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動力能不能成為下一個階段汽車動力解決方案的首選?擺在混合動力面前的最后的障礙是什么?
基于各自對混合動力市場的調研結果,TNS汽車研究的北亞區總監包亦農、新華信汽車研究咨詢(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信)副總經理郎學紅和上海嘉之道汽車資訊總監李斌的共識是:未來解決能源緊張的必然途徑就是新能源汽車(也就是廣義的混合動力),或許未來還會出現一些我們目前還沒有意識到的能源或動力形式。TNS一項交通整體解決方案的調查顯示,混合動力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新華信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廣義混合動力解決方案中,41.8%的消費者表示會購買混合動力車(狹義混合動力油電混合)。同時,對消費者購買動機的調查結果顯示,81.3%的消費者希望混合動力能“節省費用”,72.4%的消費者表示是“有利于環保”,而諸如注重時尚、嘗試新鮮及其他原因均不超過3%。

由此可見,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混合動力都是消費者未來購車的第一選擇。換句話說就是,混合動力是未來汽車在能源緊張、環境壓力等諸多因素影響下交通的主流解決方案。但是,關鍵在于混合動力車型的價位是否合適。新華信的調查結果同時發現,購車成本高、技術不成熟和可選擇車型少三項制約消費者購買混合動力車,比例分別占64.9%、4 7.0%和23.1%。

但是在以北汽控股總經理汪大總為代表的一批汽車海歸表示,混合動力的技術已經成熟,關鍵是如何降低成本。2008年北京車展,有超過55輛混合動力車參展,且半數以上廠家表示可以投產。汪大總在第二屆中國汽車觀察家高峰論壇上曾表示,如果將混合動力車的售價降低到比普通同等配置車型以上一定比例,消費者還是愿意接受混合動力車。包亦農根據TNS的一項關于混合動力的綜合調查表示,79%的被訪者認為在汽車價格相同的時候愿意優選購買混合動力車,并且有50%的消費者愿意花比普通汽車高10%的價錢買混合動力車。
顯而易見,混合動力市場化的最后一塊絆腳石是成本。
據各方市場信息反映來看,目前世界上混合動力車都是中高端車型,價位比同等配置車型一般貴30%以上,國外中高檔混合動力車要比同等配置非混合動力車普遍貴30%,豪華混合動力車高達70~80%。行業分析專家表示,生產大眾化的混合動力車要比等級別車型貴25~30%。
汪大總表示,目前企業獨自解決混合動力成本問題困難不小。但是如果將混合動力推進的責任主要分攤到政府、企業和消費者身上的話,每家分攤不到10%。

目前,調查結果顯示,50%的消費者愿意承擔10%。
同時,有消息稱中國為了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國家決定免除其17%的增值稅。如果此消息屬實的話,企業幾乎不需要對目前混合動力再降成本。新浪汽車日前對此做了一項網絡調查,近八成網民愿意購買免稅的混合動力車。
即使這條消息只是一種傳聞,但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稅收支持是不會改變的方向。上海世博會、北京奧運會將采用一大批“零排放”的混合動力車輛,一定會起到極好的示范作用。日本普瑞斯的發展正是政策支持的產物。更何況,作為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的關鍵問題,中國和世界各國都把新能源尤其是混合動力車視為彼此之間角逐的焦點。
如此看來,突破10%,混合動力汽車時代將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