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和國家石油安全,本文試圖對中國的石油安全狀況進行系統評價,為國家的石油生產和合理利用提供參考。文章從石油供給穩定和使用安全兩個角度出發,構建了中國石油安全的戰略評價指標體系,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國石油安全戰略評價模型,并對1990-2006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石油安全水平量現波動性緩慢上升的趨勢。這歸因于石油生產效應、石油經濟效應和能源技術效應的共同作用,以及其所產生的中國石油供給穩定水平的平穩提高。同時,以GDP節能所主導的環境保護效應的波動性緩慢增強,沖擊了人文效應在石油使用安全中的穩定性作用,導致了石油使用安全以及中國石油安全水平的短期波動。從經濟增長、石油供給、技術進步、環境保護和人文發展的角度綜合考慮中國石油安全的影響因素與發展趨勢,并促進其良性作用機制的形成,是保障中國石油安全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石油安全;灰色關聯;戰略評價
中圖分類號:F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104(2008)01-0062-07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石油的供給和使用安全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為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必須依據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對我國的石油安全現狀重新加以認識,探尋石油安全的戰略評價方法,以便為國家的石油生產和石油合理開發利用提供參考,為政府和管理部門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本文所進行的石油安全戰略評價是面向政策、規劃、計劃方案的綜合戰略評價,是傳統能源戰略評價方法的延伸和拓展,整個戰略評價過程試圖從供給安全和使用安全的角度創建測度中國石油安全水平的戰略評價分層指標體系,建立石油安全的戰略評價模型,并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對歷史數據進行實證研究。這一戰略評價在識別經濟、技術、環境、人文等因素對石油安全目標和生產選擇產生影響的條件下,將石油安全與經濟增長、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密切聯系起來,通過對石油供給、使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作用的探討,從經濟、技術等多個層面衡量石油安全的整體水平,并從數量關系上揭示石油安全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等諸多具體因素的內在聯系,為促進經濟社會與石油安全的協調發展尋求政策依據。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