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呆壞賬處理是否蘊含著制度創新

2008-01-01 00:00:00劉駿民
開放導報 2008年5期

[摘要]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率先剝離呆壞賬,使得其呆壞賬率大幅度降低,避免了緊縮和金融危機。次貸危機以來,美國金融當局多次向金融業大規模注資,插手瀕臨倒閉金融機構的拯救活動,歐洲一些國家也在做同樣的事情。這種被逼出來的用國家信用支持銀行信用的手法,似乎有悖傳統的市場原則,但它帶給人們更多的思考:正在被改變的游戲規則中,是否蘊含著制度的創新?

[關鍵詞]呆壞賬 剝離 金融危機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623(2008)05-0020-04

[作者簡介]劉駿民(1950—),河北平山人,南開大學虛擬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虛擬經濟。

中國經濟中存在著許多從西方經濟學角度看很不規范的行為,它們長期被看作是市場經濟不成熟的“暫時現象”,人們似已司空見慣。多數人認為,隨著市場經濟逐漸走向成熟,這些不規范的現象就會消失。因此,這些與西方發達國家不同的現象沒有什么理論意義。高經濟增長率與銀行業的高呆壞賬率曾長期并存,似就是這樣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然而,對于這樣一個特殊的現象,既不能當作“丑事”想方設法地掩蓋,也不能一句簡單的“不規范”輕輕帶過,其背后可能蘊藏著重要的“市場經濟新規則”,很可能給理論界和傳統宏觀經濟政策帶來巨大的沖擊。

一、 呆壞賬與金融危機

在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都經歷過金融危機,無論是發達的美歐,還是拉美和東南亞的新興市場國家都未能幸免。但是,中國至今還沒有金融危機。有人說這可能是因為中國運氣好,也有人在不斷地說“快了”,不過,中國的老百姓和金融當局實在是不愿意它真的發生。

現在,在被公認為金融業最強大,并通過金融業操縱著全球經濟的美國,卻正在經歷著戰后經濟最危險的時刻。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不斷傳出壞消息,這令中國的金融家和理論家們十分沮喪,如果美國遭遇不幸,在替他們悲哀的同時,中國金融業恐怕要考慮自己未來發展的道路問題了。

呆壞賬歷來被看作是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對任何一個銀行來說,避免呆壞賬的發生是其風險控制的最重要目標。金融當局一方面要敦促金融機構自律并予以監督,另一方面,要防止金融機構倒閉引起的連鎖反應,也就是防范傳染機制導致的系統性風險,這是近年來日益被提上日程的問題。在資本主義早期,金融危機通常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經濟危機的伴生物。當工商企業出現銷售困難和財務危機的時候,便引起大面積銀行呆壞賬,從而引起信用緊縮并使得經濟衰退得以持續。這使得經濟呈現出周期性,產生“繁榮、危機、蕭條、復蘇然后再繁榮”的循環。從1825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這種規律性的周期一直困擾著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

上世紀60年代,由于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產生明顯成效,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曾經說“經濟危機”的字眼可以從經濟學的字典中摳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經濟衰退”,是增長率的下降,而不是生產力大規模破壞和經濟總量的絕對下降。盡管西方市場經濟經歷了70年代的滯漲,但是,二戰以前那樣的傳統經濟危機的確再沒有大規模出現過。西方市場經濟發展到80年代以后,經濟衰退不再主要是對制造業等實體經濟的需求不足而引起的了,金融危機也不再是經濟危機的伴生物,它通常率先發生。金融危機和經濟泡沫破滅造成資產價格下降,導致大量呆壞賬產生,引起經濟衰退、收入下降和消費持續萎縮。引起呆壞賬的也不再主要是制造業和其他實體經濟部門,多是因為股市、債市、房地產等虛擬經濟領域的泡沫破滅造成的。情況剛好和早期資本主義相反,金融危機不再是經濟危機的伴生物,它正在成為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

在西方發達經濟體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會產生信用緊縮,失業率大幅度上升,經濟增長率下降,甚至經濟停滯不前,只有在經歷了長期的蕭條之后經濟才得以恢復。呆壞賬是通過危機,通過失業和衰退來消除或削減的。整個過程漫長,往往要數年或十數年,使得整個社會為此付出巨大代價。而中國處理呆壞賬是通過剝離的辦法,從銀行資產負債表中將呆壞賬剝離,單獨成立處理呆壞賬的資產管理公司。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傳統相比,中國的呆壞賬沒有引起大規模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倒閉,沒有引起金融危機。不通過危機、失業和大規模企業倒閉來解決呆壞賬問題,可能是自凱恩斯主義需求管理的宏觀政策之后最重要的宏觀措施,而且可能是市場經濟真正擺脫危機困擾的一個根本性轉折。

在發達經濟體中,同樣的做法也在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盛行。泡沫經濟曾經使日本陷入長期的不景氣,直到2002年,日本金融機構的呆壞賬還在發作,最終日本政府還是著手收購了部分呆壞賬。最近,我們注意到,自次貸危機以來美國金融當局多次向金融業大規模注資,同時直接插手瀕臨倒閉金融機構的拯救活動,包括借款、插手收購、重組等。歐洲也在同時做同樣的事情,這是前所未有的,因為它違背“自負盈虧”的市場原則,也有違“公平”的市場原則。這表明美國宏觀政策正在發生著變化,顯示出美國金融當局的無奈。

學術界也在探討,當銀行和金融機構存在大規模倒閉風險的時候,要不要拯救它們。顯然,中國的呆壞賬處理不是僅僅用“不規范”就可以解釋的,它背后也許蘊藏著新的規則,新的理論命題。

二、“金融壓抑”與“金融自由化”

美國經濟學家麥金農和肖創立了金融深化理論,其中一個有關發展中國家的理論命題是: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金融壓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金融自由化”,通過“金融自由化”可以有效解決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壓抑”問題。而當2004年麥金農來華演講的時候,他意識到中國成功地解決了“金融壓抑”問題,但卻不是通過“金融自由化”。

讓我們來解釋在沒有“金融自由化”的前提下,“金融壓抑”是怎樣消除的。假定一個發展中國家申請貸款的有1000人,其中潛在的企業家只有一半,另外500個貸款申請人是潛在的呆壞賬制造者。銀行只要挑出500個潛在的企業家,并給予貸款,整個經濟就可以迅速發展起來。但是,本國銀行的水平低,且有很多舊有的人際關系、腐敗和官僚主義的牽扯,很難從這1000人里正確地將500個潛在企業家挑出來。

中國是怎么做的呢?是分兩步來解決“金融壓抑”問題的。如果商業銀行不能保證正確地將這500個潛在企業家挑出來,一個更簡單的辦法,就是挑不出來干脆不挑, 1000個申請者全都給貸款,于是500個潛在企業家一定會獲得貸款,但另外500個失敗者也一定會造成呆壞賬。當然,銀行完全不挑是不可能的,只要貸款足夠寬松,多數潛在企業家就會得到貸款,而同時也會有比西方大得多的呆壞賬被創造出來。

在理論上對中國呆壞賬處理的辦法進行概括,可能更多的人寧可將其看成是計劃經濟做法在向市場經濟轉型初期的自然延伸和慣性,或者是“歪打正著”,這也被西方學者看作是“濫發貸款”。“挑不出來就干脆不挑”,問題只解決了一半,也就是邁出了第一步:潛在的500企業家得到了貸款,經濟肯定會進入高增長路徑,但新的問題是呆壞賬怎么辦?還要走第二步。

三、 呆壞賬的剝離與銀行信用

如果呆壞賬不導致銀行倒閉,呆壞賬不引起信用緊縮,它就可以通過剝離的辦法來處理。剝離呆壞賬,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公司是中國解決金融壓抑問題的第二步。四大國有銀行率先剝離呆壞賬,并成立獨立的資產管理公司處理這些呆壞賬,這一做法使得商業銀行的呆壞賬率大幅度降低。在中國,沒有因呆壞賬引起的緊縮和金融危機也就順理成章了。這是不得已的辦法,并不是鼓勵呆壞賬。懲罰限于肇事者和相關責任者,無辜的儲戶和企業以及眾多的就業者得以免受牽連。當然,這破壞了“自負盈虧”的市場原則,但是免于危機,免于牽連無辜者不是更公平,更人道一些嗎?

中國處理呆壞賬的辦法具有更一般意義上的理論價值。進一步思考高呆壞賬率不會引起金融危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公眾的信心。呆壞賬可以引起銀行資不抵債,如果銀行的儲戶不來擠提存款,如果銀行能夠保證其流動性,呆壞賬即使超過銀行自有資本數倍也不會影響銀行的正常業務。

中國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對政府的信任從沒有減弱過,對市場經濟所需的風險意識卻遲遲難以建立。這造成了人們對市場原則的輕視,久而久之,呆壞賬除了賬面意義之外,既不引起公眾恐慌,也不引起銀行信用緊縮,也就不會引起金融危機。公眾認為政府不會不管,而政府也從來沒有令儲戶失望過,“穩定第一”的原則造成了人們對官方機構的信任,也造成了對于公共機構的信心。這樣的儲戶是所有西方金融機構所羨慕的,因為中國儲戶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并給銀行足夠的時間來進行恢復。顯然,在逐漸確立市場原則的同時,也應保護這種尚未受過打擊的公眾信心,因為沒有經歷過金融恐慌的公眾可以化解風險。要破壞這種公眾的信心也很簡單,只要出現困難時,當局任由四大國有銀行中的一個破產,這種信任就會蕩然無存。

呆壞賬沒有引起銀行緊縮信用是它不會自動引起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其更深刻的原因還在于銀行性質沒有企業化。在中國,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央行控制的,它通過存款準備金率,通過再貸款,通過對銀行間市場的干預來控制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銀行業的緊縮和擴張,基本上是受宏觀調控的,呆壞賬率對銀行業緊縮信貸的影響極其有限,這也是我們與西方的重要區別之一。

四大國有銀行的“帽子戲法”,使得它們從一個極高呆壞賬率的金融機構一下子變為可以躋身國際業務的大銀行,不是靠長期的風險管理經驗,而是靠處理呆壞賬的方法。這一方面說明中國國有四大銀行自身競爭力還有待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處理呆壞賬辦法實際上是用國家信用來支持銀行信用。西方對呆壞賬的干預與中國對呆壞賬的干預都是不得已為之,是逼出來的。二者雖有區別,處理呆壞賬的原則是一樣的,用政府信用來支持銀行信用,避免危機發生。

四、 呆壞賬的宏觀性質

中國呆壞賬的處理是成功的,要理解其成功的原因還要從呆壞賬對經濟的影響過程開始。我們要了解呆壞賬引起危機是一個怎樣的過程,而沒有引起危機又是怎樣一個過程,了解呆壞賬產生的過程中,到底誰遭受了損失,整個社會是否有損失,損失大致有多大?

假定銀行貸給某甲100萬元,甲拿去投資購買了機器設備,雇傭了職工和高級管理人員。但是經營不善,大幅度虧損,資不抵債還不起貸款,形成了銀行的壞賬。甲無疑是遭到損失了,他也給銀行造成了損失,銀行的錢還不上了,經營失敗的某甲把它揮霍光了。錢真的消失了嗎?沒有,只是甲手里沒有了,從宏觀看錢并沒有消失。這100萬元成了機器制造商、工人和企業高管的收入。它成全了機器制造商的生產,也支持了工人和高管的消費。原則是:花掉100萬的同時將創造100萬的收入。簡單地說,某甲的開支成為某乙的收入,某乙的開支會成為某丙的收入等等。最終這100萬將會成為存款存入銀行,它可能是這個交易鏈條中每一個交易環節中多余貨幣累積而成的存款,也可能是最終得到收入的人不再買任何商品而存入銀行。不管怎么說,在每天的交易過后,大部分資金都會以存款方式回到各交易者的賬戶上。結果是貸給某甲的100萬貸款被交易過程重新配置,成為新增收入存入銀行。貨幣并沒有損失,只是銀行多了100萬呆壞賬和由其造成的新增存款。如果這個游戲接著玩下去,銀行的存款會與呆壞賬一起增加,呆壞賬率就會逐漸提高。

從實物角度看,有沒有損失呢?有,但不會像賬面損失那樣大。例如,失敗的企業家會購買設備、租用廠房,一旦企業倒閉,這些廠房和設備會在清產核資過程中被拍賣或轉讓,最后,通過重新配置,它們多數會發揮其物理功能,生產出市場需要的產品。這樣,呆壞賬引起的物質損失僅僅是一些生產設備和廠房會被暫時閑置。這種損失的多寡取決于二手設備市場的成熟程度,以及從確定企業倒閉到清產核資的程序等等。工人也會暫時失業,但是,總需求不會因此而減少,總就業就不會下降,職位空缺和消失的職位可能會有變化。如果貸款是在增加的,總需求就會增加,不管其呆壞賬率多高,就業都會增加。從宏觀角度看,如果呆壞賬不引起銀行倒閉和信用緊縮,就不會引起金融危機,其造成的物質損失就是微不足道的,對就業就沒有負面影響。

既然在呆壞賬的創造過程中,資金沒有減少,總需求沒有減少,就業總量也沒有減少,社會基本沒有什么損失,那么呆壞賬不過是銀行賬面上的數字罷了。至少宏觀上看是如此。如果銀行倒閉或因呆壞賬大幅度緊縮信貸,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會引起經濟衰退。如果沒有因呆壞賬導致的銀行倒閉和全面信用緊縮,呆壞賬就僅僅存在于賬面上。只不過同發達市場經濟的銀行相比,它太難看了,如果能從銀行賬面上劃掉就好了,反正它也沒什么實質性內容。

五、 呆壞賬剝離會引起流動性膨脹嗎

在發達市場經濟中,呆壞賬會引起銀行自動緊縮信用以避免出現資不抵債的危機,因此,銀行的風險管理行為對整個銀行系統起著自動抑制信用膨脹的作用。隨著銀行信用膨脹,呆壞賬率會逐漸上升,銀行也會逐漸緊縮其貸款增長速度,這就是銀行風險管理自動抑制信用過度擴張的功能。如果銀行不再關注呆壞賬率,或對其關注程度下降,整個銀行系統就失去了對信用膨脹的自動抑制機制,或使得這種抑制機制的功能減弱。整個經濟中缺乏信用膨脹的自動抑制機制,央行的貨幣總量控制就變成了唯一或最主要的抑制流動性膨脹的力量。

例如,某個銀行出現大量呆壞賬,引起儲戶擠提,于是央行為處理呆壞賬,臨時增加對該銀行的再貸款,或者支持另外一個銀行接管該銀行的同時通過再貸款沖消其部分呆壞賬,銀行的再貸款會增加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因為銀行的呆壞賬并不意味著銀行貸出的資金在流通中消失了,它還在流通中媒介著各種交換和投資。這就意味著,如果為處理呆壞賬央行增加了貨幣投放,這筆新增的貨幣并不是補充呆壞賬引起的貨幣流失,因為呆壞賬不會引起資金流失,于是貨幣供應量增加,引起流動性膨脹。但是其膨脹規模不一定與呆壞賬的規模相等。即使全部儲戶前來擠提,央行需要提供貸款沖銷全部呆壞賬款,這種流動性的注入也僅僅是暫時的。當最初的恐慌過后,儲戶會將自己提出的款項轉存到其他銀行或重組的新銀行,只要控制得當,一部分為處理呆壞賬增加的央行再貸款大部分會在事件處理完成后,通過央行收回而不至引起流動性膨脹。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產生我國貨幣內生性的“倒逼機制”。

這就是說,呆壞賬出現以后,央行向金融業的注資,以及可能的財政性支持,會一定程度地引起流動性擴張。但是,這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現在可以說,中國成功地解決“金融壓抑”問題,卻沒有“金融自由化”,剝離呆壞賬的方法富有應付金融危機的意義。

六、 次貸危機的啟示

次貸危機導致大面積呆壞賬涌現,許多銀行倒閉在即,美國官方想盡辦法也無法短期內拯救它的金融系統。而在中國,單個看,無論是銀行還是監管機構,都不是美國的對手。一直不太規范的操作和監管,讓人看著總是懸懸乎乎的,但是縱然小問題不斷,大問題還是未見。這恐怕不是運氣問題,不是經營和管理的問題,也不是監管的問題,唯一可以解釋的大概就是制度或體制。簡單說,如果按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中國應該有金融危機,如果沒有,就是沒有循原有的游戲規則。問題在于,游戲規則如果不變,中國就一定會出問題,只是遲早的事;如果游戲規則正在發生著變化,而且是與中國采取措施方向一致的變化,可能就不會有問題。因為,一旦人們普遍不再遵守這個游戲規則,就意味著游戲規則將會被改變,而游戲規則一旦成為人們獲利的障礙,或者成為躲避風險的束縛,拋棄它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中國的呆壞賬主要是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一些國有企業經營不善所致。而美國則是房地產與其金融衍生物泛起的泡沫破滅所致。二者區別很大,從企業管理和金融監管角度說,中國的呆壞賬是低級游戲玩不好的結果,而美國則是高級游戲玩不好所致。

在消費和投資沒有出現較大波動的前提下,如果大面積出現呆壞賬,只有在經濟虛擬化程度較高的經濟中才可能。次貸危機之所以在初期不被重視,其原因也在于直到次貸危機爆發數個月后,其總需求仍然沒有下降,CPI也沒有大幅度波動。而當局和公眾總是以這些實際經濟的指標來判斷宏觀經濟形勢的,虛擬經濟發達的經濟體中,資產價格是經常波動的,而這種波動只有大規模引起債務鏈斷裂,或大規模呆壞賬的時候才會影響實體經濟的正常運行。也正因為如此,虛擬經濟引起的危機通常給人以孕育時間短,具有突發性的印象。

貸款給低收入者本身就比貸款給高收入者風險大,加上首付資金比例過低,有不少甚至達到零首付,使得杠桿率過高。當這種風險偏大的債務被大規模證券化以后,風險被分散的同時也被大面積地轉移到眾多的買主手中,而這些買主多數是金融企業或銀行,這一方面使得風險傳導路徑延長;另一方面,也使得次級房地產的資產被多層虛擬化。其實,次級貸款的抵押物——房地產并不是問題的核心,核心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它們才是維持這個虛擬價值增值鏈條的關鍵。不是他們購買的房地產被資本化,而是這個收入被資本化,資本化的理論公式是收入除以利息率。這樣,這個收入就被放大數倍成為資產,這就是證券化的虛擬性質的來源,一旦這個收入流出現問題,一旦其抵押物房地產價格下降的比率高于貸款的杠桿率,一旦本幣匯率和其他資產收益率變化引起人們對該證券的拋售等等,都會迅速引起大面積的虧損,導致人們恐慌,導致資產價格進一步下跌。美國次貸危機的基礎是發達的虛擬經濟,虛擬經濟越發達,風險越與整個經濟環境有關,個別企業無力單獨抵抗風險,在次貸危機的例子中,企業甚至無法逃避這種大環境造成的風險。正是經濟的虛擬化,使得個別風險匯集在虛擬經濟系統之中,個別企業再大也無法與其抗衡,需要政府干預,也就需要改變以往的游戲規則。

在對待呆壞賬的處理上,中國和美國的金融管理當局出奇地相似,就是注資、干預重組,防止大面積倒閉發生,都是用國家信用來支持銀行信用。這都是形勢逼出來的,其重要啟示是要重視“不得已而為之”狀態下出現的“制度創新”。當這種逼出來的“創新”普遍出現的時候,往往預示著將有大事要發生,制度將會為此而改變。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弗朗索瓦·沙奈等.金融全球化[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3]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M].上海:三聯書店,1988.

[4]弗朗索瓦·沙奈等.金融全球化[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5] E.S.肖.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8.

[6]格利,E.S.肖. 金融理論中的貨幣[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 劉駿民,張云.尋找全球流動性膨脹的根源[J].資本市場,2008,(6).

[8]劉駿民.理解流動性膨脹:美元與國際貨幣體系的危與機[J].第一財經日報,2007.8.15.

[9] Field, and A. J. Asset Exchanges and the Transactions Demand for Money, 1919 -29[J]. American Economy Review, 1984,(02).

[10] Gramer, and J. S. The Volume of Transactions and the Circulation of Money in the United States, 1950 --1979[J]. Journal of Businessand Economic Statistics, 1986,(4).

[11] Judd, J. P. and J. L. Scadding. The Search for a Stable Money Demand Function : A Survey of the Post-1973 Literature[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82,(20).

[12] Alessandro Vercelli. Structural Financial Instability and Cyclical Fluctuation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0,(11).

[13] Minsky. Monetary Systems and Accelerator Model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7,(47).

[14] Minsky. Anatomy of a Financial Crisis[R]. NBER Working Paper, 1991, NO. 39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亚洲性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黄色在线| 9cao视频精品| 亚洲天堂日本| 3p叠罗汉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欧美在线一二区| 高清码无在线看|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国产视频 第一页| 亚洲色图狠狠干|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久操中文在线| 欧美一道本|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五月婷婷精品|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精品视频福利| 成人综合网址|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天堂在线|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三级欧美在线| 国产丝袜第一页| 91色国产在线|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av色爱 天堂网| 亚洲精品在线91|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毛片网站观看|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91网址在线播放|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黄色国产在线|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福利| 日本免费精品| 在线a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国产亚洲精品91| 91www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