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可持續發展預警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及其組成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經濟社會子系統發展和環境資源子系統承受度之間的協調關系,并確定了可持續發展預警指數及預警界限。按照這種可持續發展預警分析思路,文章對橫店鎮、鐘祥市等12個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進行了實證研究。
關鍵詞: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可持續發展預警;指標體系;協調性
中圖分類號:F0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04(2008)01-0105-06
可持續發展預警就是利用理論推理和數據分析技術對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狀態進行測度,預報發展過程中的非持續性或弱持續狀態的時空范圍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可持續發展預警系統是完成可持續發展預警所必須的預警指標體系、分析方法的總和。該系統能提前反映可持續發展運行過程的發展動向和變幅,能在發展演化軌跡發生變化時,預先發出信號,為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提供決策依據。本文以可持續發展理論分析為基礎,結合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以下簡稱實驗區)的具體發展狀況,探討國家實驗區可持續發展預警的備選指標體系的建立原則,建立可持續發展預警指標體系,分析經濟社會子系統發展和環境資源子系統承受度之間的協調關系,按照實驗區系統內各子系統之間的協調性指數,計算出整個實驗區系統基于協調性的可持續發展警情指數,根據該警情指數的高低判斷實驗區可持續發展警情。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