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電子化供應鏈作為一種新的供應鏈模式,提高了供應鏈企業之間信息傳遞的效率。高效運轉的外部信息要求企業ERP與電子化供應鏈的整合。論文從電子化供應鏈的特點出發,構建了電子化供應鏈與ERP的整合模型,并提出集成的方法。
關鍵詞:ERP;電子商務;電子化供應鏈
中圖分類號:F27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4-0051-03
Abstract: In E-commerce environment, electronic supply chain as a new supply chain,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of the supply chain.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external information requires ERP and e-supply chain to integrate. From the electr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ply chain, this paper construcs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ectronic supply chain and ERP, and proposes integrated approach.
Key words: ERP; E-commerce; electronic supply chain
0引言
對任何一個行業,供應鏈的性能已經成為企業奪取市場份額的決定性因素之一,而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嶄新的商務運作方式,它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經濟運行方式和管理機制,電子商務對供應鏈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出現了新的供應鏈模式:電子化供應鏈,它是企業和它的合作伙伴之間B2B模式的進一步延伸,通過采用因特網這個全球通用的網絡標準,實現了相關各方信息系統的對接,商業伙伴之間能創建一個無縫的、自動的供應鏈,整條供應鏈就像一個整體一樣運作[1]。其面向供應商與客戶,通過減少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電子化供應鏈實施的過程中,ERP起到了基礎核心作用,因為ERP保證企業內部信息的高效運轉和與外部信息交流的流暢,只有企業內部信息流暢,管理高效,才能支持電子化供應鏈,實現外部信息的集成和共享。ERP將企業管理功能集成,收集數據和規范數據,但這些數據只應用于企業內部,不與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結合,ERP的作用仍然無法發揮出來。所以電子化供應鏈與ERP的集成非常重要,企業必須實施以電子化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ERP。
1電子化供應鏈與企業資源計劃(ERP)
1.1電子化供應鏈的特征
電子商務的發展改變了傳統企業的經營模式,B2B、B2C模式的出現打破了企業之間的傳統協作模式。全球電子商務要求企業改變傳統的供應鏈模式,因為傳統供應鏈過分強調自我、強調競爭、忽視合作,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不暢通。傳統供應鏈企業之間信息不能共享、信息重復,容易產生長鞭效應,削弱企業的競爭力。電子化供應鏈管理是企業和他的合作伙伴之間B2B模式的進一步延伸,通過采用因特網這個全球通用的網絡標準,實現了相關各方信息系統的對接,商業伙伴之間能創建一個無縫的、自動的供應鏈,整條供應鏈就像一個整體一樣運作[2]。

電子商務為供應鏈節點之間的管理和交易提供了輔助工具,大大提高了供應鏈的效率,它與傳統的供應鏈信息流動模式不同[3],電子商務與供應鏈集成的電子化供應鏈改變了傳統供應鏈信息傳遞的逐級線性移動,采用網狀信息的傳遞方式,以中心制造企業為核心,將上游供應商、物流運輸商、經銷商、零售商、顧客以及銀行垂直一體化的整合,構成一個電子商務供應鏈網絡。電子化供應鏈通過Internet實現了各節點之間的無縫集成,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效率和各環節工作的準確性,如圖1。
1.2電子商務時代的ERP新特點
在電子商務時代,企業的競爭核心已從產品競爭轉移到服務競爭,競爭的范圍由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擴展到企業供應鏈網絡之間的競爭[4],傳統的ERP遇到了挑戰。傳統ERP限定在企業內部,主要通過改進企業業務流程來提高企業價值,而電子商務要求ERP對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關系進行集成、協調、優化。新的商務環境要求傳統ERP是多平臺運作的模塊化和系統集成、數據集成、支持分布式數據庫和分布式應用,多語種、個性化用戶界面,實現系統的柔性管理,以適應電子商務時代各種商務活動的動態性。此時的ERP的核心管理是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有效管理,運用面向供應鏈的管理思想,把企業內部和節點企業之間的各種業務看成是整體功能過程[5]。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ERP呈現智能性的特征,由于電子商務對ERP系統要求快速響應能力,ERP新增加的智能決策功能,可以解決結構化和半結構化的問題,幫助企業及管理者提高反應能力,做出科學決策;ERP在電子商務模式下呈現出協同商務的特性,通過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同步協調來實現;電子商務的發展使ERP管理的范圍從企業內部轉向了企業外部,乃至整條供應鏈;Internet的開放性對ERP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連接和分布式的應用都要求ERP有很強的穩定性和防護性。
1.3電子化供應鏈與ERP的關系
ERP注重與企業內部資源的集成與效率的提高。電子化供應鏈通過B2B、B2C提高外部信息與內部信息的交流,使整條信息鏈暢通,加快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運轉。電子化供應鏈擴展了ERP的銷售和采購部門的功能。并通過Internet與核心企業ERP融合,不僅與企業的銷售部門和采購部門聯系,還和生產部門、設計部門有信息交換,從而使電子商務供應鏈與ERP形成一個網狀結構。
在進行決策時,電子化供應鏈通過整條供應鏈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通過Internet直接與核心企業進行交流[3];在協調控制方面,電子化供應鏈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從外部鏈條獲得信息,一方面又從企業ERP獲得信息,從而對供應鏈進行控制、協調,達成各方都滿意的方案。

2電子化供應鏈與ERP的集成
電子化供應鏈與ERP的集成包括概念的集成和功能的集成,二者缺一不可。在自身概念的集成中,ERP體現的管理思想不僅僅局限于企業內部生產、銷售、財務的集成,電子化供應鏈中的ERP應是企業內部集成對外擴展,是不同企業信息的集成。ERP為了更好地實現內部供應鏈的管理,必須把整個電子供應鏈納入考慮范圍,從而實現雙贏。
電子化供應鏈與ERP的集成是通過將ERP中的銷售模塊、采購模塊、生產模塊利用Internet與供應鏈管理中的銷售、采購、高級計劃安排、敏捷制造等功能模塊融合在一起而實現的。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數據庫互相連接,不同企業的數據一起展示在同一交易平臺上。這種功能的集成彌補了ERP無力協調企業之間關系,作出全局計劃的不足。
電子化供應鏈與ERP的集成改變了傳統的業務流程,供應商不僅僅與核心企業的采購部門進行數據交換,與企業的銷售部門、生產部門、設計部門也緊密聯系。企業不單單與分銷商、零售商進行往來,還直接與客戶進行交易。電子化供應鏈把B2B、B2C帶入到ERP,實現信息技術的完美結合。
圖2是電子化供應鏈與ERP的集成圖,集成后,實現了網狀信息流通的結構。供應商、核心企業、零售商、客戶實現了信息共享。
電子化供應鏈與ERP集成的過程中,要遵循一定的步驟,循序漸進地進行。企業應以ERP為基礎,面向供應鏈重新進行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的設計重組,保證業務流程順暢。新的業務流程不僅要支持企業內部的供應鏈管理,還要支持整個供應鏈的管理,如供應商的管理和客戶關系管理,保證企業能夠與外部供應商、零售商、客戶信息共享。另外,還要進行企業之間的業務流程再造,以縮短對顧客的反應時間,提高客戶滿意度[1]。
企業電子化供應鏈與ERP集成最主要的障礙是供應鏈眾多成員之間的通信與協調成本和企業不得不加入多條供應鏈時面臨的技術難題[6]。因此,企業改建業務流程后要根據新的業務流程設計供應鏈管理的信息系統,擴充原有的信息系統,使之與電子化供應鏈相集成。對于現有系統中缺乏的功能,如網上支付業務、電子采購業務電子支付等,對于ERP與電子商務供應鏈重合的模塊,也要重新進行整合。
由于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產品編碼不盡相同,因此企業之間要建立數據轉換系統,雙方按照規定的標準建立各自的Web Service,可以把以自身業務相關的Web Service加入到自身的ERP當中,在供應鏈上下游之間建立基于Internet的信息交換系統。Web Service跨越防火墻通信,利用http傳輸文件,充分利用了Internet公共媒介,而且供應鏈上的節點企業可以只進行一次開發,所有企業都可以按照信息共享等級進行調用,這樣就大大減少了開發成本,克服了有些軟件迫使企業大面積改變自身業務流程,企業實施起來難度比較大的缺點。該集成系統的核心技術包括WSDL、UDDI和SOAP。該系統通過WSDL技術描述服務,并通過數據庫通告Web Services注冊服務器,Web Services注冊服務器依照UDDI協定在Internet上更新目錄,用戶向注冊服務器發出請求,獲得接口信息,利用SOAP協議與Web Services建立通信。
企業的ERP系統通過Web Service和電子商務建立了整條供應鏈的連接,具體流程如圖3所示。
3結論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國際市場的開放,市場要求供應鏈作出快速反應,電子化供應鏈與ERP的融合將會很好地運用企業的內部資源、整合外部資源、快速滿足客戶需求、提高競爭能力。本文通過對電子化供應鏈的特征描述、優勢分析和電子商務環境下ERP功能的描述,提出電子化供應鏈與ERP整合的必要性,并構建模型,提出電子化供應鏈與ERP集成的方法。但對集成過程中具體的問題解決,各種規范的制定還需進一步研究。相信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電子化供應鏈與ERP的整合將成為企業和企業集群的主要經營模式。
參考文獻:
[1] 孫濤,劉崗,丁貴榮. 電子化供應鏈管理實施方法研究[J]. 中國管理科學,2004,6(3):12.
[2] 林勇,馬士華. 集成化供應鏈管理[J]. 工業工程與管理,1998,3(5):26.
[3] 馮寧,徐博藝. E化供應鏈管理[J]. 工業工程與管理,2001(6):18-21.
[4] 黃杰,李必強. 面向電子商務的企業資源計劃:進化與實施[J]. 中國管理科學,2006,8(4):10.
[5] 金世偉,艾文國,李一軍.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與ERP集成的研究[J]. 決策與借鑒,2002,15(6):61.
[6] Thomas Gulledge. B2B eMarketplace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J]. Computers in Industry, 2002(49):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