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下午,公劉子先生告訴我:“一會有人攜帶3款鐵觀音前來斗茶,也把我們的好茶拿出來比比吧。”我們打開了接待室的取暖器,準備了開水、品茗杯若干,還特備了些砂糖橘和瓜子,褐色飾梅花四方粗陶制茶點碟盛放著。將那新鮮橘紅的砂糖橘襯托得越發好看了。
又從柜子里取出6個白色審評盤、6個蓋碗、6個白色湯杯。按順序呈“一”字排開,我取了3款鐵觀音分別放至審評盤中。在公劉子先生的指導下,用油性記號筆將蓋碗進行編號。為了更好地區分,我們自己的編號是“1、2、3”,而朋友的編號是“A、B、C”。都準備妥當了,眾人靜候李茶友攜茶而至了。
大約一刻鐘的時間,只見李先生推門而入。相互寒暄一番。招呼大家坐下了,李先生從黑色皮包內取出了3款鐵觀音,分別倒入搖樣盤中。斗茶正式開始了。
先干評,6個茶樣在大家的手中相互傳看,1號干茶緊結,色澤砂綠,顯花香;2號干茶較緊結,色澤青綠,花香清雅,音韻顯;3號干茶較圓緊,色澤砂綠;A號干茶尚緊結,色澤暗綠,顯酸味;B號干茶圓緊,色澤青綠,略顯酸味;C號干茶緊結,色澤深綠。酸味明顯。從干茶看。雙方的茶葉風格略有不同。我們的3款茶葉更受消費者的青睞,而李茶友的茶是幾年前較流行的風味特點,他的3款茶,茶形做得不錯。
經過一番對比,進行濕評了,將開水依次沖入蓋碗中,燙杯、棄水。從茶樣中分別取5g茶葉置入蓋碗中,水至三沸。沖泡,浸泡1分鐘,將茶湯分別瀝入白玉杯中,聞香,品茗,1號茶的香氣花香較清雅,口感醇和:2號是高爽濃郁的花香,口感鮮醇爽口,品飲時頰齒留香;3號是甜香型。口感醇爽;A號茶香酸味顯現,口感略澀。帶明顯酸味;B號茶是奶香型,口感較醇厚;C號茶是酸味明顯。口感顯澀。茶湯酸味明顯。
如此這般連泡了3次,經過綜合比較,李先生認為他的B號茶品質比較不錯。只見公劉子先生將2號的蓋碗倒置,使葉底倒置于杯蓋上,細聞茶香道:“香氣高爽濃郁,這茶還真不錯啊!”并請李先生及眾人一起細聞優雅香氣。李先生也效仿此法。細聞B號茶的香氣,請眾人聞香,此茶奶香中略顯酸味。眾人對比兩款茶,2號的鐵觀音香氣純正優雅高爽,吸引人久久品味。眾人一致認為2號的品質是最佳的了。
公劉子先生道:“這些鐵觀音的質量還可從湯色上對比出高低。取6個審評碗出來吧。咱們看看湯色。”再次將沸水沖入蓋碗中,將茶湯瀝至審評碗中。2號湯色最為明亮,其次是1號、3號、B號、A號、C號的。公劉子先生介紹道:“茶湯明亮,反映出此茶的水浸出物(內含物質)豐富,在光線照射下。光線進入茶湯。遇物質而反射。映入眼內的感覺是明亮度。一般而言。茶湯愈明亮,其品質愈佳,這是評茶為什么還有評湯色的道理。反之,茶湯內含物少,光線進入茶湯,被茶湯吸收了。茶湯呈色就會沒有明亮度了,質量差的湯色暗淡,表明此茶的內含物質較少。從某種意義上說。香氣比較各有差異,還有嗅覺靈敏的不同。味覺也有各人偏好,有的需濃些的。有的需爽口的,有的喜甘醇的。眾口難調,但在湯色上,只要不是色盲,誰都知道哪個茶比較好些。”
這次“斗茶”活動最終的認同還是在湯色上獲得了大家對孰優孰劣的意見統一。聽了公劉子先生介紹,眾人高興。既品了好茶,又長了見識,真是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