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已經完成境外之行,“和諧之旅”中出現過不少不和諧的聲音。現在,那些都已經過去了,火炬在國內傳遞,8月的北京會被它照亮,“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主題再次突顯出來。回頭看“和諧之旅”中出現的一些事情,也許我們的心態會平靜得多吧。
當采自希臘的奧運之火從北京出發的時候,絕大多數人一定有十分單純的想象,以為火炬所到之處,不過是完成一個表達人類共同理想的儀式,未能預料到寓意和平、光明、自由的火炬傳遞會遇到那么多的周折。因此,這周折發生的時候,驚愕、不解和憤怒以及保護火炬的意愿依次產生。
這單純的想象,可能既緣于美好愿望的樸素,也緣于人們對其他地方的人們公共生活了解的缺乏。我想,在火炬所經的很多地方,人們可以在任何時候表達自己的任何意見,既然每次八國峰會都會出現幾萬人集中抗議的情景,有時產生比較嚴重的沖突,那么火炬傳遞中有一些人要去表達他們對中國的態度,也不可謂反常之事。至于境外媒體,既然你知道他們向來以“人咬狗是新聞,狗咬人不是新聞”為報道宗旨,只報道意外,不報道正常,那么他們對抗議者的興趣超過了對支持者的興趣,似乎也不算出乎意外。
有一段時間,我覺得信息的相互激蕩使人幾乎忘記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媒體從境外傳回的報道,使我恍恍惚惚,不知道火炬傳遞是奧運會的一個儀式,還是中國舉辦的一個“新長征接力”活動。我讀到的報道,大多是華人華僑怎樣積極踴躍地歡迎火炬,護衛火炬,以及在華人華僑的歡迎和護衛下,火炬傳遞完成;而火炬所經之地的當地人民,與火炬,與奧運似乎沒有關系。華人華僑對北京奧運火炬有特別的熱情,我可以理解,但是各國人民對火炬難道主流就是冷漠的,甚至敵對的嗎?如果當地人對火炬就是這樣的態度,那又說明什么呢?
我知道,火炬傳遞中曾經出現的一些事情,肯定引起了不少人的本能反應,例如火炬途經地點的地方,是否為順利傳遞盡力:例如怎樣在氣勢上形成壓倒那些我們不喜歡的勢力。但是,當護衛變成華人華僑的事情,當火炬成為華人華僑表現氣勢的現場,火炬本身所傳達的理念可能也因此削弱,使得傳遞變得看上去像是一件只與華人華僑有關的事情,而不是一次人類狂歡的預熱儀式。
從媒體上,我知道在韓國首爾的火炬傳遞咔一,華人華僑顯示很大的愛國熱情,五星紅旗處處飄揚,其間也發生了一些并非愉快的事情,并上升為一次外交事件。外交部發言人秦剛5月8日在記者招待會上說,火炬在韓國傳遞中出現了一些摩擦,已多次向韓方作出了解釋,應以客觀、冷靜、公正的態度來看待。有一些勢力企圖干擾奧運火炬傳遞,中國留學生為維護奧運火炬的尊嚴而作出反應,其中發生了一些過激行為,他向在此事件中受到波及的韓方警員及有關人員表示誠摯的慰問,不希望這件事被大肆炒作,使中韓兩國人民之問的友好感情受到傷害。
中國政府需要向韓方解釋火炬傳遞中發生的摩擦,為維護火炬而產生的過激行為使中國政府需要向韓方警察及有關人員表示慰問,而且擔心產生可能傷害中韓兩國人民友好感情的后果,這是護衛火炬的人們希望看到的嗎?我們不妨設身處地考慮,如果在北京,如果太極旗在滿城飄揚,韓國人在街頭與“反韓勢力”贏接對抗,這些表達“反韓”態度的人是中國人,對抗中傷及中國維護秩序的警員,我們將會有怎樣的反應?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韓國換成任何一個另外的國家,設想同樣的情景。
在火炬傳遞的現場,我們要維護的是中國,還是奧運?奧運會在北京舉辦,但奧運會不是北京的奧運會,不是中國的奧運會,火炬照亮的并非中國的強大,而是人類的共同夢想,既然如此,華人華僑如果打出更多的五環旗,提醒人們一起去維護奧運會的高尚和純潔,是不是會比把火炬傳遞變得好像是一件中國人的事情更好一些呢?
奧運屬于人類,中國之所以需要一次奧運,不是要借此展示自己的強大,不是要借此展現自己的尊嚴,而是展現一個希望對世界負責任的國家的形象,展現一個民族不斷開放,融入世界文明大潮、光大人類共同理想的信心。一個國家,強大不只在于好看的數據,更在于人民因為和平幸福的生活而必然具備的溫和、友好和不卑不亢的氣度。
奧運對于中國是一個機會,這個機會是讓世界看到中國的真實,讓中國能夠積極地擁抱世界,而不是產生新的對抗與敵視。以平常心對待別人對中國的看法,以大度去理解世界上各種聲音的存在,以文明的方式去證明中國的自信,以胸襟去顯示中國的包容,勝過暴烈的情緒噴發。如果說人類擁有共同的夢想,那也無非是所有人都能夠得到自由發展機會,可以通過和平的方式去化解矛盾,而不是一觸即跳,怒目橫眉。
每個人、每個群體的意愿,都只是人類意愿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的全部。中國的發展不是世界的憂慮,中華文明的風采不是劍拔弩張,這需要中國和中國人來證明,這種證明既通過各種承諾和宣告來實現,也通過像火炬傳遞這樣的一般場景,甚至賽場上怎樣喝彩來表現。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氣質,是無處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