研倉促、粗枝大葉,內容出現失誤、人名張冠李戴現象,大事、要事遺漏等問題比比皆是,直接影響編研成果的可信度。其三是。編研成果發放面過窄且缺乏連續性,導致編研成果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編研成果印制數量較少、發放面過窄,不能滿足利用需要,有的甚至僅編寫一份存檔案館(室),既不公開出版也不內部發放,致使編研成果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二是編研成果缺乏連續性。有些檔案館(室)不是從方便利用的角度出發搞編研而是隨心所欲,時間的斷限隨便定,一部匯編時編時停;有的下迄時間距今已久,近年來的編研材料未及時續編:有的則無根據地從有關檔案中截取幾年編寫,造成編研成果在時間斷限上出現“上不接天、下不連地”的現象,嚴重影響利用效果。
yctcbxj:當前檔案館(室)編研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編研選題狹窄。缺乏大編研的思想。圍繞中心工作搞編研,這是許多檔案工作者進行編研選題的基本指導思想,而基于黨政部門在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中的主導地位和檔案館作為由國家財政提供主要經費的國家文化事業部門的性質,以及與黨政部門之間的密切關系,所謂的圍繞中心搞編研就是圍繞黨政工作搞編研。這種觀點束縛了檔案編研工作的深度和廣度。二是熱衷熱點,冷落基礎性研究。檔案編研緊隨現實熱點,缺乏深層次的系統研究。在市場經濟社會,人們往往注重短期效益,希望自己的投入馬上得到立竿見影的回報。事實上。這并不是檔案編研的長項。檔案館保存的檔案資料一般都有一定時間的限定,而衡量信息價值大小的一個重要指標便是它的時效性,特別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企圖通過捕捉現實熱點,成為社會生活關注的明星,產生富有戲劇性的轟動效應,這是不現實的。三是編研成果粗制濫造。缺乏應有的水準。一些檔案工作者對檔案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檔案收集、保管是其主要職責,滿足于做好具體業務工作。缺乏學術意識和理論研究層面的追求。但在評定職稱時,又要求必須有必要的論文、論著,在此壓力下,許多檔案工作人員在自身并不具備編研條件的情況下,硬要出編研成果,高、尖、深的課題難以把握,只能就一些大路話題東拼西湊,東拉西扯,搞低水平重復,很難有所創新,寫出新意,假、大、空現象決不少見。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檔案管理的分散性決定了編研成果的單一性。目前。我們國家檔案管理為多頭管理,綜合檔案由國家檔案館管理,人事檔案由人事、勞動部門管理,專門檔案、行業檔案由專門機構、行業機構管理。這種現象不利于檔案事業的發展。如國家檔案局8號令對保管期限進行了改革,而工程建設檔案、會計檔案、高校檔案等都沒有及時跟上,仍然沿用過去的保管期限劃分的方法。分散管理使得編研成果也出現多頭編纂,內容上難免會出現一定的局限性。二是編研服務于民的思想不夠解放。過去由于過多強調檔案的密級問題,使大量的檔案信息藏在深宮中,社會公眾無法接觸、利用檔案。這幾年來,現行文件服務中心的成立、政府對民生檔案的重視,社會公眾對檔案的利用越來越多,但我們檔案工作者的步伐沒有及時跟上,編研工作沒有及時跟上,主要是思想不夠解放,仍受這樣那樣的束縛。三是編研條件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編研工作牽涉到人員、經費、辦公條件等。檔案館對這個問題重視不夠,編研人員很少參加培訓、進修、研討等活動。對編研工作出現的新形勢、新問題了解不多;對檔案編研經費投入也不足,編研人員的加班工資、補貼不能到位,打印、出版費用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影響編研人員的積極性:編研的條件簡陋,缺少電腦、掃描儀、復印機、數碼相機等現代化的辦公設備,一些地區甚至沒有專門的編研人員辦公用房。
關于解決問題的對策,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檔案工作理念。樹立大服務的觀念;二要樹立服務意識,根據信息特點,加強基礎編研:三要改善編研條件,加大經費投入,滿足基本需求:四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檔案工作人員素質,樹立正確的檔案編研觀。
成長中的小樹:我認為當前應當加強對檔案館(室)編研工作的重視,一是要拓寬檔案編研思路,轉變為達標升級或者應付上級檢查而編的思想,將編研工作從單一型的低層次開發逐步推向多元化的高水平發展:二是檔案系統各級領導要強化檔案編研意識。要經常與編研人員溝通交流,制定切實可行的編研計劃,同時要加強對編研工作及編研成果質量的監督,并努力為編研人員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三是要立足社會需求開展檔案編研工作,加強對經濟、科技、文化等類檔案信息的開發,重視對新型檔案材料的編研工作:四是檔案編研人員應通過各種方式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為努力提高檔案編研成果質量而不懈奮斗!
臨溪羨魚:關于當前檔案館(室)編研工作的現狀,我認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編出來的東西大多被束之高閣,其作用主要是供領導檢查時用:二是編多研少;三是原創不夠,編出來的東西總感覺眼熟:四是時效性不夠,有些很有價值的東西因為不及時其價值大打折扣:五是不計算成本。投入產出不成比例。
汝陽老黨:據本人了解,基層檔案館的編研工作當前基本是不怎么開展的,主要是缺乏能勝任工作的人員,即便是有編寫能力的也不大想干這項工作,領導的指導思想上也不太重視編研工作,把僅有的精力大部分放在面上業務指導和來館接待上。
清音:首先要區分有能力的檔案室(館)和沒有能力的檔案室(館):一般的檔案館(室)是沒有人、財、物的支持的,這不是領導重視不重視的問題,而是各個方面的條件都不能夠達到要求的;有能力做編研的檔案室(館)是可以做好編研工作的。其次。檔案編研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問題,編研工作人員要具備耐心和豐富的知識,而很多從事檔案業務工作人員很少有具備這樣高素質的。很多的企業檔案室做的編研就相當的不錯,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效益,而且也為檔案編研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寧靜:許多同志提出編研工作缺乏高素質的編研人員,也沒有內容豐富的選題。我想以下兩種方法不失為可行之法:一是聯合編研,即檔案部門與黨史、方志、電視臺、報社等單位強強聯合。一起選題。共同編研,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圍繞社會需求及政府熱點、焦點進行編研,從而使編研更具針對性、時效性與前瞻性。二是聘請熱心人士編研,即聘請檔案部門或其他相關部門退休的有一定寫作能力的熱心、熱愛編研的老領導、老同志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彌補編研工作的不足。
滄海一粟:當前檔案館(室)編研工作應當何去何從?第一。要立足于檔案館(室)藏實際和適合社會需要的動態服務,科學選擇要編研的題材,力爭做到“編”以致用;第二,要加強編研工作中研究性成果的開放,深層次挖掘檔案館(室)藏檔案信息。力爭做到“編”、“研”結合,以提高檔案編研成果質量;第三,要打開檔案館(室)門,走向社會,與有關部門共同開展檔案編研工作,以彌補檔案館(室)藏檔案材料不足之缺陷;第四。要將編研成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結合起來,在注重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宣傳教育價值的能產生較高社會效益的編研成果的同時,也要適當考慮編研成果的經濟效益;第五,要樹立檔案館(室)編研工作為中心工作和經濟建設服務的思想,把編研工作的重點放在為中心工作和經濟建設服務方面,力爭編寫一些能夠有效服務中心工作和經濟建設的成果;第六,要注重編研成果的宣傳和連續性,亦即要千方百計爭取編研經費,確保編研成果的順利出版并在一定范圍內發放使用,同時要確保連續性,不能時編時斷;第七,要適應檔案館(室)檔案管理現代化(包括標準化、數字化等)的需要,力爭做到檔案編研工作與計算機檔案管理建庫相結合,以提高檔案編研工作效率:第八。要采取培訓、進修、參觀、考察等方式不斷提高檔案館(室)編研人員科學文化和專業素質與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穩定的能夠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檔案館(室)編研隊伍,以確保編研工作正常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