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市場經濟的最突出表現是虛擬經濟的增長。如果只是研究實體經濟增長,而不研究虛擬經濟增長,那么,這種研究就未能做到與社會經濟發展同步。虛擬經濟具有虛擬性,但虛擬經濟同樣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只不過虛擬經濟的真實存在不同于實體經濟的真實存在。虛擬經濟的這種真實存在集中表現在它與實體經濟使用的是同樣的貨幣。正是這同樣的貨幣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連接在一起。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已進入工業化騰飛階段,由于市場機制的作用,出現了激烈的價格上漲,但這并不是通貨膨脹,而是必要的和需要理性承受的價格調整,只是這種價格上漲也必然引起貨幣的急劇貶值。而這種貨幣貶值既會影響實體經濟領域,也會影響虛擬經濟領域。就中國的股票市場而言,在人民幣不斷貶值的前提下,股票的市值需要相應地爬升,而不是跌落,否則,就是市場尚不成熟或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
[關鍵詞]虛擬經濟貨幣證券工業化
[中圖分類號]F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623(2008)05-0024-05
[作者簡介]錢津(1951—),浙江金華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主要從事經濟學基礎理論、中國經濟思想史、企業經營與管理、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等研究。
在21世紀,不論是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還是正在走向工業化的國家,國民經濟的運行都是既包括實體經濟運行,又包括虛擬經濟運行,都已表現為虛實經濟一體化的運行。但是,目前的經濟學教學與研究,不僅仍沿襲傳統,以單純的實體經濟研究為主,忽略虛擬經濟在現代經濟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割裂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一體化運行的統一,脫離實體經濟的決定性研究虛擬經濟。因此,在中國經濟的發展進入工業化騰飛階段之后,對于虛擬經濟的研究必須更加自覺地轉變以往的經濟學研究狀況,從現代國民經濟運行的實際出發,注重對于虛擬經濟增長與實體經濟增長內在聯系的研究。
一、經濟增長:包括虛擬經濟的增長
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理論經濟學的研究對于經濟增長還是存在著不同的認識,但是將經濟增長等同于經濟發展的提法已經普遍地終止了。到上世紀末,經過改革風雨磨礪的中國經濟理論界,對此基本的看法可以參見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大辭典》的表述:“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是兩個聯系密切同時又存在本質區別的概念。經濟增長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包括產品和勞務在內的產出增長。它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經濟增長,很難想象會實現經濟發展。經濟發展除了包含有經濟增長的內容外,還包括由增長引起的一系列經濟結構的變化,如生產結構、就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消費結構、人口結構等等,廣大人民物質福利的改善,以及環境質量的提高。可見,經濟增長的內涵較窄,是一個偏重于數量的概念,而經濟發展的內涵較廣,是一個既包括數量又包括質量的概念。”①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對于經濟發展可以有多角度多層次的理解,而對于經濟增長,也不能僅僅是包含實體經濟的數量增長。如果排除了對于虛擬經濟增長的認識,對于國民經濟增長的認識是不完整的,更重要的是對于虛擬經濟增長的作用是缺乏準確認識的。因為現代經濟的最突出表現就是虛擬經濟的增長,無視虛擬經濟增長的理論研究,是嚴重缺乏時代感的,是沒有做到與經濟發展同步的經濟增長理論認識。
南開大學劉駿民教授指出: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開始擺脫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朝著自由資本主義的政策轉變。隨著國家對經濟干預的削弱和對經濟管理的放松,金融自由地迅速發展。在20世紀60年代末為了回避金融監管而發展起來的金融創新在80年代達到了鼎盛時期,新的金融工具不斷出現,將虛擬資本的虛擬性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并使資本主義經濟運行在全世界范圍內更大程度地依賴于金融系統的運行狀況,即依賴于國際虛擬資本的運動;同時,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資產也迅速膨脹,到20世紀90年代已經大大超過了其實際GDP數倍①。
南開大學虛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成思危教授指出:虛擬經濟系統是一種復雜系統,其主要組成成分是自然人和法人(投資者、受資者、金融中介者),他們按照一定的規則在金融市場中進行虛擬的經濟活動。雖然每個人都有按照他自己對環境及其發展前景的了解,以及其預定目標來獨立進行決策的自由,但每個人的決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人的決策的影響。雖然在系統中由于組成成分之間的非線性作用而容易產生混沌現象,但由于系統的自組織作用而可以呈現一定的有序性和穩定性②。
我們的研究表明:虛擬經濟是一種現代勞動分工的表現,是指在實體經濟中的價值獨立運動之上又出現的價值獨立運動。我們不認為屬于實體經濟中的金融活動也為虛擬性的,即認為并非所有的金融活動都是虛擬經濟,只有扣除了實體經濟的金融活動之外的金融活動才是虛擬經濟。這是貼近事實的認識,這種觀點比較準確地劃分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各自范圍,并且是從勞動分工的角度認識虛擬經濟的存在及其作用的③。
最重要的是,成思危教授指出,虛擬經濟的存在是由存在資本的收益性決定的,如果沒有社會允許并保護的資本的收益性,那就永遠不會有虛擬經濟。在此基礎上,成思危教授還指出虛擬經濟具有寄生性,即:虛擬經濟系統與實體經濟系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虛擬經濟系統是由實體經濟系統中產生,又依附于實體經濟系統的。由于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聯系緊密,在實體經濟系統中產生的風險,都會傳遞到虛擬經濟系統中,導致其失穩;而虛擬經濟系統中的風險,如股票指數大落、房地產價格猛跌、銀行呆賬猛增、貨幣大幅貶值等,也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如果將實體經濟系統看成是經濟系統中的硬件,則可認為虛擬經濟系統是經濟系統中的軟件。
由此看來,單純解釋實體經濟增長的理論在21世紀需要由解釋虛實一體化的經濟增長理論取代了。通過對于虛擬經濟的研究,我們可以確切地指出:自從產生虛擬經濟之后,統計國民經濟的增長數量就要包括虛擬經濟的增長數量,認識國民經濟的增長數量也要包括認識虛擬經濟的增長數量。確認虛擬經濟增長是國民經濟增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才是現代經濟學對于國民經濟增長的準確認識。
虛擬經濟具有寄生性,而且,虛擬經濟是虛擬的,不同于實體經濟的構造,但是,這并不能成為統計國民經濟增長數量不統計虛擬經濟增長的理由。這如同,誰都知道軍隊的存在是和平的阻力,但沒有一個國家不是通過發展軍隊去捍衛和平,沒有一個國家否認自己國家軍隊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我們既要發展虛擬經濟,更要將虛擬經濟的增長納入國民經濟增長的統計之內。在這方面,經濟增長理論需要發展的是,要增加對資本證券市場的認識,即要增加更多的包括對虛擬經濟領域認識的經濟增長指標,不能還是停留在對于國民經濟實體收入的簡單描述上。
二、虛擬經濟:使用的貨幣并不虛存
虛擬經濟不同于實體經濟,虛擬經濟具有虛擬性,但這種虛擬性并不表示虛擬經濟是虛幻的、虛假的、泡沫的,或者說,虛擬經濟不是一種真實的存在。相反,虛擬經濟也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不同于實體經濟的真實存在。虛擬經濟的這種真實存在可集中表現在它與實體經濟使用的是同樣的貨幣。正是這同樣的貨幣將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這兩大經濟領域有力地連接在一起。
在虛擬經濟領域,與實體經濟使用的貨幣屬于同樣的貨幣,主要使用在以下方面:
1.建立虛擬經濟生產設施
虛擬經濟是建立在現實的市場經濟之中,它的經濟活動展開需要有必要的生產設施。其主要的生產設施包括:營業場所、營業設備、辦公場所、辦公設備、通訊設備、交通設備等等。投資這些設施,需要使用貨幣。比如,建一營業大樓,可能需要幾億元貨幣資金。使用在這方面的貨幣,是同樣進入國民經濟運行的,沒有人能夠將其從貨幣的流通中撤離,更不可能有人不用貨幣就能建造營業大樓。具體在社會金融的貨幣運動中有多少貨幣進入虛擬經濟領域,其中,又有多少貨幣是用于投資虛擬經濟的生產設施,這不能靠估計,還必須要有具體的數據。可惜,由于統計口徑的不同,至今也無法得到這方面的準確數據。這對于虛擬經濟的研究,對于與虛擬經濟相聯的實體經濟的研究,都是有障礙的。若要求細,今后的研究必須清楚有多少貨幣投入到虛擬經濟的生產設施上。
2.用于虛擬經濟消費生產服務
在虛擬經濟領域,還需要有大量的貨幣用于虛擬經濟活動的消費生產服務。服務業是第三產業,虛擬經濟本身也屬于第三產業。第三產業提供的服務分為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生產服務就是供生產消費的服務,生活服務就是供生活消費的服務。同樣,虛擬經濟的生產也需要消費生產服務,這包括:資金流通的生產服務、信息獲取的生產服務、會展活動的生產服務、設備運行保障的生產服務、交通通訊方面的生產服務等等各種我們習以為常的生產服務。重要的不是我們必須知道虛擬經濟有這樣多的生產服務要求,而是我們必須明確這眾多的生產服務消費需要用貨幣支付,缺少這方面足夠的貨幣,虛擬經濟就無法正常運行,就要由此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這也就是說,貨幣對于虛擬經濟的運行消費生產服務,同樣是不可少的。
3.用于虛擬經濟營業周轉金
虛擬經濟的營業也需要周轉金。如果將整個銀行業都納入虛擬經濟領域,那恐怕就不是周轉金的問題了,那就是整個社會的金融活動包括貨幣運動都進入了虛擬經濟領域。但是,那樣歸納是不妥的,也就是說,將金融活動等同于虛擬經濟并不成立,我們要認識到虛擬經濟與金融活動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相對金融活動,虛擬經濟還是一個較小的范圍,虛擬經濟沒有超出金融活動的范圍,虛擬經濟活動只是金融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即是金融市場中不屬于實體經濟活動的那一部分。只是就屬于虛擬經濟活動的那部分金融業務講,也是需要正常的營業周轉金,這部分貨幣的數量當然是根據虛擬經濟的規模而定。虛擬經濟的規模越大,一般說來,需要的周轉金就要越多,這是成正比例的。
4.用于虛擬經濟營業收入
在現時代,從事虛擬經濟可以得到很高的營業收入。這些虛擬經濟的營業收入都是與實體經濟生產收入一樣的貨幣。準確地說,這些用貨幣表現的虛擬經濟營業收入應當計入國民生產總值。現在,從事虛擬經濟,需要有很大的本錢,而有了本錢,加上經濟智慧,就能賺更多的錢。不必諱言,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干虛擬經濟比干實體經濟賺錢相對容易得多。農民種地是實體經濟,一般說,種一畝水稻,總收入1200元,去掉成本,還能剩幾個錢。而做證券,收手續費,輕輕松松就能過得很好,至少比農民好多了,即使是在寒冷期,也能維持城市的白領生活。所以,將貨幣投入在虛擬經濟領域,是許許多多聰明人的理性選擇,而且,這些貨幣的投入為他們能夠帶來更多的貨幣。
5.用于虛擬經濟勞務報酬
對于在虛擬經濟領域工作的人來講,每月都要領薪酬。這些薪酬也是貨幣,并且是為數不少的貨幣。這同在實體經濟領域就業的人是一樣的。我們不能回避虛擬經濟勞動者收入使用貨幣同實體經濟勞動者收入使用貨幣是一樣的這一事實。我們還看到,很多的人愿意到虛擬經濟領域就業工作,以此賺錢養家糊口。所以,這不是泡沫,在虛擬經濟領域工作,也是社會分工的一部分,只不過這是現代社會的就業安排,不同于傳統經濟的社會分工。在全社會的個人收入分配中,與實體經濟完全一樣,也要給虛擬經濟勞動者準備一定量的貨幣。貨幣是無處不在的,在虛擬經濟領域工作,同樣也可以賺到一份貨幣工資,而且,他們的貨幣工資收入超過起征點,也是一樣要繳納個人收入所得稅。
6.用于虛擬經濟市場交易
更有大量的貨幣運動在虛擬經濟的市場交易中。這可能是虛擬經濟領域最大的貨幣使用量。就股票市場來說,市值是具有虛擬性的,但是,創造具有虛擬性的市值卻需要使用實實在在的貨幣。實際上,參與市值交易的只有少數股東,在大部分股票不流通的情況下更是只有少數股東進行股票交易,決定市值。即使是在股票交易最活躍的時期,也仍然只是少量的股票在流通,在不斷地更新著市值。但正是這些少數股東使用貨幣完成一筆筆虛擬經濟的市場真實交易,才創造了不斷變化的市值。我們現在需要注意的是,每天到底有多少貨幣進入股票市場的交易。這種貨幣的交易對于國民經濟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調控宏觀經濟,必須確切掌握虛擬經濟市場交易使用的全部貨幣量及其貨幣量的變化走勢情況。
三、工業化騰飛:價格對幣值的影響
在2004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就已進入工業化騰飛階段。但遺憾的是,直到2008年,關于中國的工業化騰飛階段,在中國學界的話語中,還幾乎沒有明確地談到,大多情況下,是只講工業化,不涉及騰飛還是不騰飛。這種情況在中國經濟界是亟需改變的。
我們首先需要理性地確定,從一般規律講,任何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過程中,都會出現一個騰飛階段,這個階段的基本特征就是持續的高增長。確定這一點的意義在于,我們由此也要想到中國同樣會遇到騰飛階段的問題。確定一般性是很重要的,這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先導。確定騰飛是工業化的一般規律體現,各個國家都有此經歷,我們就能夠更好地捕捉中國工業化騰飛的信息,準確地認識和把握這一令人振奮的改變中國經濟發展歷史的騰飛階段的到來。
在工業化騰飛階段的初期,出現激烈的漲價,是市場客觀的要求。中國已經走出了一概由政府制定價格的歷史,無論如何,這在今天看來,是一種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進步。在實現了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體制機制后,我們應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相信市場和依賴市場,而不能再退回去,再對市場橫加指責或抱怨。要讓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工業化騰飛階段中出現的漲價就是市場發揮了基礎性作用,這時,就看我們是不是真的讓市場發揮基礎性作用了。如果是,那我們就要尊重這一階段上的漲價,至少也不能抱怨。由于中國的市場價格長期被扭曲,所以一旦進入市場經濟的價格機制,就可能會有一個爆發和延續爆發,形成大的漲價趨勢。對此,如果說過去我們都能容忍長期的價格扭曲,那我們現在也應該同樣需要忍受價格的上漲。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我們不能反叛客觀的要求,我們不能再延續過去扭曲價格的束縛。我們要對得起工業化的騰飛,我們要以承受漲價的具體行動來支持工業化的騰飛。據報道:當原油價格為100美元/桶時,中石化集團每銷售1噸汽油的虧損額高達2000元人民幣,而銷售柴油的虧損比汽油更高①。 這表明,中國的市場還要進一步發揮基礎性作用,不能還走老路子。在適當的時候,燃油還需上調價格,不能因漲價的壓力大就不敢動價格了。我們要尊重市場的作用,尊重市場決定的客觀要求。
問題是,不要將騰飛的漲價與通貨膨脹混為一談,不要用通貨膨脹預期的恐怖來宣揚騰飛階段漲價的預期效果。通貨膨脹是銀行里的錢放出來的多了,這些多出來的錢會逼迫商品或勞務漲價,即先是錢多,后是漲價。而在工業化騰飛中,則正相反,是先有漲價,后才促使銀行發出更多的錢。對這兩種不同的情況是要搞清楚的,搞清楚了,就不會再講目前工業化騰飛階段的漲價就是通貨膨脹了。
凡通貨膨脹,必然引起貨幣貶值。而不屬于通貨膨脹的價格上漲也必然引起貨幣貶值。這就是說,面對現階段的價格上漲,即使我們遇到的不是通貨膨脹,我們也要承受貨幣貶值的巨大壓力,對于價格上漲的恐懼,實質是擔憂貨幣貶值。然而,這是沒有辦法的,我們要騰飛,就要接受價格上漲,我們接受了價格上漲,也就是接受了貨幣貶值的事實。這種事實是不可改變的。從經濟學來講,一個國家的市場價格發生激烈的調整,物價總水平持續上漲,必然要引起本國貨幣的急劇貶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此要求忍受。就中國目前的情況看,一方面是貨幣在對外的匯率上一再地升值,而另一方面,這都未能阻止貨幣在國內市場上的不斷貶值。最簡單地講,要將這視為工業化騰飛階段不可避免的歷程。
四、幣值與市值:變動中的股票市場
在工業化騰飛階段,出現價格上漲引起的貨幣貶值,不僅影響實體經濟領域,而且也影響虛擬經濟領域。因為這兩大領域使用的是同一貨幣,這同一貨幣貶值了,就要虛實一體化地影響兩大領域。
一般說,一個國家的貨幣幣值的變化是要影響股票市場的市值大小的,而一個國家的股票市場的市值大小也是要影響本國貨幣幣值的。如果幣值增高,那么市值就要降低;如果幣值降低,那么市值就要增高。同樣,如果市值增高,那么幣值就要降低;如果市值降低,那么幣值就要增高。虛擬經濟對于實體經濟的影響,或是說,虛實一體化經濟對于經濟運行的影響,由此可以得到直接的體現。所以,從幣值與市值的這種關系來看,任何國家都不能對股票市場的交易掉以輕心,以為虛擬經濟不會對實體經濟或國民經濟造成嚴重影響,讓股民們在股票市場上隨意拉高市值或者是隨意壓低市值,國家的宏觀調控必須抵達虛擬經濟領域,必須進入股票市場發揮應有的作用。如果宏觀調控只局限于實體經濟領域,那么,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就是忽略了宏觀經濟運行的關鍵點,很難達到既定的調控目的。
特別是,對于市值的變化,我們并不能籠統地看待其對于幣值的影響。泛泛地認識虛擬經濟的影響,無助于解決實際的宏觀金融調控的問題。宏觀調控的焦點在金融,金融調控的焦點在資本市場。股票市場的市值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資本市場焦點問題,必須準確認識,細致地分析和解決。不論市值飆升多么高,還是跌落多么低,對于幣值的影響,都是與其市值交易率相一致的。這也就是說,同樣是32萬億元的市值,10%的市場交易率與1%的市場交易率是有巨大區別的。因為只有調動真實的貨幣用于了股票交易,這樣的交易活動才可能在市值方面影響到幣值。完全不接觸貨幣交易的股票市值部分不會對幣值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實際上的市值影響僅限于股票交易部分,并非市值的全部構成。同樣的市值,市值交易率越高,市值對幣值的影響越大;市值交易率越低,市值對幣值的影響越小。中國的股市在2006年末至2007年末大起,到2008年一季度開始大落,市值并未對幣值造成太大的影響,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市值交易率低。如果是很高的市值交易率,那在大起中就要使幣值有一個較大的貶值,在大落中還要反向震蕩幣值。但實際我們走過的這一段,并未發生那樣的幣值變化。這也就是說,少量的股票交易造成的市值,無論大小,都不會對國民經濟運行中的幣值產生太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幣值變化也要影響到市值。如果貨幣貶值,那么相應市值應該增升;如果貨幣升值,那么相應市值應該下降。總之,正常的市值與幣值的關系是反向關系,一個升,一個就落,不能是一同升一同落。2008年中國實體經濟市場價格猛漲,上半年度CPI達到7.9%,相應,股票市值上漲是應該的,因為幣值已經出現明顯的下滑,在貨幣貶值的情況下,股票市值就是應該升起來。這其中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因為不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都使用的是同樣的貨幣。但直到2008年8月,股票市值卻仍是一路滑落,這完全是一種反市場的行為表現。人們對此已多有評論。從根本上說,這仍然是中國市場發育不成熟的結果,或者說,是市場主體不成熟導致的。這種情況的出現與1993年國債跌破面值,本質是一樣的。那一年,100元面值的國庫券只賣60多元,還沒有人買,說明那時的中國人幾乎沒有金融意識。現在,那種事沒有了,可是市值的反向運動出現了,還是說明中國股民不太懂得市值與幣值的關系,還很不成熟。我們可以設想,用不了多長時間,像1993年的國庫券一樣,這種市值的反向運動也是不會再出現了。
在成熟的股票市場,市值的表現應是相對穩定的。這種穩定不是一成不變,但也決不能出現大的起落。股市的瘋狂不能是一種常態,任何國家的股市都出現過瘋狂,都經歷過大風大浪,但任何國家股市的常態都是要求穩定,要求市值基本穩定,不能允許股市總是起落不定,像失去控制的野獸一樣橫沖直撞。
實現市值穩定,首先需要遏制股市中的賭博行為。前幾年,人們就議論中國股市像一個大賭場,賭博成風。在股民的心理中,如果賭博的意識很濃,那就必然會造成股市的起伏不定,因為賭博全憑運氣,全無理性,高興時發瘋地買股票,不管多貴;不高興時就發瘋地賣股票,不管多賤。如果這樣的股民很多,確實是股票市場的悲哀。事實上,中國股民恐怕沒有人承認自己是股市上的賭徒,但是股市上的一些行為表現足以讓人認定現在的賭博風氣很濃,隔幾天就出現一個黑色的星期幾,明顯是賭博的表現。遏制股市賭博,不能使用行政手段,而是要對股民進行廣泛的市場教育,對其曉之以利害,讓其自己轉變。
其次,為穩定市值,還需要減少投機交易,不使股市出現過度投機現象。股市是允許投機的,但不允許過度投機。一旦出現過度投機,也會直接地影響到市值的穩定。聽到一點兒消息,就瘋狂地購買某一股票,寄希望于賺一筆大錢,就是典型的過度投機表現。治理過度投機,也是要靠教育。國家對于股民不能放任不管,國家不管市場的交易,但是一定要管對股民的市場教育,政府在這方面應盡到教育的責任。
再次,穩定市值,還需要將股市回歸到市場經濟的軌道上來。股票市場本來就屬于市場經濟的范疇,用傳統體制的態度和辦法對待股市,是不正常的;而更不正常的是將股市政治化,不是用其作為市場存在,總是不斷地使股市感受政治影響。在這種狀態下,股市極易發生震蕩,市值難以實現穩定。對這種政治化傾向的治理,就是要讓股市回歸市場經濟軌道,讓股民回歸市場,盡可能少地受政治方面因素的影響。只有做到基本是市場化的存在,市值才能趨向穩定。
更進一步說,在市值能夠穩定的基礎上,市值才能夠增升。對于一個極不穩定的股市,任何人都看不到其市值增升的希望。市值的增升需要環境,也需要基礎。在能夠做到穩定的前提下,對于任何國家來說,市值的增升都是股票市場發展的常態。這也就是說,市值的穩定是常態,市值的增升也是常態。因為虛擬經濟市場與貨幣市場是相連的,在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中,貨幣的逐漸貶值是常態,由此引發市值不斷增升同樣也是常態。相反,如果股票市場的市值不是隨著經濟發展節節增升,而是一個勁地滑落,那不是國民經濟的運行出現了問題,就是股票市場本身出現了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振中主編.產權理論與經濟發展[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劉駿民.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模型[J].經濟研究,2004,(4).
[3]成思危,劉駿民主編.虛擬經濟理論與實踐[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4]柳欣.經濟學與中國經濟[M].人民出版社,2006.
[5]錢津.論我國資本市場的主要轉向[J].天津社會科學,2000,(3).
[6]錢津.論虛擬經濟下的宏觀調控[J].開放導報,2006,(6).
[7]錢津.勞動效用論[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