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累累的金秋十月,收獲的是希型。2007年10月12日上午,一場降重的捐贈儀式在江西省黎川縣熊村鎮偏遠的坊坪村小學舉行。江西省中煙工業公司徐仲良副總經理帶領扶貧組工作人員,帶來了公司對山村小學的一份愛心,為這個辦學條件差,信息閉塞的山村小學捐贈了一批價值不菲的聯想液晶電腦、高級飲水機和體育器材,讓山里的孩子第一次看到神奇的網絡世界,開闊了他們的視野。這是省中煙工業公司對祖國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也是他們幫扶計劃中又一個美麗的插曲。
2007年6月,江西省中煙工業公司熱烈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派工作組入駐熊村鎮坊坪村,開始實施他們的“十一五”幫扶計劃。
一
坊坪村,區域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2352人,轄16個村小組。該村交通不便,經濟相對落后,村民致富技術缺乏,致富意識薄弱。村里沒有一個像樣的村委會辦公場所,村委會只能設立在一幢木板樓里,破爛不堪,是一個老鼠滿屋竄,準也不愿進的地方。一個月下來,村干部難得進去幾回,平時辦公、開會只能打“游擊戰”,今天在村書記家,明天在村主任家,村干部工作積極性受到很大打擊,帶領村民致富的熱情蕩然無存。由于鎮里經濟基礎薄弱,雖然這兩年福銀高速掛線而過,交通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經濟實力有了一定的增強,但財政并不寬裕,根本無法擠出錢來修建,一直成為鎮村領導的一塊心病。該村道路狀況極差,每日只有一趟班車經過,特別是一些通往村小組的小路更是舉步維艱。最差的一段屬坊坪胡家至笛林的一段5公里泥路,坑坑洼洼,一到雨水多的季節,根本無法行走,騎車一不小心,整部車子會陷入泥坑。春節期間,常有走親戚的客人摔入坑中,狼狽不堪,老人、小孩更是望而卻步,村民苦不堪言,給他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可鎮村經濟又拿不出那么多錢來修建,村民收入不高,只能勉強維持生計,搞集資修路又行不通,資金缺口很大,修路計劃一直擱淺,面對這一狀況,鎮村干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籌莫展。
二
也許2007年是坊坪人的本命年吧,幸運連連,好事連連。6月份,省中煙工業公司扶貧組來到坊坪村,剛來之際,村民都想,省里干部在這樣的地方能呆多久?他們能給我們帶來什么?說不定只是走走過場,過幾天人影也找不到。可是令他們想不到的是,幾個月下來,工作組的夏洪偉、楊哲兩位科長,始終堅持在自己的扶貧崗位上。夏日炎炎,蚊蟲滿天,鎮里條件差,沒有空調,兩人擠在不到20平米的房間里,可兩位省城里的科長沒有絲毫怨言,經常頭頂炎炎烈日,走進村莊、民院,步入田間、地頭,與農民談心,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傳授他們技術,指導煙農栽煙,經過1個多月的走訪調研,對坊坪村的現狀了如指掌,馬上將調研情況形成書面報告告知公司,第一筆幫扶資金22萬元,很短的時間內就一步到位,用于改善村委會的辦公條件以及兩條通往村小組的公路建設。接下來的兩個月,坊坪村的變化有目共睹:村委會的改建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將原有的村委會搬到原坊坪衛生院內,裝修、鋪地、種花,整個院里院外村干部、工人忙得不亦樂乎,鎮村干部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頭,一個全鎮最好、全縣一流的村委會辦公樓已建成,村干部辦公也有了一個固定的場所,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一下子就高漲起來,他們與兩位科長精心地策劃,準確地預算,確保每一分錢用得恰到好處,利用有限的資金多辦實事好事。如今的村委會天天有村干部辦公,村里的黨員也有了固定的活動場所,他們經常聚在一一起,同村干部一道,為村里的發展出謀劃策。農民夜校也辦起來了,平日打麻將的少了,坐在一起看科教片,學習致富本領的多了。
要致富、先修路,如今的胡家至笛林,一條長5公里,寬3.5米的平坦水泥路展現在村民面前,今天的這條路上人來人往,老爺爺、老奶奶們茶余飯后,也會一家幾口悠閑地散步,其樂融融。孩子們上學,家長也放心了。另一條長320米的陂頭水泥路也已建成,村里小孩在平坦的路上盡情的追逐、玩耍,歡聲笑語遍布每一個角落。村里的農產品再也不愁運不出去了,一輛輛農運車,滿載著豐收的果實、村民的希望奔馳在平坦的鄉間小路上。
省扶貧工作組這幾個月不僅給坊坪村帶來了扶貧資金,也給這里的農民帶來了烤煙生產技術。
10月10日,省扶貧工作組為了更好地指導農民致富,工作組組長胡生平帶領工作組成員深入該村調研走訪,與煙農親切會談,在會談中,一位煙農高興地告訴胡組長,2006年他家種了十畝煙,一家五口整日勞累于田間地頭,由于缺乏技術,一年到頭,純收入還不到12000元,種煙的積極性受到打擊,2007年他家在村干部的鼓勵下又種了十畝,兩位科長經常到他家指導他,這十畝煙的煙業質量一下子提高了許多,純收入達到23000多元。看到村民們對工作組的評價這么高,胡組長和工作人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對今后的幫扶工作也有了信心。胡組長在座談會上鄭重承諾:“回公司后,我將把這里幾個月的變化,如實的向省中煙工業公司匯報,將盡自己最大能力,取得省中煙公司的大力支持,幫助各位煙農早日實現機械化操作,降低煙農的勞動強度,實現產業化管理,做大做強我們村的烤煙生產,幫助村民實現收入大幅度增長,早日脫貧致富。”這一承諾立即激起了村民們的種煙積極性,該村在2007年獲得“千擔村”的殊榮后,2008年更是出現了搶著種煙的大好局面,落實烤煙面積一舉突破800畝,僅此一項就能給煙農帶來經濟效益150余萬元,人均可增收700元,昔日貧窮落后的面貌即將得到徹底的改變,全村村民對美好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豬年傳喜訊,鼠年報佳音。新年伊始,省中煙工業公司紀委書記王志彬帶著該公司的親切關懷,帶領工作組成員于2008年元月十二日,冒著嚴寒來到坊坪村,深入農家小院實地調研,走訪困難戶、五保戶,為他們帶來了過冬的棉被、食用油、慰問金等價值1000余元,這些困難群眾接過王書記手中的慰問品,個個激動的流下了幸福的眼淚。一位70多歲的孤寡老人緊緊的握住了王書記的手久久不肯放開,激動的說:“謝謝你們這些好人啊,有了你們,我們的生活有希望了,我要多活上幾年,讓我們的后代永遠的記住你們!”看到這感人的一幕,在場的人眼圈都紅了。王書記對在場的人鄭重許諾:“2008年我們公司將從傳授烤煙生產技術、修建煙水工程、改善交通狀況、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工作組將繼續入駐你們村,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幫助大家搞好生產,增加收入,今后我們就是一家人,讓我們攜起手來,早日過上小康生活。”話音未落,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久久不息,將冬的寒意驅散,春的溫暖撒滿坊坪村的每個角落。
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你們幾個月來的辛苦工作,熱心幫扶贏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一致好評,你們已成為村民們心中的親人,“眾人拾柴火焰高,”如今的坊坪村人在省中煙工業公司的幫扶下,正大力加快烤煙生產步伐,新農村建設也正在穩步有序的進行,他們堅信貧窮落后的深山,在這些遠方親人的幫助下,明天的坊坪村一定會變得更美,在未來的四年之中,坊坪村的經濟一定會插上騰飛的翅膀。
[責任編輯:李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