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陜汽集團全年產銷突破6.8萬輛,產值180億,其中重卡超過6萬輛,出口2.5億美元,市場增長率超過100%。2008年,陜汽將力爭全面實現產銷8萬輛的目標,并在此后6年連續跨越三個臺階,最終在2012年實現產銷重卡12萬輛。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陜汽在“德贏”思想的指導下,構建“四大平臺”完善發展體系。
陜汽欲在6年跨越三個臺階
承接2007年的優異成績,陜汽在2008年確立了全面實現產銷8萬輛的目標。到2010年實現產銷重卡10萬輛,銷售收入300億;到2012年實現產銷重卡12萬輛,銷售收入500億。力爭連續6年跨越三個臺階后,把陜汽重卡打造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重卡品牌。
“四大平臺”助推目標實現
2006-2007年,陜汽產銷從1.5萬輛躍上6萬輛臺階,市場增長率超過100%,集團公司實現產值180億,出口2.5億美元,企業實現質的飛躍。從統計數據分析,陜汽在國內、國際市場均實現了全面快速增長,除了在山東、京津冀、上海、河南、陜西等傳統優勢市場保持領先之外,還在山西、浙江、安徽,新疆、福建、廣東、寧夏等新興市場超越了主要競爭對手,市場占有率已穩居前列。
在此基礎上,陜汽集團推出了“四大平臺”戰略,這將有利于產銷目標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黃金產業鏈”平臺。2007年,陜汽重卡集濰柴動力、漢德車橋三大名牌為一身,使得陜汽“黃金產業鏈”擁有了兩個世界品牌和三個中國名牌。今年,陜汽“黃金產業鏈”將全面升級,形成以德國MAN、濰柴動力、美國康明斯、法士特、漢德車橋為核心,以市場為目標,打造從技術到研發、從供應到生產、從銷售到服務、從國內到國際的一個完整產業體系。為陜汽重卡繼續領跑中國大馬力重卡市場,走向國際化打下堅實基礎。
產品平臺。隨著德龍F3000的成功面世,陜汽重卡技術實現向高技術平臺的飛躍,縮小了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差距。而德龍M2000重卡批量上市,吹響了陜汽向中重卡全面進軍的號角。WEVB安全制動技術的全面應用,進一步提高了陜汽重卡在安全、可靠方面的系數。
而陜汽08款國III重卡系列產品相比同類車型更成熟、更可靠,更節油、更環保,完全適應新法規。據陜汽汽車工程研究院工程師介紹“08款重卡是陜汽整合國內獨有的‘黃金產業鏈’,德國BOSCH(博世)、奧地利AVL歷經兩年成功推出成熟可靠、綠色環保的國III系列重卡,匹配濰柴藍擎WP10N、WP12N兩大系列發動機和康明斯ISM系列11升全電控大馬力發動機,經過全新的優化匹配,實現了符合國III標準的清潔排放。”
在專用車方面,今年陜汽聯合全國優勢改裝企業、研究單位聯合成立“全國重(中)型專用車聯盟”,與全國120家優勢改裝企業實現強強聯合,以專業制造、專業改裝的方式向市場輸送最好的專用車產品。
服務平臺。陜汽提出的“大s服務”2號工程,就是在2007年“貼心服務”品牌建設的基礎上,充分挖掘“黃金產業鏈”內各成員的市場資源,打造3800家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服務網絡體系,建設涵蓋陜汽重卡、濰柴發動機、康明斯發動機、法士特變速器、漢德車橋、上裝廠商等所有零部件、總成供應廠商在內的陜汽重卡服務網絡,實現1800輛GPS服務車全天候服務,實現“黃金產業鏈”成員服務資源共享,服務協作等方面進行一體化運作。
金融平臺。2007年,陜汽在保兌倉及金融信貸業務上運轉效率很高,實現近百余億元的業務量。據陜汽透露,2007年9月28日開啟的金融信貸業務試運行取得成功。今年,陜汽將在2007年的基礎上,全面實施金融信貸業務。
提升品質 “德贏”市場
“德贏”是超越“自贏”和“共贏”一種全新的商業發展模式,它指企業自身與商業伙伴、消費群體、社會利益之間應該以“德”為本,注重全方位的發展平衡,它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商業態度,而非純粹的商業關系。
陜汽集團張玉浦董事長告訴記者:“陜汽堅持‘德贏天下’的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觀,苦練內功,靠誠信品質,打出響當當的中國品牌,這就是陜汽實現國際突圍的成功之道;陜汽堅持品質成就未來,就是堅持技術領先國內、縮小與國際差距,品質領先國內,打造陜汽重卡的整體品牌形象,我們將義無反顧的走陜汽特色的品牌之路,將陜汽做成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品牌。”
目前,陜汽形成的“德贏”文化,以及科學發展的模式,已經創造了全新的“陜汽模式”。依托逐漸成熟的產品品質,陜汽欲在“德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