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特別崇拜李小龍,所以對李小龍的功夫也喜愛有加,特別對李小龍在影片《猛龍過江》、《精武門》、《死亡游戲》中表演的二節棍記憶尤深,其動作之舒展、速度之快、力量之大令世人無不驚嘆。多年來,筆者對二節棍方面的資料有所收集,現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一、二節棍起源
據史料記載,二節棍乃為宋太祖趙匡胤所創,當時的二節棍的構造與現代的二節棍相比有所不同,當時的二節棍是由一根長棍和一根短棍相連而成。宋朝時戰爭中的主要運輸工具是馬,本著“射人先射馬”的原則,宋太祖趙匡胤就研制出了一種奇門兵器,專門用來掃擊敵軍馬腿及其他硬兵器類,這就是最早的二節棍。后來這種兵器傳至菲律賓、日本等島國,由于歷史沿革,二節棍被改革成現在的兩節等長、等粗細的形態。
二、二節棍的發展
據悉,中國武術中很少使用二節棍,而用得最多的則是菲律賓、日本等國的空手道武術。當前在武術界所流行起來的“二節棍熱”與“李小龍精神”是分不開的。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李小龍主演的影片盛行時期,李小龍在《猛龍過江》、《精武門》、《死亡游戲》等影片中所表演的二節棍,可以說神乎其神,所有看過他表演的影評家和武學行家均嘆為觀止。目前,很多武學愛好者都認為二節棍是李小龍所創,還認為李小龍所表演的二節棍技擊術為李小龍自己所創,這都是不正確的。據筆者所知,李小龍的二節棍術源自他的亦師、亦友、亦徒——“菲律賓棍王”丹·伊魯山度。李小龍也曾經說過:“時至今日,世界上已沒有一種武術用的武器是自創的了。因為武術運動源遠流長,各類各型的兵器都經古人的發明和修正,差不多已無多少自創了。只是運用的方法,才可以有屬于自己的。”當然,由于李小龍精神的存在,人們在看過李小龍所表演的二節棍后,把二節棍看成是李小龍功夫的象征,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李小龍的二節棍可以說是自成一家,二節棍在李小龍精神的促動下得到發揚光大。
約在三百多年前,日本人就利用這種便于收藏的“小玩意”,來對付當時的日本沖繩的統治者們。20世紀70年代后期,美國部分州、省和城鎮的警務當局,也將這種威力勇猛的二節棍列為警員裝備,生產這種武器的單位為美國著名的企業——賓根公司。
三、二節棍的特點
二節棍與峨眉刺、判官筆、鐵扇等一樣,可列為奇門兵器。它短小精悍,實而不華,軟中帶硬,柔中帶剛。在武術器械中其殺傷力僅次于刀劍,它的力度發揮至極限時可達到726千克。二節棍的技術可分為攻擊、防守、反擊三部分,其招式分為點、抽、彈、掃、劈、圈、敲、打等。其威力無比,被擊中者疼痛難當,會失去抵抗的能力。
二節棍技法簡單易學,且便于攜帶和防身,因而受到廣大武術愛好者的青睞。二節棍使用起來使人眼花繚亂、富于美感,且人人可自學成功,筆者希望能借此文激起廣大武學愛好者對二節棍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