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 晴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太陽有氣無力懶洋洋地灑在大地上。禁錮了一冬,真想出去走走,放牧一下郁悶的心情,享受脫籠之鵠之愜意。獨自徜徉在空曠而寧靜的校園,沿河桅欄旁一排柔柳正舒展開鵝黃色的細葉兒,讓人自然聯想起賀知章“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詩句。
獨倚危欄,柔風輕輕地吹拂著,送來縷縷花兒的芳香,沁人心脾。河水潺潺地流淌著,似一位花季少女從身邊款款走過,留下一路美麗一路歡歌。這一排翠綠的柳樹呢,每當春暖花開的時節,清翠欲滴,柔軟的枝條在風中翩翩起舞,成為學校一大亮麗的風景。每當清晨,踏著淡淡的月光漫步校園,涼風習習,柳影婆娑,別有一番情致,讓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句子,只不過少了那份憂郁的離愁,而多了幾許釅釅的詩意。
我曾想,那柳枝兒的一腔柔情就是春萌動的韻致嗎?融融的綠意緩緩地淌著,從春到夏,源源不斷,恰似人的青春韶華,那么活力四射,那么清純可人。可是,當秋風襲來,片片柳葉兒又將盡褪生命的顏色,如只只黃蝶在風中翩翩起舞,然后默默地盡歸塵土。沒有層林盡染般火紅的熱忱,只見柳枝間殘留些淡黃的色彩,難道厚實的生命將由此而暗淡無光?秋雨連綿,黃葉飄落滿地時,我的筆下曾誕生過這樣的詩句:“落地憂郁的眼睛/望著,肆虐的秋風/哭泣……”雖談不上妙手偶得,但也能約略表達出秋風折柳枝的淺淺惆悵。
自漢代以來,人們就有折柳送別的習慣。也許是因為“柳”諧音“留”的緣故吧,親友離別,萬般留戀,久送不舍。適逢楊柳依依,有詩云“傷見路旁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這樣,青青的楊柳便被詩人們寄予了深深的眷戀之意,讓后來的人們,去吟詠,去傷感。“裊裊古堤邊,青青一樹煙。若為絲不斷,留取系郎船。”熱戀中的人兒,那剪不斷的思念不正如這柔柳的發絲嗎?相依而訴,觸景傷懷,柔腸寸斷,只有柳如煙,夢魂牽……
曾幾何時,校園的圍墻邊只有一些并不惹眼的花花草草。春天,花色艷麗,花香馥郁,而短暫的花期一過,就只剩下落英一地,綠意幾叢,乏味單調。而現在,有了這一排整齊的垂楊柳,迎著風,沐著雨,伴著酉水河不息的濤聲,嫵媚了春,陰涼了夏,濃烈了情。每年夏天,學生臨近畢業時,總是三五成群地到柳樹下合影留戀。也許,他們并不懂得此物最留戀,最多情,而只是把這些柳樹當作最好的陪襯罷了。學生一屆屆地走了,柳樹兒也一天天長大,春風送暖,它們依然綠得那么可愛,那么精神抖擻。
學校依舊在,幾度楊柳青,莘莘學子從這里或進入高一級學校深造或踏入了社會創業,追尋自己的夢想。
又是春天,柳枝如絲,柳絮似煙,濤聲若夢,勾起我綿綿不斷的思念。
湖北省宣恩縣沙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