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3日,日本松竹大歌舞伎·近松座在上海大劇院公演獻藝,觀眾廳里座無虛席,一次次的掌聲表達了中國觀眾的由衷贊嘆。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藝術,成為其文明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日本的歌舞伎和中國的昆曲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東方古老精妙的傳統藝術得到了世界的認知。
誕生于日本民間的歌舞伎,至今已傳承了整整400多年。此次,筆者通過歌舞伎藝術大師坂田藤十郎的精湛演技,觀賞、領略到了日本國粹的風采和生命力。
坂田藤十郎,一個堂堂七尺男子,卻扮演著千嬌百媚的柔美女子,他的一招一式,氣質典雅而端莊;他的一語一吟,氣息飽滿而韻味十足,使筆者立即想到我國京劇大師、享譽世界的梅蘭芳。難能可貴的是,坂田藤十郎已76歲高齡,竟還能展示出如此靈巧優美的身段和具有感染力的嗓音,令人驚嘆!他在日本得到的“人間國寶”的稱號,當之無愧。
在大劇院獻演的兩出劇目中,坂田藤十郎分別扮演了三個性格迥異的角色,充分展示出其高超演技和個人魅力。在《傾城反魂香》中,他飾演畫師妻子阿德,這是一個出身貧寒的善良女人,和丈夫恩愛和美,由于丈夫口拙、口吃,她還成了丈夫的喉舌。坂田藤十郎的表演細膩而質樸,盡顯女性溫柔體貼之美,他所刻畫阿德有點饒舌,有點幽默,令人感到十分親切。
在以舞蹈為主的《英執著獅子》中,坂田藤十郎扮演與阿德反差很大的另一種類型的女子——貴族小姐,這位大家閨秀是那么的雍容華貴,柔美艷麗,甫一亮相,就驚艷四座,令全場為之喝彩。這不僅是因為他的扮相十分古典優雅,更因為他運用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演繹角色時,是如此傳神而不露一點痕跡。例如,在女子戲耍完蝴蝶之后,他雙手拿著兩把扇子,扇面上的裝飾物代表一雌一雄兩只獅子,舉手投足婀娜多姿,美不勝收。坂田藤十郎以攝人心魂的眼神、柔美曼妙的舞姿、輕盈自由的步態,借物抒情,層層遞進,將深閨少女內心深處微妙而復雜的思春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獅子”是坂田藤十郎扮演的第三個角色。在《英執著獅子》的后半段,年輕貌美的貴族少女搖身一變,化作了文殊菩薩身下的靈獸獅子。先前那令人怦然心動的神態與舞姿,一下子變得雄壯英武,野性十足,充滿陽剛威猛之氣。坂田藤十郎與武士們打斗的舞蹈場面,精彩而矯健,與之前他扮演的那個高貴溫柔、美得耀眼的女性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反差。坂田藤十郎不愧是真正的藝術表演大家,他傾其全部心智與技巧來追求藝術的完美,從而讓全場觀眾充分領略了他的精湛演藝和歌舞伎所特有的魅力。
注重與觀眾的交流,是日本歌舞伎的一大特點。延伸到觀眾席的“花道”,是演員登臺的必經之路;在演出過程中,當觀眾看到演員的表演達到他們心中期盼的標準時,便會像京劇觀眾叫好一樣,發出響亮的回應,產生演員和觀眾合為一體的劇場效果。歌舞伎的舞美設計十分講究,卻不繁復。《傾城反魂香》的布景是寫實的,《英執著獅子》的布景則是寫意的;歌舞伎的服裝設計也同樣一絲不茍,尤其是貴族少女的服飾,豪華絢麗,色彩鮮亮,刺繡精美;歌舞伎的音樂配器則較簡約,只有日本太鼓和三味弦琴兩種,伴奏演員和吟唱演員全都出現在舞臺上,分別端坐兩側,目不斜視。整個演出非常注重節奏,既有演員自己腳踩的節奏,也有以響板與太鼓敲擊出來的節奏,均以用來表現人物的各種心理與情緒,如焦慮不安、人獸搏擊的緊張場面等等。
長期的文化藝術修煉,使生活中的坂田藤十郎顯得十分儒雅,給筆者以深刻的印象。他的名言“一生青春”,是一個演員的理想境界,也是兩國藝術家在保護、繼承、發揚傳統文化藝術中的共同追求。在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之時,坂田藤十郎等中日兩國的藝術家都在熱心從事文化交流、友誼促進的工作。比如,中日雙方歷時兩年聯合打造的大型舞劇《楊貴妃》在東京首演成功,日本東京劇團東演分別在大連、長春、北京、武漢、上海五個城市巡演話劇《臨時病房》和音樂劇《愛戀森林》。《臨時病房》是由我國著名女作家沈虹光創作的,她的另外兩部話劇《同船共渡》和《幸福的日子》都已在日本演出超百場。這些合作的成功,不僅僅是兩國文化交流的成功,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其順應了中日兩國友好和睦、共同發展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