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正定洪濟寺、舍利寺相關文物綜述

2008-01-01 00:00:00劉友恒郭玲娣樊瑞平
文物春秋 2008年3期

【關鍵詞】正定;洪濟寺;舍利寺;相關文物

【摘要】正定“八大寺”中的洪濟寺和舍利寺原為一寺,后分為二,至上世紀60年代末寺內建筑已蕩然無存。近年來,文物部門相繼搜集了一批相關的文物,包括舍利寺塔基地宮出土的石函和三彩爐、宋大觀二年《敕文札子》碑、真定府定林禪院沼公和尚壽塔銘等,為這兩座寺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正定“八大寺”中,洪濟寺和舍利寺位于正定城西北隅,清光緒《正定縣志》記:“洪濟寺,俗名前寺,與后寺本一寺,殿宇頹廢,遂有前后寺之稱。唐為金牛寺,因金牛禪師葬舍利塔而名之。金為十方定林院,元為萬壽(歲)禪院,蓋寺之別院也。”“(舍利寺)俗名后寺,唐開元間葬金牛禪師舍利于此,其塔在殿西數武。明太祖、成祖相繼命江夏侯周德興取舍利二萬余粒,永樂初遣太監楊升等新其塔殿,賜額曰天寧舍利。”由此可知,洪濟寺、舍利寺原為一寺,后分為二,隨著時代的變遷,至20世紀60年代末,寺內建筑已蕩然無存。近年來,文物部門通過文物普查和考古發掘,相繼搜集了一批相關的文物,為這兩座寺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現分述如下:

1、舍利寺塔基地宮出土的石函和三彩爐

據了解,民國時期舍利寺尚存一座面闊五間的大殿、兩座舍利塔、幾通石碑和石獅,上世紀50年代尚存兩座舍利塔和三通石碑。然而至20世紀60年代末,石碑與一座舍利塔已不存,周圍群眾也將僅存的一座舍利塔(俗稱白塔)拆毀。拆塔時已發現地宮,但因地宮內積水多且涼,未能將石函取出。1995年,這里逐漸擴展為居民小區,為保護地下文物,經河北省文物局批準,對白塔塔基地宮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簡報見《文物》1999年第4期。

地宮為八角形,石函置于中部的下室口處(圖一)。石函為青石質。蓋作頂式,長63.7厘米,寬60.4厘米,厚19厘米。蓋頂長33.5厘米,寬29厘米,原刻有銘文,雖經打磨,但尚有殘存。從殘留字跡分析,原為9行,滿行10字,第1行疑為“唐天□三年歲次戊子九”,第2行僅存末字“于”,第3行存末字“塔”,第9行存第4字“年”。此外,蓋頂中部有一長方形置物痕。蓋四剎、叉角刻折枝花,南、北兩剎線刻牡丹花紋,并輔以朵云和長喙鳥。東剎正中刻楷書銘文6行:“都部署造塔三司隨」使左都押衙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扈彥珂」造塔都料充衙前兵馬使徐奉仙」勾當造塔人隨使軍將暴延詁。”西剎銘文分置兩側,南側3行,為“寺主臨壇律大德桂氳」尚座(心)魯都維那審威」(掌)舍利僧言一”,北側1行,為“前經略副使薄彥殷鐫”(圖二)。這兩部分銘文未見造塔時間和塔主僧名號,故推測蓋頂銘文的內容當為該舍利塔塔主名號、圓寂及建塔時間等。現蓋頂依稀可見的首行“唐天□三年歲次戊子九”,查《中國歷史年表》,唐天□三年,干支為戊子者,當為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這可能是該塔主僧的圓寂時間。

蓋銘中所涉人名,僅扈彥珂見于《舊五代史》、《宋史》,《中國人名大詞典》亦有傳。扈彥珂(886~960年),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幼事王建立,以謹厚稱。后晉天福五年(940年)建立卒,遺表薦扈彥珂,得補河東節度左都押衙。天福十二年(947年),擢升為宣徽南院使、檢校司徒,后授鎮國軍節度,華、商等州觀察處置等使,又以功遷護國軍節度。函銘中扈彥珂的官職僅左都押衙與史書記載相合,故推測舍利塔及石函的建造年代應為扈彥珂任左都押衙的后晉天福五年至十二年(940~947年)間。

扈彥珂所事王建立,曾于天成元年任鎮州節度副使、節度使,天成三年58歲時離鎮州入朝?!杜f五代史·王建立傳》稱“建立晚年歸心釋氏,飯僧營寺……”,向佛的他在鎮州任上應與境內名寺高僧交往密切,高僧圓寂后,王建立將建舍利塔之事托付給扈彥珂也在情理之中。這應是該舍利塔由扈彥珂及河東都部署修建的原因。

函身長63.5厘米,寬60厘米,高27厘米。函內長36厘米,寬34厘米,深35.5厘米。函身南北兩壁各線刻相向而立的二金剛,東西兩壁為二菩薩,外圍以雙陰線刻門。南壁金剛面形渾圓,體態健碩,頭戴盔,盔兩側有鳳翅形裝飾,圓形火焰紋頭光;頸系肩巾,身著鱗紋鎧甲,護橫線紋披帛和腹甲,飾臂甲和脛甲,臂甲上部安有傘式護甲,以護肘部;鎧甲除系甲絆外,胸腹部系帶,帶兩端自身側垂下。右側金剛右手握杵,杵尖向上,左臂微屈,掌心向外,手指朝下,拇指與食指相拈,余下伸。左側金剛右手握劍,劍鋒向上,左手以三指捏火焰寶珠(圖三)。北壁二金剛身姿裝束與南壁同,惟鎧甲紋飾作橫線紋。右側金剛面方闊,棱角分明,頭戴束發花冠,不同于其它三尊,右手執物與南壁左側金剛同,左手于掌中托一火焰寶珠。左側金剛頭盔的護項上卷,右手握劍,左手托舉單層方塔,塔下設蓮座,上為攢尖頂,當為舍利塔。

東西兩壁的四菩薩基本相同。體豐腴,面方圓,身向內側扭屈,立于覆蓮座上。頭戴花冠,后飾圓形頭光,頸飾蠶節紋,佩項飾。上身斜披絡腋,下著裙,外束裙,披帛呈環狀飄起,繞肩搭肘于身側垂地,雙手于胸前合十(圖四)。

函身外壁所刻金剛、菩薩,在造型上以健碩豐滿為美,站立時腹部前挺,胯部側扭,仍具唐代風格。金剛系肩巾,頭盔兩側有鳳翅形裝飾,護項上翻等,均與盛唐、晚唐的軍戎服飾相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前引《正定縣志》記:舍利寺“唐開元間葬金牛禪師舍利于此,其塔在殿西數武”;《常山貞石志》中《唐深州剌史墓志》殘石的注釋也稱:“今在正定府城內府治西北舍利寺。舍利寺后、金牛禪師塔前有明人碑,其碑趺即是此石。”可知清代金牛禪師舍利塔尚存,并有準確位置。由20世紀五六十年代所攝照片(圖五),亦可見碑、塔位置關系與上述所記一致,可以確定此塔基即為記載中的唐金牛禪師塔。

但是,史書記載的金牛禪師系唐代著名禪師馬祖道一的法嗣,于唐開元年間入恒州(今正定)慈覺寺(俗稱金牛禪寺)住持,此時距函蓋所記時間早200年左右;其次,此次清理中沒有發現與金牛禪師相關的資料;三則從圖五照片看,該舍利塔全無唐代風格。那么《正定縣志》及《常山貞石志》關于此塔為唐金牛禪師塔的記載是否準確呢?筆者分析,五代之間兵革無時,唐開元年間的金牛禪師舍利塔也難逃此劫。明初太祖命江夏侯周德興來真定取金牛禪師舍利時,塔早已無存,寺僧或隨從隨意從某舍利塔地宮的石函中取出舍利,并將石函蓋頂刻有時間和僧人名號的銘文磨去以掩人耳目,此后該塔便被認定為金牛禪師舍利塔,明永樂初更遣太監楊升新其塔殿,遂有志書所記。

江夏侯周德興,《明史》有傳,濠州(今安微鳳陽)人,與朱元璋自幼友善,從定滁州、和陽,累戰皆有功,洪武三年(1370年)封江夏侯,卒于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h志所記“明太祖、成祖相繼命江夏侯周德興取舍利二萬余?!庇姓`,當僅為明太祖。

石舍利函一般均緘封密固,而此石函出土時并未密封,且函內空無一物,函身兩側口沿處及蓋兩剎尚留凹槽,這些有可能系周德興取舍利時所致。函蓋頂部中心部位的長方形置物痕或為明永樂初重修舍利塔時的供奉物痕,后供奉物失。與石函同時出土、被定為宋金之物的三彩香爐也應是此時置入地宮內的。

三彩爐原置于石函西側,出土時已碎為一堆陶片。復原后爐高11.2厘米,口徑11.5厘米,腹徑11.3厘米。侈口,折沿,方唇,雙附耳外撇,頸較長,鼓腹,小平底,下有三矮足。頸部貼塑模印葵花兩朵,前后對稱。長方形耳的外側壓印卷曲的龍紋,外刻單陰線邊框。腹部貼塑行龍,龍體飾云紋。釉色以綠為主,腹部二行龍施黃釉,腹下部和爐內不施釉,底部切削成平底,口沿處留有疊燒的三足痕。陶爐胎質粗松,呈粉白色,釉下施化妝土,露釉處有明顯輪制痕跡,模制的貼花部分有窯裂現象(圖六)。

2、宋大觀二年《敕文札子》碑

該碑據說20世紀70年代發現于正定縣西北城墻基下,1983年12月15日正定縣文物保管所自正定車站街一居民家中征集,現存隆興寺內。

碑為青石質,身首一石?,F碑首自額字以上缺失,殘高152.3厘米,寬72厘米,厚21厘米,座佚。碑額陰刻正書“敕文札子”2行4字,額兩側刻牡丹花紋,碑身周邊刻云氣、海水、波浪紋。碑文分上、下兩部分,間以雙陰線,上部高24.5厘米,下部高97厘米。上部刻宋大觀二年(1108年)六月九日尚書省付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的敕文札子,計27行,滿行21字,共267字(含二押)。下部刻大觀二年七月十八日就尚書省敕文上奏、下達及施行的說明公文,共25行,滿行50字,其中一行59字,計717字。碑文均為行書,完整無缺(圖七)。上部碑文如下:

“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住持」僧法瓊狀近陳狀敘述本院」元系本府申奏朝廷將本」院改作十方禪院應系常住」供眾田產除二稅役錢外并」免諸般差科后來被州縣逐」旋增添與甲乙寺院一例均」攤伏念本院物產荒薄難為安眾竊見本府天寧寺元系」永泰寺近蒙」敕改充天寧禪寺名額續蒙」圣旨與依崇寧寺例除二稅」外與免諸般差科等欲乞將」本院名額改作大觀萬壽禪」院除二稅外乞免諸般差科」役錢承禮部告示難議施行」伏望特垂憫恤乞賜判送左」右司指揮禮部撿取本府天」寧寺改賜名額及免差料(應為“科”)體」例赴朝廷看詳若依得上」項體例欲望朝廷指揮施」行六月六日奉」圣旨依例許免差料(應為“科”)改院額」不行」右札付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尚書省印(押)」大觀二年六月九日(押)”

從宋代起,寺院有甲乙徒弟院、十方住持院之分。甲乙徒弟院即碑文所稱“甲乙寺院”,是由自己所度弟子輪流住持、甲乙而傳者,其住持是一種師資相承的世襲制;十方住持院系公請諸方名宿住持,略稱“十方院”。當時十方禪院可免除二稅及諸般差科,而甲乙寺院則要繳納稅賦。從碑文可知,洪濟寺原非十方院,系經真定府申奏宋廷后改的,但具體時間不詳,當在此札文之前。另從碑文可知,原永泰寺于大觀二年蒙敕改充天寧禪寺,此記為正定城內八大寺院之一的天寧寺的沿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字依據。

此札雖僅200余字,卻提供了洪濟寺、天寧寺沿革和宋代賦稅制度等方面的重要史料,甚為難得。

下部碑文如下:

“使」準提舉常平司牒準尚書戶部符準戶部左曹開準祠部開大觀二年六月七日」敕中書省尚書省送到真定府十方洪濟禪院住持僧法瓊狀近陳狀敘述本院元系本府申奏朝廷將本院改作十方禪院」應系常住供眾田產除納二稅役錢外并與免諸般差科后來被州縣逐旋增添與甲乙寺院一例均攤伏念本院物產荒薄難為」安眾切見本府天寧寺元系永泰寺近蒙敕改充天寧禪寺名額續蒙」圣旨依崇寧寺例除二稅外與免諸般差科等事欲乞將本院名額改作大觀萬壽禪院除二稅外乞免諸般差科役錢承」禮部告示難議施行伏望特垂憫恤乞賜判送左右司指揮禮部撿取本府天寧寺改賜名額及免差科體例欲望」朝廷指揮施行六月六日奉」圣旨依例許免差科所乞改院額不行奉」敕如右牒到奉行前批六月九日午時付禮部仍關合屬去處今關請一依」敕命指揮仍關合屬去處及右曹照會除已施行外所有乞免役錢不屬左曹今關請照會一面任自施行符本司主者一依關內」敕命指揮施行牒請詳尚書戶部符內」敕命指揮施行仍關合屬去處并據知事僧普圓狀本院昨于今年六月六日奉」圣旨二稅外依例許免諸般差科役錢切緣本府行唐縣、趙州、高邑、贊皇縣界各有常住供眾田產欲乞行下逐處照會庶得遵依」圣旨施行者」右使司契勘除已施行外今貼十方洪濟禪院照會一依前項」敕命指揮施行大觀二年七月十八日帖住持傳法賜紫沙門法瓊書監院僧普圓立石」文林郎知真定府司錄參軍權察判簽判孫」儒林郎行觀察推官武騎尉陳」文林郎試觀察判官王」通直郎簽書成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范」朝散郎權通判成德軍府管句學事兼勸農事兼察視保甲驍騎尉賜緋魚袋郎」朝奉大夫通判成德軍府管句學事兼勸農事兼察視保甲驍騎尉賜緋魚袋齊」降授承事郎權發遣河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兼本路勸農提舉河渠公事兼提舉保甲權真定府路安撫使兼馬步軍都總管兼知成德軍府事借緋虞」皇弟永興成德等軍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守太尉開府儀同三司雍州牧兼真定牧食邑一千戶實封三百戶上柱國燕王”

文始之“使”字特大,橫向占據兩行的位置,字高相當三字,應系碑文后主事官員題名最后一位“皇弟永興、成德等軍節度管內觀察處置等使……上柱國燕王”之簡稱。第二行涉及官署有提舉常平司、尚書戶部、戶部左曹、祠部,另外還涉及牒、符、關、帖等各種不同的文書,對研究宋代職官制度及相關的官式文書有一定的資料價值。

該碑刻工為段概,其名字位于下部碑文首行“使”字下端。正定另存有北宋大觀年間《真定府開元寺重修三門之記》碑,亦署“段概”名,推測他在宋末正定一帶是有一定影響的石工。

書丹者、立石僧無考。主事官員中前八位史書無載。最后一位“燕王”,《宋史》有傳,但傳中的燕王趙俁歷任官職與碑文所記不符,而其同母弟越王趙則與之相符。趙,宋神宗十二子,初授武成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祁國公;哲宗朝加開府儀同三司,封永寧郡王、睦王;徽宗朝進封定王、鄧王、越王;靖康元年,遷太師,授永興、成德軍節度使,雍州真定牧。此碑可?!端问贰分`。

倒數第二位“降授承事郎……兼知成德軍府事借緋虞”應為虞奕。虞奕,《宋史》有傳,傳曰:奕字純臣,第進士,崇寧年間提舉河北西路常平,提點刑獄,后遷光祿卿,戶部侍郎。史書中未涉“真定府路安撫使兼馬步軍都總管兼知成德軍府事”之職。

3、石舍利棺

二石棺征集于正定城內西北街,據了解出土于洪濟寺西南數十米處。均無蓋,且制作較粗。其中一棺為漢白玉石質,上寬下窄,除外側面加工為平面外,余均作毛面。上寬42厘米,下寬36.5厘米,棺身長53.5厘米,高24厘米,棺內深16厘米,口沿厚5.5厘米。另一棺為青石質,外側面及內槽均作毛面,內槽呈尖拱龕形。上寬35厘米,下寬37厘米,棺身長49.5厘米,高20厘米,棺內深13厘米,口沿厚7厘米(圖八)。二棺均無刻銘,且發現時舍利及隨葬物品均已不存,但據說同一地點曾出土過刻有“大觀”年號的石棺,同時其與1998年臨濟村西南出土的兩具宋代中晚期石舍利棺相類,可確認為宋代石舍利棺。

4、真定府定林禪院沼公和尚壽塔銘

于1996年9月28日征集。據調查,該塔銘曾砌于北城墻基下,上世紀70年代拆除城墻時發現,并由附近一農戶運至家中。

此塔銘為青石質。長80厘米,高45厘米,厚12厘米,除正面磨平刻字外,余皆為毛面。正面上端自右而左刻楷書大字“真定府定林禪院沼公和尚壽塔”,下部右側空,豎刻小字6行集中于左側,為:“明昌三年三月旦日,建塔小師監院僧定濟,副院僧定愿,監庫僧定福、定宗、定相、定□、定泰、定曼,造塔東垣趙準,安書丹,鹿泉牛用刊?!保▓D九)

此刻石系金明昌三年(1192年)真定府定林禪院監院僧、副院僧、監庫僧等8人為該寺院沼公和尚所建壽塔之塔銘。造塔僧人前冠以“小師”,可見沼公和尚當為一位功績不凡的僧人。

據清光緒版《正定縣志·寺院》所附“洪濟寺”條記,十方定林禪院系洪濟寺之別院。另《常山貞石志》收錄有《真定府十方定林禪院第四代傳法住持賜紫沙門通法大師塔銘》,當時該塔銘位于正定府治西北后寺大殿后。綜合上述所記,定林禪院為一座十方寺院,其位置在正定城內西北角洪濟寺、舍利寺一帶。此塔銘原嵌在該寺的沼公和尚壽塔上,后塔坍,散落的塔銘在明代拓建城時被砌筑于城墻基處。

塔銘所涉僧職有監院、副院、監庫。監院系監寺之舊稱,宋宗賾《龜鏡文》云:“……荷負眾僧故有監院?!备痹寒敒楸O院之副?!洱旂R文》中未見監庫之職,但有庫頭一職,“為眾僧出納,故有庫頭”,監庫職掌當與庫頭相近[2]。

造塔人趙準的籍貫寫作“東垣”,按《漢書·地理志》,常山郡真定縣故稱東垣,此處系采用古地名??呗谷S茫踢^金大定三年(1163年)《真定廣凈院記》碑。

5.真定路十方萬歲禪寺莊產碑

20世紀70年代發現于正定中學。為青石質,首身一石,現殘缺嚴重,下部佚失,上半部殘高177厘米,且有裂紋數道。額部陰刻篆書“真定路十方萬歲禪寺莊產碑”4行12字,碑文缺失嚴重。因另有專文考釋,故略。

按《正定縣志》記,洪濟寺、舍利寺原為一寺,后因殿宇頹廢,遂有前、后寺之稱;金為十方定林院,元為萬歲禪院,蓋寺之別院。然而現存的洪濟寺《敕文札子》碑、十方萬歲禪院莊產碑及《常山貞石志》收錄的金十方定林通鑒法師塔銘中均未提及上述寺院之間的關系,而收入《常山貞石志》的萬歲禪寺、定林禪寺的碑刻,其當時的位置確與舍利寺、洪濟寺的位置相吻合,故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待進一步考證。

————————

[1]樊瑞平、郭玲娣:《河北正定舍利寺塔基地宮清理簡報》,《文物》1999年4期。

[2]轉引自中國佛教協會編:《中國佛教》第二輯,知識出版社,1989年。

〔責任編輯:成彩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久91|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日韩高清成人|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av一区二区无码在线|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在线一级毛片|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国产理论一区| 国产精品蜜臀| 国产免费a级片|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99在线小视频|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国产色图在线观看|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欧类av怡春院|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福利片|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色悠久久综合|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亚洲二三区| 日韩在线2020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18|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国产人人干| 久久成人免费|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国产精品性|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青榴视频|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97se亚洲综合不卡|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www亚洲天堂|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国产迷奸在线看| 国产视频入口| 色综合中文| 欧美高清日韩|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不卡|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日韩av无码DVD| 国产精品xxx|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最新午夜男女福利片视频|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青草视频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