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果品生產大國,果品流通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論文首先介紹了當前我國果品冷鏈物流的現狀,然后通過分析果品冷鏈物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基于現代物流管理理念,提出了發展現代果品冷鏈物流的思路及對策。
關鍵詞:果品;冷鏈;物流
中圖分類號:F274:F407.8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4-0060-03
Abstract: As mass production country of fruit, the problem of fruit flow has been taken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The thesis first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fruit cold chains logistics and the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fruit cold chain logistics. Finally it present the s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ruit cold chains logistics on the basis of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principle.
Key words: fruits; cold chains; logistics
1果品冷鏈概述
冷鏈(即冷藏食品的供應鏈)是指易腐食品從產地采摘或捕獲后,在產品加工、儲藏、運輸、分銷,零售到消費者手中,其各個環節均處于適宜的設定溫度下,以保證食品品質,減少食品損耗的供應鏈系統。其實,冷鏈就是從易腐食品產地經過產地冷藏庫、區域低溫物流中心、批發商冷庫,零售商冷庫到消費者冰箱的供應鏈。冷鏈如圖1所示。

冷鏈物流的適用范圍不僅包括初級農產品(蔬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產品等)、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品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等),還包括特殊商品(藥品等)[1]。
果品冷鏈是指在低溫條件下,對果品采收,包裝、裝卸、運輸、倉儲、銷售的各種冷藏作業過程的總和。由此可見,果品冷鏈是一個跨行業、多部門有機結合的整體,要求各部門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并擁有合適的冷藏設施設備。果品冷鏈的核心是要全程控制溫度,以確保果品的損耗最小,最大限度保證果品的品質,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我國果品冷鏈物流的現狀
我國一直是果品的重要產地和消費地。據統計,2005年我國水果總產量(含瓜果)達到16 120萬噸,同期增長5.1%。果品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已成為我國廣大農村和農民主要的經濟來源。我國果品生產從北到南呈現品種多,數量大,季節明顯,分布廣等特點。伴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需求水平越來越高。我國加入WTO后,我國果品出口將進一步增長,果品將全面參與國際市場競
爭[2]。伴隨著國內需求水平的提高和國外出口的增長,迫切要求我們關注我國的果品冷鏈現狀。
我國的冷鏈是隨著冷藏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有些學者認為實現冷鏈必須具備如下條件:(1)“3P”條件,即在果品生產(Produce),處理工藝(Processing),包裝(Package)要達到一定要求。(2)“3C”條件,即在果品的加工和流通過程中,對果品的愛護(Care),清潔衛生(Clean),低溫條件(Cool)要達到一定要求。(3)“3T”條件,即對果品冷藏保鮮時間(Time),溫度(temperature),耐藏性(Tolerance)有一定要求。(4)“3A”條件,即對果品冷藏鏈中的設備數量(Quantity),質量(Quality),冷卻迅速(Quick)有一定要求。(5)“5M”條件,即對果品冷藏保鮮的工具和手段(Means),機械設備(Machine),方法(Methods),管理措施(Management),果品市場(Market)要達到一定要求。對照以上五個必須具備的條件,雖然我國果品冷鏈已初具規模,但還很不完善,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冷鏈相比還有很大差距[2]。
具體表現在:(1)果品冷鏈體系不健全。當前人們往往重視冷藏運輸線路建設,卻忽視了網絡節點的建設,直接導致果品冷鏈網絡的“脫節”,影響了冷鏈的效率。例如地處農村的果品產地往往缺乏流通加工中心和冷庫。(2)果品冷鏈效率低,成本高。由數據顯示,我國易腐食品的物流費用占到食品總成本的70%,而按國際標準,易腐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過總成本的50%。(3)果品冷鏈技術水平低。目前果品冷鏈僅僅局限于冷藏運輸,冷庫貯藏,管理和技術水平低,導致果品冷鏈處于低水平運作的層次。
3我國果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
3.1果品冷鏈物流觀念淡薄
提及冷鏈,人們普遍認為只有肉類、生鮮水產品、奶制品、速凍食品需要冷鏈。其實不然,果品屬易傷,易腐食品,特別需要通過冷鏈流通。果品經過常溫物流流通,不僅果品損失量大,而且果品品質得不到保證。
人們往往認為,冷鏈無非就是冷凍冷藏銷售。而事實上易腐食品(如水果)從生產到最后擺上消費者餐桌,經歷了生產加工,冷凍儲藏,冷藏運輸,冷藏銷售等許多環節,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控制溫度,才能保證食品的品質。
3.2果品冷鏈物流相關標準缺乏
果品冷鏈各環節缺乏完善的行業或國家標準。只有少數食品公司和冷鏈物流企業自己制定了一些冷鏈技術標準。比如冷藏車尺寸,托盤尺寸,冷庫尺寸缺乏明確的標準,往往導致裝卸搬運效率,降低了冷鏈的效率,影響了果品的品質。還有,關于各種水果的保存溫度,濕度,保存期限均沒有完善的標準。目前冷庫,冷藏車的制冷效率,能耗也沒有強制性國家標準。缺乏標準的指導,必將導致我國果品冷鏈物流低效率,高成本的運作局面。
3.3果品冷鏈物流市場化程度低,市場環境亟待改善
我國當前果品冷鏈市場不完善,不規范。不少食品企業往往依靠“自建冷庫,自備冷藏車”進行冷鏈管理,第三方專業食品冷鏈物流企業還不多。市場低價競爭導致市場混亂,阻礙了果品冷鏈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3.4果品冷鏈物流基礎硬件設施落后
果品冷鏈中涉及的硬件設施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固定裝置或地面裝置,包括果品的收集、加工、貯藏等環節的設施和設備;另一類是移動的裝置,包括冷藏車皮、冷藏汽車、冷藏船、冷藏集裝箱[1]。
國內專業的氣調冷藏庫還比較少。目前在城市周圍的冷藏庫都是在20世紀50~70年代建造的,當時落后的建筑手段和流通理念已經遠遠落后于當今果品對物流的要求。就北京而言,歸商業系統管理的12萬平米的冷庫都在二環和三環之間,交通,庫房形式,規模,設備等與現代物流要求相距甚遠。庫房結構不合理,庫房內環境臟亂,無法滿足果品冷藏的衛生條件。沒有高效合理的裝貨、卸貨平臺,無法滿足果品冷鏈的快速化要求。搞好低效的制冷系統無法滿足果品冷鏈高效低成本運作的條件。而且冷庫內自動化,信息化水平低,無法實現庫內無人作業[4]。
我國當前的冷鏈運輸薄弱,機械冷藏車與冷藏集裝箱保有量低。我國公路現有保溫車3萬多輛,而美國有20多萬輛,日本擁有12萬輛,我國冷藏運輸僅占貨運比例的0.3%。在鐵路運輸方面,全國總運行車輛33.8萬輛,冷藏車只有6 970輛,僅占2%,而且都是陳舊的機械保溫車皮,規范保溫車皮很少,冷藏運量不到鐵路貨運量的1%。冷藏集裝箱保有量也不足[3]。當前冷藏運輸設備不僅保有數量小,而且技術含量偏低,嚴重束縛了果品冷鏈的發展。
3.5果品冷鏈軟件技術基礎落后
果品冷鏈涉及軟件技術包括冷藏專業技術,信息技術(EDI、GPS、RFID),物流技術(自動化、智能化、ASN、VMI、CRF等),組織技術(戰略聯盟)。目前,我國果品冷鏈中冷藏專業技術缺乏,致使冷鏈成本居高不下,信息技術落后,沒有建立完善的冷鏈信息系統,無法實時監控溫度,傳遞信息,實現信息共享;物流技術落后,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低,導致作業效率不高;沒有依托組織技術建立戰略聯盟,無法實現上下游企業互利共贏。
3.6果品冷鏈物流人才匱乏
相對于常溫物流人才來說,我國高素質低溫物流操作和管理人才數量不足。
4發展我國果品冷鏈物流的對策
4.1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培養人們果品冷鏈物流意識
針對當前我國大部分人對果品冷鏈缺乏清晰認識的問題,筆者認為,果品流通的行業組織如中國果品流通學會應發揮行業協會的優勢,因勢利導,大力宣傳果品冷鏈的重要性和意義,積極與果品流通企業,果品生產者,果品消費者協調,強化各方對果品冷鏈的認識。
4.2加快建立果品冷鏈物流相關標準
果品冷鏈從管理范圍和架構來看,既有政府,行業協會的職能,也有企業應承擔的義務,在標準方面可分為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
冷鏈管理首先要有技術標準。什么水果在什么狀態下應該擁有的溫度是經過多次實驗確定的,它也是果品冷鏈管理的產品溫度控制的標準。制冷和保溫技術,氣調保鮮技術是冷鏈控制的必要基礎。在制冷保溫技術方面主要體現在冷藏車和冷庫兩大領域。在冷藏車方面,必須制定冷車載制冷機,保溫箱,冷藏集裝箱等一系列技術標準。冷庫方面,包括冷庫建設,庫房設備安裝,運行等技術也必須有相應的嚴格標準[4]。
冷鏈管理還應有對果品冷鏈流通企業和員工進行控制和制約的機制,主要由企業考核與認證體系,溫度記錄與跟蹤等一系列標準組成。
4.3積極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加快發展第三方果品物流
政府,行業協會,相關企業應共同協商,制定政策,標準,規范企業市場行為,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積極幫助企業間合作構建完善冷鏈體系,鼓勵扶持并發展第三方果品物流企業,實現果品冷鏈市場有序發展。目前,國內雙匯物流,大連大洋冷鏈物流公司,中外運裕和低溫物流公司是冷鏈物流的典型。
4.4加強冷鏈物流硬件設施建設
冷鏈硬件設施是果品冷鏈運行的物質基礎。冷鏈硬件設施主要包括兩方面即冷庫和冷藏運輸設備。相對常溫物流來說,冷庫尤其是大容量氣調冷藏庫具有前期投資大,風險大,運行成本高等特點。因此,政府應在大容量氣調冷藏庫建設上給予更多的土地,稅收,信貸方面的優惠扶持。同時,行業協會應積極協調果品冷鏈上各方組建戰略聯盟,共同建庫,共同分享收益,共同承擔風險。
要大力研究發展先進的,可靠的,低成本國產化制冷系統,冷藏車,以更好為果品冷鏈服務。
4.5積極發展果品冷鏈軟技術
廣大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應在全面市場調研后,積極研究發展先進的冷藏保鮮技術,促進果品冷鏈發展。國家、政府及企業應加大對冷藏保鮮技術研發的支持和投入。
基于EDI、INTERNET、RFID等信息技術,冷鏈參與各方應加快構建基于需求的冷鏈信息系統,從而使各方實現果品溫度,新鮮度,庫存等信息及時傳輸,實時共享。
果品冷鏈物流建設與運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上游果品生產商(果農或果品基地),中游的冷鏈運營商,下游的零售商,消費者。單靠一方很難有效推進,需要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通過合作,構建一個既符合國內需求,又能滿足國際需要的由客戶,運營商和投資商結成的戰略聯盟,來共同制定方案,實施方案。通過實現果品冷鏈各方的聯盟,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順暢流動。
4.6多途徑培養專業果品冷鏈物流操作和管理人才
針對當前果品冷鏈操作和管理人才短缺的現狀,中高等院校,行業協會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企業三方應建立共識,合作培養能勝任當前果品冷鏈工作要求的果品冷鏈人才。作為培養主體,高等院校要積極面向企業需求實施“訂單培養”計劃,滿足企業對果品冷鏈人才的需求。企業可在行業協會指導下針對自身需求量身打造自己的果品冷鏈人才。
5結束語
2004年,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各地要“加快建設以冷藏和低溫倉儲運輸為主的農產品冷鏈系統”。2005年我國已基本建成全國鮮活農產品流通“五縱二橫綠色通道”網絡,首次構建全國范圍的低成本鮮活農產品運輸網絡。
隨著人們果品冷鏈觀念的轉變,國內果品冷鏈標準的完善,國內果品冷鏈軟硬件條件改善,良好的果品冷鏈人才培養體系的形成,我國的果品冷鏈體系一定能健康、有序發展,促進果品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錚錚. 我國食品行業冷鏈探討[J]. 物流技術,2006(8):67-72.
[2] 張仁堂,牛竹梅,劉維,等. 現代果品物流發展的冷藏鏈模式研究[J]. 物流技術,2005(3):51-54.
[3] 趙志君. 我國食品冷鏈與道德工業的延續[J]. 物流技術,2005(9):5-6.
[4] 李萬秋. 冷鏈物流現狀及問題[J]. 物流技術與應用,2006(9):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