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霍爾三維結構這一系統工程的理論分析工具,對物流系統的要素進行剖析,模擬構建出我國物流系統的三維結構模型。通過對物流系統構成的相關元素進行探究,總結出物流運營模式的發展規律軌跡,并依據模型推導出物流變化趨勢,提出建立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第四方、第五方物流運營模式的新策略,為我國物流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物流運營模式;系統分析;霍爾三維模型
中圖分類號:F71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4-0066-02
Abstract: Base on A.D.HALL theory, which is an analysis tool of engineering system, we will discuss the system of logistics in China. With the help of establishing the model of three dimensions, we can see the structure of logistics system clearl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e-commerce, the paper introduces two new models, which is the 4th and 5th PL operation model. New modes will put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ion in China.
Key words: logistical operation mode; system analysis; A.D.Hall 3-d Plot
系統性是物流學最基本的特征之一,系統科學與物流科學的融合,使其很快形成了完整的研究體系。我國物流運營系統由于“先天性”的體制問題,以及“后天性”環境的問題,造成其結構不夠完善,發展較為緩慢,亟待優化,所以探究適合中國市場發展的物流運營模式有著極其重要的實踐意義。本文運用系統的思想,通過構建霍爾三維結構系統模型,從系統的角度解決目前我國物流的一系列相應問題,進一步促進我國物流的快速、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
1物流系統
物流活動由紛繁復雜的諸多環節所組成,其各環節之間卻存在著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關系,因此物流是作為一個有機的融合各環節而存在的綜合體,這個有機的綜合體就稱為物流系統。物流系統由“物流作業系統”和支持物流信息流動的“物流信息系統”兩大部分組成。
物流作業系統包括運輸、保管、搬運、包裝、流通加工等諸多活動;物流信息系統包括對物流作業系統中的各種活動下達命令、實時控制和反饋協調等信息活動。物流作業系統和物流信息系統之間存在一定的層次關系,它們之間密不可分,相互依賴,互相配合,以實現整個物流系統的目標。
通過從物流系統整體出發,并入信息流,可以把生產、流通和消費全過程看作一個整體系統。運用系統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物流系統的規劃、管理和控制,選擇最優方案,則可以降低物流費用、提高物流效率、改善對顧客服務,達到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2物流系統分析
根據物流系統組成的要素,同時結合物流系統運營模式的發展,我們可以采用系統工程的分析工具霍爾三維結構模型對物流系統進行分析,邏輯分析步驟思路如下:(1)分析當前物流現狀,闡述亟待解決的問題;(2)明確物流經營模式發展的方向及目標;(3)歸納總結物流系統內部要素;(4)分析物流系統的運行情況;(5)針對現有系統模式進行優化;(6)確定最終相應的優化模式,以供實施。
參照霍爾系統工程的三維模型構建出的物流系統的三維概念模型,具體模型如圖1所示。
2.1物流系統時間維。物流系統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從生產的原料品供給到回收、廢棄處理為止,其全部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供應物流(Supply Logistics)階段、生產物流(Production Logistics)階段、銷售物流(Distribution Logistics)階段、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階段和廢棄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階段。
2.2物流系統知識維。物流系統在各階段發展中除了需要某些共性的知識外,還需要產品物流方面的知識和各種專業技術。這些知識和專業技術大致可分為八個部分:運輸(Transportation)、儲存(Storing)、搬運(Handing)、裝卸(Loading and unloading)、包裝(Packaging)、流通配送(Distribution)和物流信息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

2.3物流系統邏輯維。我國物流運營模式(物流系統邏輯維)總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企業自營物流(Enterprise Owned Logistics)、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和第五方物流(Fifth Party Logistic)。
通過構建物流系統霍爾三維結構模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樹立物流工程作為系統進行分析的理念,揭示了物流系統要素的矩陣結構,同時還可以幫助我們設計、改進、優化物流運營方案。
3物流系統發展模式
經過霍爾模型的分析,我們可以非常明確的看到中國物流運營發展的各種形式,經過整體概括,可將物流運營模式劃分為四類。
3.1企業自營物流模式。自營物流模式屬于物流的初級階段,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下,曾經是主導的物流形式,即傳統的物流模式。在傳統管理模式下,物流運作的主要方式是“第一方物流”或“第二方物流”。第一方物流(The First Party Logistics,1PL)是指由物資供應商自己承擔向物資需求方送貨,以實現物資的空間位移的過程;第二方物流(The Second Party Logistics,2PL)是指由物資需求方自己解決所需物資的物流問題,以實現物資的空間位移。傳統上的一些較大規模的企業都備有自己的運輸工具和儲存的倉庫,以解決產品的物流問題。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市場的不斷擴大,物流環境及要素的日趨復雜,這種物流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的要求,逐漸被其他高級、高效的運營模式所取代。
3.2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是目前國內運營發展的主要模式。與第一方以及第二方物流相比較,第三方物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采用合同制有償服務,與客戶建立長期戰略聯盟特征。
第三方物流既不屬于第一方,也不屬于第二方,而是通過與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來提供其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它不擁有商品,不參與商品的買賣,而是為客戶提供以合同為約束、以結盟為基礎的系列化、個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務,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常用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包括設計物流系統、EDI能力、報表管理、貨物集運、選擇承運人、貨代人、海關代理、倉儲、咨詢、運費支付、運費談判等。另外,根據市場需要企業也可以幾家合資、合作興辦區域性的集中式物流中心,將物流中心所輻射范圍內的一般性送貨都集中到物流中心進行,使物流設施及倉儲資源共享,提高配送設施利用率以降低成本。
3.3第四方物流模式。第四方物流是一個供應鏈的整合者,組合與管理組織本身與其他互補性服務提供者所保有資源、能力以及技術,以提供綜合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第四方物流對于客戶所產生的價值效用,所謂創造供應鏈價值的能力有四種,分別是增加收益(Increase Revenue),降低營運成本(Operating Cost Reduction)、流動資本減少(Working Capital Reduction)以及固定資本減少(Fixed Capital Reduction)。
第四方物流與第三方物流的差異在于第四方物流能夠提供第三方物流范圍更廣的服務,包括進入市場的技術、供應鏈策略技能、能力以及計劃管理專家。第四方物流與第三方物流最大的差異在于提供客戶所謂“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Comprehensive Supply Chain Solution),重點專注于供應鏈管理的所有細部環節,提供相應對策。第四方物流的解決方案,是平衡第三方物流能力、技術服務提供者、企業流程經理人之能力,以提供客戶組織更大功能整合與更廣泛的經營自主。
3.4基于電子商務的醫藥第五方物流模式。2002年,摩根亞太(收購)兼并部總裁史丹利在香港網豐物流集團進行投資調研的時候第一次提出了“第五方物流”(Fifth Party Logistic,5PL)的概念。關于第五方物流的定義,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界定。美國有學者認為專門為物流企業提供軟件支持的信息公司為第五方物流。第五方物流企業是從第四方物流中分化出來的專業化的企業,是專門從事物流信息資源管理的物流企業,是一種完全基于其核心能力的供應鏈成員企業。因此,第五方物流將日益成為一種能幫助供應鏈實現持續運作、成本降低和提高效益的主導供應鏈物流運作模式。
4結論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與世界接軌的不斷密切,作為新利潤點的現代物流業在我國方興未艾,深層次的認識物流運營模式將有助于把握其發展的動態。縱觀我國物流業的發展趨勢,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物流形式將會長期并存,這是社會多樣化的表現。但是,第四方和五方物流運營模式會隨著知識經濟型社會和供應鏈管理時代的到來,即將對中國物流傳統模式帶來了極大的沖擊,雖然其進一步的發展和績效發揮需要視各地政府職能管理的到位情況和網上交易的接受程度而定。第四方和五方物流運營模式符合國際物流的發展總趨勢,應該說是現代物流模式發展的最高階段,其必定成為我國未來物流發展的最終方向。
參考文獻:
[1] 劉元洪. 基于供應鏈的第五方物流及其運作[J]. 供應鏈管理,2007(1):76-77.
[2] 吳廣謀. 系統原理與方法[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3] 李芬花,紀昌明,趙守和. 水利水電工程霍爾三維結構圖的研究[J]. 水利水電技術,2006(12):27-29.
[4] Bowerson, Closs, and Cooper.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M]. Lst Edition, Wiley: April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