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服務機制。強化信息服務,是檔案部門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轉變工作作風的重要舉措。本文試從服務機制要素創新的角度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1 觀念創新
觀念創新是檔案服務機制創新的首要條件。那些不合時宜的傳統觀念。正在成為制約、阻礙檔案工作跨越式發展的瓶頸。盡管近幾年有了不少改革,但還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為此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突破習慣思維和傳統思想觀念,大力弘揚緊跟時代、開拓創新的精神,進一步樹立改革意識、競爭意識、服務意識、超前意識、文化意識、科技意識、效益意識、法律意識和開放意識,為創新服務機制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2 理論創新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對檔案理論提出了諸多挑戰,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一些基本概念,失去了傳統的內涵。二是檔案的一些理論和原則需要重新認識,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就是檔案的原始性和證據價值。三是電子檔案的管理理論、方法和管理體制需要全面建立。四是隨著電子文件與檔案理論研究的深入,檔案學者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論、觀點,如“虛擬檔案室”、“后保管模式”等。這些理論觀點能否產生實踐影響以及產生什么樣的效果,有待檔案工作者作進一步的探討和嘗試。
3 技術創新
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人類已進入了電子時代。這就要求檔案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把各類檔案信息從鐵皮柜中請出來,利用新的技術使檔案文化進入區域網和互聯網,建立檔案信息網頁。并根據社會需要不斷對網面的內容進行修改、完善、更新和充實。從而更加迅速、便捷地傳播和利用各類檔案信息。
4 功能創新
為了更有效地服務社會,檔案部門要進一步打破憑證、評價、決策等多種功能的局限,突出教育、交流、咨詢功能。創新信息傳播、中介服務、文化休閑功能,將單純的保管貯存檔案的場所,逐步改造建設成集檔案實體管理和信息加工的基地、檔案科技研究和教育培訓基地、檔案開放利用基地為一體的新型機構,力求取得更多的社會服務功效。
5 內容創新
檔案工作人員要重視檔案價值,跟上時代的步伐,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一方面挖掘、充實原有檔案門類的內容,另一方面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名人檔案、特色檔案、技術檔案、信用檔案、訴訟檔案、農業科技檔案、城建檔案等新的檔案種類。檔案服務內容的創新,還要注重在實現檔案利用“物的傳遞”向“信息傳遞”轉變的同時,也實現向“知識傳遞”的轉變,并發揮檔案部門專業管理、專業技術、專業人才、專業設施裝備等方面的特有優勢,提供多層次內容的服務。各級檔案部門作為文獻資料的匯集地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機構,要充分發揮其檔案信息中心的作用,要利用現代的技術手段,挖掘、整理和傳遞檔案信息資源,把“死”檔案變“活”,以便更好地服務社會。
6 方式創新
為了更好地體現服務的主動性、針對性、廣泛性和開放性,檔案部門應該實行“擴展服務”,切實轉變服務方式。在實際操作中從查閱式服務轉向咨詢式服務,從閉門等待服務轉向超前推銷服務。從預約聯系服務轉向跟蹤服務,從提供紙質資料服務轉向電子載體和紙質資料并用服務,從平面服務轉向平面與網絡空間相結合的立體服務,從專門提供利用轉向利用、休閑一體化服務。從檢索工具式服務轉向編研成果式服務。
7 人才創新
在檔案服務機制創新中,檔案工作者是決定一切的因素。因此。創新服務機制。必須要注重人才創新。必須在引導檔案工作者鉆研業務、改善知識結構、提高職工能力上下工夫,在更新觀念、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術上下工夫。檔案部門要開展多種層次、多種形式的知識技術培訓,提高檔案工作者的科學文化和技術素質,從而不斷增強他們的知識儲備、技術儲備和創新能力,為檔案服務機制的創新提供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總之,檔案部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檔案服務,努力使檔案工作更貼近社會、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以滿足社會各方面的服務要求。要把要我服務變為我要服務,把被動服務變為主動服務,努力實現檔案服務職能由保管型向利用型的根本性轉變,檔案服務主體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的根本性轉變,檔案服務方式由實體型向信息型的根本性轉變。檔案服務條件由滯后型向超前型的根本性轉變。
(作者單位:商丘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來稿日期:2007-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