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第三十一式
白蛇吐芯
白蛇吐芯也稱鎖喉掌,是進身時將手掌向正前方伸進,猶如蛇芯吐出之意,應將勁力貫注于手指,攻向?qū)Ψ矫娌颗c喉部,給對方以重創(chuàng)。若敵方稍向后避,勢必挺胸而氣上浮,我則翻掌下按,將敵放出。
如對方進右步用右直拳擊打我面部,我右手向上攔截,并黏持其右手向左、向下捋而摟撥帶化的同時,右腳上前一步,右肘前頂其上胸。如果對方仰身用左手抵住我之右肘,我左掌繞過其右臂向斜前方直線戳擊其咽喉,在對方被擊而尚未退避時,我翻掌下按“掤”勁將其擊出。
擊喉時,兩掌可俯、可仰,一守一攻,連環(huán)交替。在出掌擊敵不中時,可翻掌抖腕用掌根擊打或旋掌為拳進行擊打,敵之雙目、人中穴、咽喉穴、天突穴等均可舉手而取。比如對方猛進右步用右直拳擊我面部,我左掌內(nèi)畫壓阻其右拳腕臂,并用捋按勁將其右拳壓至我胸下,右掌迅疾從左臂上方朝前穿出,以掌尖為力點直插其咽喉穴。一旦擊中,右掌內(nèi)圈下壓臂,左掌穿出插擊其咽喉,將之擊仆。
第三十二式
十字擺蓮
將兩手交叉、左右橫分,狀如十字,并用腳面橫勁旁踢,疾似風擺荷葉,也有人將此稱為十字腿,與分腿、轉(zhuǎn)身蹬腳、轉(zhuǎn)身擺蓮等招式有相輔相成的作用?!笆謹[蓮”在太極拳術中多用于轉(zhuǎn)身擊敵。側(cè)踢時,左足立地,右足根用勁,自左至右形成立圓,開而復合。轉(zhuǎn)身與橫踢須頂勁上領,身體中正,目光視敵,輕松自然,毫不僵滯,然后才能發(fā)揮巨大的威力破解敵方攻擊并作出反擊。
如對方左腳前上步用左直拳擊打我頭面時,我左腳后撤一步,上抬右手攔截其左拳;如其提起右腳朝我右膝及大腿部踹擊,我則側(cè)移左腳,右腿朝左側(cè)抬腿避開其踹擊,然后向右轉(zhuǎn)體,右腳橫踢擺,擊打其后背及后腦部,致其仆跌。
十字擺蓮以手作防御,是用足旁踢對方的招法,從表面上看只含擊法和擒拿法,但若細心揣摩并練至神明,則知其中蘊涵有打穴之妙。我在作十字手防御時,已形成壓肘拿制敵人之勢,這時擺腿擊敵腰背很容易,如使腿呈劈擊勢從上向下砸,在人體背部可一擊傷其多穴。如對方右腳朝前進步用右直拳擊我面部,我向左擺跨一步,雙手交叉、臂向上托架敵之右腕部,右掌外畫扣其腕,左臂屈肘頂壓其臂,全身著力右旋,將敵壓跌前仆之際我右腳乘勢旁踢其背,隨之用下劈力,用腳后跟部砸擊其背后心部位的靈臺穴及肺腧穴,致其跌倒于地。
第三十三式 指襠捶
指襠捶是向敵襠部擊打的拳法,多在摟膝拗步之后乘勢用拳進擊。
如對方上左步用右踹腿擊我左腰肋,我應后移右步,左手下掛摟其攻擊腿踝部,化去其攻擊力。若對方順勢落右步,用左直拳擊打我面部,我在左腳收步于右腳內(nèi)側(cè)的同時,左手上畫,格截對方左拳臂內(nèi)側(cè)并向下用捋勁按化,隨即左腳上步擁身,右腿用勁挺膝蹬擊,擰腰合胯,右拳擊敵之襠部。
指襠捶在作捶擊時,上身不可過度前俯,必須保持上體中正,正頭頸而上頂,肩臂關節(jié)松開,運用腰背動力,一呼即出。如果在作捶擊時的力度達不到制敵于敗勢,還可演化成擒拿的斷骨招法。如對方前上步用右彈腿踢擊我襠腹部,我應立即后移右腿呈左弓步,左手下?lián)r截其右小腿,并向左外勾掛化開,隨之前擁身,用右拳直擊其襠,在其受創(chuàng)驚嚇之時右腳上前一步,左手撈抱住敵右腿向上抬并控于左肩上,兩手合攏抱住其右膝蓋,兩臂用力下拉,左肩向上扛頂,上體向前沖,合力猛折對方右膝關節(jié),將其致跌而控制之。
第三十四式 上步七星
太極拳術中,將兩臂交叉,兩掌斜對,狀如北斗,稱為七星式?!吧喜健眲t指全身重量集中于左腿,微屈坐實,而右足尖或足跟虛點地面,兩者結(jié)合則為上步七星。上步七星的兩掌合抱高過眉際,含胸拔背,松肩吸氣,虛實分明。但此式并非防守的招法,上步進步可作挑打。同時,上步七星還隱含著膝頂足踹,即近身用膝頂、稍遠用腳踹。上步七星在形式上是攔架敵拳的防御架勢,但稍加變化就能成為犀利的進攻動作。
如對方上左步于我襠前用右直拳擊打我面部,我左腳退步,重心后移,兩手臂交叉上托其右腕臂,隨之左臂向外滾卷格化對方的右臂,上身前擁,右掌撲擊其面部;如果對方左手屈臂阻截住我的右掌,則我右掌向前的“”勁不松,左腳上步前弓,左手朝對方左腋下穿的同時反臂回掛,右拳則自左拳下?lián)舸驅(qū)Ψ叫乩?,將其打跌?/p>
上步七星不論是擊法、放法、擒拿法,或者點穴法,招勢變化隨勢而發(fā),掌落捶擊,膝頂腳踹。上步七星的拳勢是攔架敵拳的防御架勢,但不要拘泥于此。
第三十五式 退步跨虎
將兩臂分張,兩手分作勾掌,身體下踞,雙腿蹲屈,一足平鋪立地,一足提跟足尖點地,狀如伏虎,稱為跨虎式;“退步”則指全身重量集中于左足。退步跨虎多為守中寓攻之法,退左步時可以進右肘,后退之腳還要掛、掃敵前方之腳,從而在退中取勝。
如對方在左腳上前一步的同時用左直拳擊打我面部,我沉身坐胯,右手上攔推彼左拳外側(cè),化去其攻擊力。如對方用右手擺拳緊隨著攻擊我頭面部,又用右鞭腿踢擊我腰肋,我可沉身避其拳,左腳收步于右腳內(nèi)側(cè),左手隨側(cè)身作勾外搬彼右腳踝部,隨之踹出左腳擊彼左膝關節(jié),并乘勢落步前弓,右掌推彼胸將其發(fā)出。
第三十六式
轉(zhuǎn)身擺蓮
轉(zhuǎn)身擺蓮也稱雙擺蓮,即轉(zhuǎn)身蓄勢,雙手自右向左平移,右腳擺腿橫踢,狀如旋風。轉(zhuǎn)身擺蓮式在走架中宜慢不宜快,身體中正,運用腰腿勁力;技擊時宜快不宜慢,橫掃身后來襲之敵,有如秋風掃落葉。
如對方左腳上前一步,擁身用左直拳擊打我面部,我身體后坐以避,同時出右手向上攔截。如彼右腿彈擊我腹部,我則上體右旋,左掌猛推彼膝部,隨后左腳尖內(nèi)扣,腳前掌碾地轉(zhuǎn)體,身體向右轉(zhuǎn)體180°,同時起右腳向右、向左外擺擊彼后腦,將其擊仆。
通常情況下,擺蓮腿乃敗中求勝的擊法,在正面對敵時必須看準時機,在敵方進身時就用擺蓮腿擊之。同樣地,若欲擊彼之穴時,首先就得選對方最易擊中的部位才行,擊其玉枕或太陽穴,見其形勢而出腿。如對方進右步右旋身用左低踹腿擊向我左膝,我左腳朝左側(cè)擺跨一步,避過其腿之擊;如敵方乘機落步右踹腿直踢我面部,我右腳朝左后方退步沉身,在避過敵腿的同時,左腳朝敵方進步,右轉(zhuǎn)體,右腿朝右后擺橫踢向?qū)Ψ降暮竽X玉枕部,力點準而力量大,必可擊仆對方。
第三十七式
彎弓射虎
彎弓射虎乃雙拳自右向左、自上向下,在腰勁的作用下循螺旋弧線擊出,狀似獵人騎在馬上張弓向下射虎,其式不但可以擊人,而且可以放人。比如說,對方前進右步出右直拳朝我面部擊來,我迅速向后坐身以避之,右手屈肘橫臂向上攔架彼右拳,隨即扣指回拉,同時右腳向前上一步,屈膝前弓,左拳向前直擊對方右腋肋部,隨之左拳回收,右拳向前射擊,再度擊打?qū)Ψ缴闲丶拔鸽洳?,致彼跌仆?/p>
“彎弓射虎”在具體運用時,一般以扣弦手為防御、以握弓把之手為攻擊,可以連續(xù)出拳,按上、中、下三盤發(fā)動猛烈攻擊,并且在左右交替進行彎弓射虎時還可變?yōu)轫槃荻傻那苣檬址ā?/p>
例如,對方左腳上步擁身用左直拳擊我面部,我右手攔截于彼左腕臂內(nèi)側(cè),同時出左拳前擊彼胸;如果對方用左臂壓格我左拳,我左手向外翻扣其腕部,右拳前擊其胸,在其顧胸被擊而疏忽于右手時,我左手拽住其右臂,右手遂穿過其右臂與左手合力拿住其右腕用右肘夾緊,左手向外撅敵右小臂,反其關節(jié)將其擒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