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院,本是個緊張又嚴肅的地方。閑暇是沒有的,而禪堂的“用功”,也不是人人皆可“心空及第”的。為了調節緊張嚴肅的情緒和難得要領的“用功”。我決定用“禪茶”了,取之于茶用之于道。教務處被征用了。先是乒乒乓乓地打掃了一番。又擺些花兒,又在對面屋內的電腦上備了茶樂《聽壺》,加上茶道必備的法器:引罄、香爐、止靜牌,正兒八經的一場佛事。一切準備就緒,飲茶就在這一獨門小院中正式演繹了。
小門的鐵柵上掛了個大大的木牌,上書正楷“止靜”二字,另加一把“鐵將軍”護法。內外不得出入。引罄一聲,大家肅立。禮佛、上香、落座、止語,隨手泡提起,茶具入浴洗塵,嘩嘩一陣水聲,熱氣騰騰一片。按次第,每人座前有了一套茶具、托盤、品茗杯、聞香杯。當然了,即是一場佛事,這規矩是不可少的。啊,這小小的一杯茶,是要品的。品與喝不同,品字是三個口,這一杯茶也要分三口來品。茶水輕輕地浸在舌尖上,進而潤了滿腮,一股清香無聲無息地彌漫開來,與人與屋與香渾然一體。人在茶中茶在人中,沒有了想法。失卻了念頭,時間停止了?那一剎那,心歇了、靜了,回到了久別的“家”。一種深深的親情涌了上來。心潤了、濕了。一種深深的感動。唯人自知的深情擴散開來。《聽壺》,悠悠地,從鄰窗飄了過來。訴說著茶的心情。當下的美好和完滿不可道來。思維在這一刻終于停止了,而思維停止的這一刻。心關終于為之一開。乍現的那一刻是如此的溫暖。深深的愛意,突突地涌上來,飽滿的人生在這一瞬。呈現出七彩的愛,所有的情緒都在這一瞬歸順了,真、善、美。
戒、定、真香。
漸漸的,這便成了安靜殿堂內的一道風景。所有的問題便在這一嗅一品中釋懷,如水無痕般地和好如初了,在茶的清澈中清明了。
那天的最后一道是白水,但白水細品之后亦不再是白水,白水亦有品、有味。當然了。還是白水的味。唯有白水才有的味。與心交融的那一瞬白水也為之一振啊!
聞香杯已冷可香依在,是禪悅。是戒香。是共振之香、共撞之香。
大千世界,有情無情皆有佛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