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供應鏈管理是解決目前我國豬肉質量安全問題的有效途徑,合作伙伴間有效的合作與競爭是優質豬肉供應鏈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論文論述了優質豬肉供應鏈中養豬場、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之間合作的動機、內容與方式以及競爭的內容、根源與作用,提出了有效競合的理念和狀態。
關鍵詞: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競爭;合作;有效競合
中圖分類號:F27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2-0106-04
Abstract: Actualiz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produce high quality pork, and coopetition of partner is a key matter concerned to subs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pork supply chain. In this paper, 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of partner in high quality pork supply chain are discussed. The idea and the state of effective coopetition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high quality pork supply chain; partner;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effective coopetition
豬肉產品是人類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營養來源。實施供應鏈管理,組建由適度規模養豬場、大中型生豬屠宰加工企業、超市和中高收入理想消費者構成的優質豬肉供應鏈是改善我國豬肉質量安全狀況,提升國內消費者身心健康和我國豬肉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1]。
供應鏈管理強調既競爭又合作的競合共贏思想。美國學者Nalebuff Barry和Brandenburger Adam認為[2]:供應鏈企業之間的競合是指,合作把餅做大,競爭把餅分掉。國內學者鐘勝進一步指出,合作創造競爭優勢,以獲取更大市場份
額[3]。這意味著,供應鏈企業的競合,先是通過合作創造相對于其他供應鏈的競爭優勢,再是利用公平的分配制度合理地分配合作帶來的整體利益。
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相互交織的豬肉生產本質屬性,決定了優質豬肉供應鏈是一個對象明確、特征明顯、運作機制有別于一般制造業的供應鏈[4]。其合作伙伴即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Pig Farm,Slaughterhouse,Supermarket,簡稱PFSS,全文同)之間的競合關系是怎樣的呢?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以尋求穩定和優化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間競合關系的途徑與策略。
1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合作關系
1.1合作關系的含義
一般地,供應鏈合作關系是指供應商與制造商之間,在一定時期內的共享信息、共擔風險、共同獲利的協議關系[5]。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間的合作關系,除了包括供應商(養豬場)與制造商(生豬屠宰加工企業)之間的關系外,還包括制造商和銷售商(超市)之間的關系,且都是以戰略協作為特征的合作伙伴關系。
在優質豬肉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優質豬肉是一個由核心產品、形式產品和延伸產品構成的整體產品概念,它源于消費者需求,終結于消費者的滿意度,貫穿于養豬場、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
1.2合作的動機
借鑒國內外學者的觀點,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合作的動機在于把餅做大,提升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優勢。競爭理論權威專家邁克爾·波特強調指出[6],競爭優勢歸根結底產生于為客戶創造的超過其成本的價值,比競爭對手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具體表現為:同價格高價值、同價值低價格、高價格更高價值。優質豬肉生產的高成本和中高收入理性消費者的目標客戶定位決定了優質豬肉供應鏈競爭優勢側重于高價格更高價值,即在價格稍有提高的同時大幅度提高價值,表現為三方面。
(1)大幅度改善核心產品。核心產品包括豬肉的衛生、安全、營養和風味等要素,是消費者購買優質豬肉的真正目的。
(2)大幅度改進形式產品。形式產品包括豬肉的品質、品種、品牌、包裝、商標等要素,是優質豬肉消費者可感受到的產品實體。
(3)大幅度增加延伸產品。延伸產品包括豬肉的質量承諾、食用說明、信息傳遞和物流配送等要素,是優質豬肉消費者在使用形式產品中獲得的有形產品以外的附加利益。
根據Nelson、Darby和Karni關于食品質量特性的劃分[7-8],核心產品、形式產品和延伸產品的大幅度改善可極大地提高優質豬肉的質量特性,使其具有品牌知名度高、標志明顯、顏色正常、新鮮度高、包裝合適、品種齊全、單包重適量、肉品肌理清晰和銷售環境優良等好的搜尋品特性;肉嫩多汁、味香、口感好、宜咀嚼等好的經驗品特性;不含激素、傳染病和禁用藥品,有害藥物、重金屬殘留符合標準等好的信任品特性。
顯然,優良的優質豬肉產品特性能夠比競爭對手為消費者帶來更高的滿意度。這種來源于養豬場、屠宰加工和超市之間合作的優勢,本文稱其為合作優勢。
1.3合作的內容
合作動機引導合作行為,產生合作內容。要改善優質豬肉的核心產品、形式產品和延伸產品,提高其搜尋品特性、經驗品特性和信任品特性,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間必須在研發、計劃、生產、營銷、分配和對外競爭等方面密切合作。從優質豬肉的生產流程及其供應鏈運行機制看,產品開發、系統開發、決策與制度制定和對外競爭是關鍵合作內容。
1.3.1產品開發
優質豬肉供應鏈中的產品主要有投入品、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其中,投入品是指生豬飼養過程中所需要的飼料、種豬和獸藥等,中間產品是指屠宰后的生豬胴體;最終產品是指經過按部位分割并包裝的優質冷鮮豬肉。
投入品影響出欄商品豬的品種、品質和體內有害物質殘留水平。為確保投入品質量,優質豬肉供應鏈的投入品由屠宰加工企業供應[9],但需要與養豬場合作,根據生豬的行為生理學、生態學、遺傳育種學、營養學、福利學、病理學、免疫與傳染病學、檢疫檢驗學等原理,共同開發營養、安全、環保、無公害的優質飼料;培育繁殖性能好、抗病能力強、料肉比高、肉品好的優良種豬;研制或采購符合GMP標準要求的高效、低毒、低殘留獸藥。
生豬胴體狀況直接決定最終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在出欄商品豬質量等級一定的情況下,胴體狀況還受生豬運輸和屠宰環節的影響。如長途運輸和非人道屠宰會使生豬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誘發產生味道不好且不易加工處理的PES肉(蒼白、脫水、松軟的豬肉)。這需要養豬場協助屠宰加工企業改善生豬運輸條件,研究和引用無恐懼、無痛苦的安樂屠宰方法與技術。
最終產品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優質豬肉。為給消費者帶來最大的消費價值,屠宰加工企業需要與超市合作,獲取充分、準確、及時的市場信息,把握消費者對于豬肉核心產品、形式產品和延伸產品的要求與建議,研究開發能夠增強消費者滿意度和忠誠度的優質豬肉。
1.3.2系統開發
優質豬肉供應鏈內部,需要合作開發的系統主要是生豬飼養管理系統和信息化系統。其中生豬飼養管理系統主要包括豬舍環境和生豬飼養規程,信息化系統主要有MIS(管理信息系統)、DSS(決策支持系統)、ERP(企業資源管理計劃)和SCRP(供應鏈資源計劃)。
豬舍環境是生豬健康狀況的重要影響因素,需要屠宰加工企業配合養豬場,依據健康養殖和動物福利的基本要求,進行科學的豬舍選址和結構設計,選擇、引進和應用豬舍環境控制設施。飼養管理規程是養豬場生產活動的行動指南,需要屠宰加工企業和養豬場合作,根據生豬生產工藝流程,共同制定包括配種、妊娠、分娩,到泌乳、哺育、斷奶、育肥、防疫、消毒、驅蟲、休藥和出欄在內的標準、要求、要領和注意事項。
信息流是供應鏈管理的驅動力,信息化系統是保障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協調、同步化運作的技術支撐。生豬屠宰加工企業需要與養豬場和超市合作,依據優質豬肉供應鏈的業務流程,以EDI或Internet為平臺,開發能夠提高信息處理與獲取效率的MIS系統(如客戶情報信息系統、銷售網絡管理系統等),有助于屠宰加工企業決策正確性和及時性的DSS系統,能夠進行財務控制和多工廠生產協調的ERP系統,以及包括戰略計劃、戰術計劃和運作計劃三個層次的SCRP(供應鏈資源計劃)。國內一些大型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已開創了信息化系統建設的先河,如雙匯集團開發了SW-SCM系統,是一個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企業集成智能管理系統,北京資源集團開發了REMS系統,實現了飼料生產業務管理流程的全面自動化[10]。
1.3.3庫存決策與分配制度制定
庫存直接影響生產的穩定性和產品成本。優質豬肉供應鏈的生產計劃是由消費者需求驅動的,需求信息沿著“超市→屠宰加工企業→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的路徑依次傳遞。根據需求變異加速放大原理,為避免由于需求信息扭曲產生的“牛鞭效應”,造成各級庫存的積壓與波動,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需要相互信任、共享庫存信息,由生豬屠宰加工企業與超市和養豬場合作協商,根據消費者需求預測信息設立豬肉產品、生豬胴體、出欄商品豬和生豬生產投入品的庫存,并協商確定庫存水平以及再訂貨點和最佳訂貨量等補給策略。
分配制度決定了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間分享優質豬肉供應鏈整體效益成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進而影響PFSS之間后續合作的意愿、積極性和穩定性。因此,需要他們三方相互之間高度合作與協商參與,共同設計出公平、合理、激勵作用明顯的優質豬肉供應鏈整體利益分配制度。
1.3.4對外競爭
21世紀全球化競爭不再是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間的競爭。因此,對外競爭是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競爭對手主要是現有競爭者、潛在進入者和替代品供應鏈。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間只有內部合作才能一致對外,主要是:從整體產品角度改善豬肉的三個特性,降低優質豬肉生產成本,與其他豬肉供應鏈競爭;適度擴大生產規模,提高飼養、加工和銷售環節上生產者的技術素質,培育并增強消費者的忠誠度,提高潛在進入者的進入壁壘;開發特色豬肉產品,培養并穩固消費者的豬肉消費偏好,提高他們對于牛羊禽肉等替代品消費的轉移成本。
1.4合作的方式及特征
優質豬肉供應鏈中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間的合作方式,不同于傳統的供應商和目前的產業化經營,是一種長期穩定、相互信任、共同發展的戰略合作伙伴方式,具有如下四個明顯的特征。
(1)交流溝通。每一項活動都考慮對方并告訴合作伙伴,如屠宰加工企業調整屠宰計劃時會及時通知養豬場和超市,以避免由于供求脫節給他們帶來的損失。
(2)透明共享。除消費者需求、競爭狀況、國家政策等公共信息外,供應鏈內部PFSS的生產能力、庫存水平、生產進度等也都是透明共享的。
(3)誠實信任。信任是建立在誠信、真實、公正、友誼等基礎之上的對他人(或物)的依賴。PFSS之所以能將供應鏈管理思想變為各自的行為,是因為他們間存在著良好的理解信任,主要表現為:遵守規則、相互依存、兌現承諾、告知實情等。
(4)發展壯大。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間在分享合作利益的同時,取長補短,干中學,彼此從對方中學到了自己不具備的知識、技能和訣竅,使自己得以發展壯大。
2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的競爭關系
2.1競爭的內容
盡管優質豬肉供應鏈中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間存在著戰略伙伴關系,但他們都是獨立的利益個體,加盟優質豬肉供應鏈最根本的動因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由于利益分配問題的存在,相互間不免會產生異議、矛盾甚至沖突,即競爭。
根據Nalebuff Barry和Brandenburger Adam的競合理論,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競爭的焦點是整體利益的合理分配問題。筆者的研究表明[11],在優質豬肉供應鏈利益分配機制健全有效,節點企業能力水平一定的前提下,每個節點企業分得的利益與他的努力程度和單位付出報酬成正比。其中,努力程度是指節點企業履行合約、增強能力、真誠合作、承擔風險、履行義務的愿望和為此而做出的努力,包括僅有利于自己的私有努力和有利于供應鏈整體的公共努力兩部分;單位付出報酬是指供應鏈對節點企業每一單位努力的報酬。可見,PFSS能否得到合理的利益分成,取決于對其努力程度評定的準確性,以及單位付出報酬標準的合理性。據此可分解得出PFSS間競爭的主要內容。
(1)產品質量等級的評定。在單位付出報酬一定的情況下,對努力程度的準確評定,成為優質豬肉供應鏈合理分配利益的關鍵。現實中,對私有努力程度的認定體現為投入品、出欄商品豬和豬肉產品的質量等級。因此產品質量定級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合作伙伴的切身利益,定級標準與方法的科學性及其執行的嚴肅性成為競爭的關鍵問題。筆者實地調查表明[9],目前一些屠宰加工企業確定生豬等級時存在著評定方法模糊、標準貫徹不嚴格、主觀隨意成份較多,僅根據背膘厚和眼肌面積估計生豬胴體瘦肉率,缺乏必要的殘留監測等問題。直接影響了養豬場的既得利益,引致雙方的爭議與矛盾。
(2)內部交易價格的確定。在合作伙伴努力程度一定時,單位付出報酬的高低成為利益分配合理性的決定因素。現實操作中,對私有單位付出的報酬體現為投入品、出欄商品豬和豬肉產品的內部交易價格,其確定標準和方法往往成為PFSS相互之間爭執的問題。筆者實地調查表明[9],交易運輸中生豬的應激、疫病、傷殘、逃逸、死亡等損失的分攤會成為養豬場與屠宰加工企業間爭議的問題,這時候那些規模相對較小且組織化程度降低的養豬場往往處于不利地位。
(3)交易附加條件。優質豬肉供應鏈內部產品交易的某些附加條件也成為合作伙伴間爭執沖突的重要問題,因為這種附加條件變相地降低了產品交易價格,使產品供給者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最明顯的是超市進場費問題,許多超市向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征收進場費、節慶費、店慶費、促銷費等附加費用,降低了屠宰加工企業單位付出的報酬,減少了優質豬肉生產者的銷售利潤。
(4)關聯業務的投入。由獨立利益個體組成的優質豬肉供應鏈的有效運作,需要養豬場、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在培養和強化各自核心能力的同時,積極地參與和投入許多涉及供應鏈整體利益的關聯業務,諸如公共物流中心、信息系統、質量監測體系的建設與維護等。這些帶有公共意義的關聯業務直接影響到優質豬肉供應鏈的效率乃至存續,但面對各自有限的內部資源,PFSS尤其是非核心企業,往往會滋生“搭便車”的思想,在核心業務與關聯業務、私有努力與公共努力之間進行選擇,扮演“智豬博弈”中的“小豬”角色,成為優質豬肉供應鏈整體效率發揮的瓶頸。
(5)客觀風險的承擔。客觀風險是指由非人力能夠控制的意外因素導致的風險。受氣候變化、疫病傳播、技術創新、生長周期、市場價格波動等眾多因素的影響,與一般無生命的制造業供應鏈相比,優質豬肉供應鏈運行中表現出更大的不確定性。這種風險一旦發生,會對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的努力成果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面對不可避免的客觀風險,PFSS通常會有兩種不同的表現:風險發生前的公共努力推逃,即推脫逃避,不愿意承擔應有的風險防范責任和義務;風險發生后的私有努力爭奪,即為得到更多的補償,有意夸大風險造成的個體損失。
(6)企業文化的滲透。企業文化是企業長期發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獨具特色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具有凝聚力、約束力、導向力和輻射力的作用。優質豬肉供應鏈中PFSS(尤其是屠宰加工企業)都努力尋求機會,試圖把自己的企業文化滲透到整條供應鏈中去,從而增強其在決策與制度制定、產品質量定級、產品價格確定、產品交易活動、關聯業務指派過程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2.2競爭產生的根源
供應鏈節點企業競爭的影響因素較多,但從優質豬肉供應鏈的特征看,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間競爭產生的根源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強調個體理性。借鑒Parkhe等人的研究成果[12],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間合作競爭的支付結構滿足囚徒困境模型的要求。因而,盡管PFSS存在著對于供應鏈合作的依賴性,但每一個體最關心的仍然是自身的利益得失,而非供應鏈的總利益,表現出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的不一致。
(2)業務流程差異。優質豬肉供應鏈中,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分別從事自己最擅長的核心業務,但生豬飼養管理、生豬屠宰加工和豬肉銷售的業務流程顯然有很大的不同。這就使得PFSS彼此之間對產品的質量標準、技術要求和生產成本等方面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和異議,進而在確定產品的質量等級和價格時出現爭議和糾紛。
(3)缺乏足夠信任。從理論上講,優質豬肉供應鏈的良好運作以PFSS之間相互信任和合作為基礎。但現實中,受全社會誠信水平和個體誠信度的影響,他們通常會擔心將自己的商業秘密透露給對方,使自己處于不利地位,因而在合作過程中采取一些“保護措施”,表現出對伙伴的不誠實;同時希望對方透明而毫無保留地合作,表現出對伙伴的不信任。自身的誠信不足和對他人的信任不足,使得PFSS在利益分配、風險承擔方面表現出討價還價、斤斤計較、推諉脫身等傾向。
2.3競爭的特征與作用
2.3.1競爭的特征。與傳統的對抗性、排他性競爭相比,優質豬肉供應鏈中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之間的競爭具有如下特征:①內部性。PFSS間的競爭屬于內部矛盾,能夠通過協商很好地解決;②互利性。PFSS之間的競爭可促進優質豬肉供應鏈整體利益增加,進而提高他們各自的利潤或利潤率,是一種互利性競爭;③區間性。PFSS之間的競爭不是沒有限度的,只能在如何分享實施供應鏈管理而帶來的利益這一特定區間內競爭,任何一方都不可以獨享甚至超越這個界限。
2.3.2競爭的作用。由于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間的競爭可通過協商解決,因此這種競爭的存在及其解決促進了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之間的協調。PFSS之間的協商與協調無疑會促使優質豬肉供應鏈內部:完善利益分配機制,推動業務流程再造與整合,提高企業文化契合度,增強相互信任水平,最終增強PFSS的合作意愿與效率。這種由于競爭的存在及其解決帶來的有利作用,本文稱其為競爭活力。
3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的有效競合關系
上述分析表明:離開了合作,優質豬肉供應鏈管理難以成功;沒有競爭,優質豬肉供應鏈也缺乏續存的活力。而合作與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相互矛盾的,過多的合作必然會減少競爭,但過度競爭又會損害合作。可見,優質豬肉供應鏈中PFSS之間需要一個適度水平的競爭與合作,即有效競合。
3.1有效競合的含義與實質
借鑒Clark關于有效競爭的概念,本文提出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間有效競合的理念,是指將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之間的合作優勢與競爭活力有效地協調起來,從而形成有利于優質豬肉供應鏈長期發展的競合格局。
有效競合的兩個決定變量是合作優勢和競爭活力。合作優勢在于豬肉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現為豬肉的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的改善,是PFSS資源合理配置的產物;競爭活力的經濟意義表現為PFSS之間通過價格機制、交易制度、供求機制的綜合作用,推動供應鏈組織從低級有序向高級有序演進,加快PFSS之間資源配置的優化升級,提高優質豬肉供應鏈運行效率。可見,合作與競爭在優化配置和有效使用PFSS資源、提高優質豬肉供應鏈運行效率上達到了統一。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間有效競合的實質是尋求合作優勢和競爭活力的合理度,實現優質豬肉供應鏈的高效率。
3.2有效競合的狀態
基于有效競合的含義與實質,優質豬肉供應鏈合作伙伴的有效競合應是這樣一種理想狀態:齊心協力地創造集體利益,公平合理地分享個體利益,創造利益與分享利益良性互動發展。筆者的前期研究表明[11]:在能力水平一定的情況下,優質豬肉供應鏈的整體利益取決于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的努力程度,而整體利益的分配制度由決定了PFSS的努力程度。因此,優質豬肉供應鏈的有效競合狀態,是一種關于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的努力程度與收益之間的最佳配置。
4結語
競合與合作是供應鏈合作伙伴的高端合作,有效競合是優質豬肉供應鏈增強競爭優勢、提高運作效率的動力之源。本文僅初步提出了有效競合的思想,尚需針對優質豬肉供應鏈的對象、特征和運行機制,對養豬場、屠宰加工企業和超市之間有效競合的條件、標準、衡量、形成機制、實現途徑與手段等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孫世民. 基于質量安全的優質豬肉供應鏈建設與管理探討[J]. 農業經濟問題,2006(4):70-73.
[2]Nalebuff Barry, Brandenburger Adam. Co-opetition[M]. ISL F rlag AB, Oskarshamn, 1996.
[3] 鐘勝. 供應鏈企業合作競爭策略分析[J]. 中國管理科學,2006,14(1):50-55.
[4] 孫世民,滿廣富. 優質豬肉供應鏈的特征與定位[J]. 農業現代化研究,2006,27(6):460-462.
[5] 馬士華,林勇. 供應鏈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 邁克爾·波特(美). 競爭優勢[M]. 陳小悅,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7] Nelson P. Information and Consumer Behavior[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0(5):311-329.
[8]Darby M. and Karni E. Free Competition and the Optimal Amount of Fraud[J].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73(2):67-88.
[9] 孫世民. 大城市高檔豬肉有效供給的產業組織模式和機理研究[D].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3.
[10] 張晟義. 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供應鏈實踐現狀及改善思路[J].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4,6(4):54-61.
[11] 孫世民,盧鳳君,葉劍. 優質豬肉供應鏈企業戰略合作關系的形成條件研究[J]. 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4,20(4):285-287.
[12] Parkhe A. Strategic alliance structuring: a game theoretic and transaction cos texamination of interfirm cooper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93,36(4):3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