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人大多有蹭茶的經歷,有的人怕這個“蹭”字不好聽,就說“試茶”;也有的人干脆說“騙茶喝”。免得你不明白他是干什么的。不管哪一種說法,講的是同樣一個事:喝不花錢的茶。
這個不花錢喝的茶,區別于那種“禮品茶”和“馬屁茶”?!岸Y品茶”基本屬于包裝盒概念,印刷上個什么圖案,標上個什么供品之類的鬼話,然后把東西裝進去就成了。至于這個東西是不是那個供品。有沒有那個級別,甚至是不是那個品種,統統不知道。因為它僅僅是一個“禮品”,請您“笑納”即可。 “馬屁茶”可又另當別論了。一定是好得足以充當“馬屁”的功效,往往物超所值,非常人可品。有時候。不花錢的茶喝得莫名其妙:明明苦澀難當,偏偏外表印著“觀音王”字樣。還有什么總統茶、人民代表茶、珍藏極品茶,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蹭茶好比買書,買書之前先翻閱翻閱,有的時候興致來了,多翻幾頁。興致過了,合起書本,走人拜拜。買茶之前試一試,泡一泡,看看哪種合口味。可是喝來喝去,總是不滿意:不是價錢太離譜。就是口味不合適。一家試完再試一家,有的時候一天下來,你都不知道喝了多少茶,雖然沒花錢。但是你貢獻了自己的腸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有的茶莊不喜歡這樣的茶客,看見客人進門就板著臉問:你要買多少錢價位的茶,你告訴他價位以后,他就泡那種價位的茶葉給你喝,還沒有等你感覺到好壞,就催促問“怎么樣,可以嗎?”好像國營商店一樣。
蹭茶的人最終是要買茶的。沒有人一輩子蹭茶。因為你蹭別人的茶,別人也蹭你的茶。既然你都看不上茶莊的茶葉,那么你就應該拿出跟茶莊不一樣的茶來讓茶莊品嘗。也許你可以從東家茶莊搬運茶葉到西家去品嘗,同樣喝不花錢的茶,蹭茶的同時也是在交流,不亦樂乎。
為了蹭得好茶,經常要說些“好話”。也許一下子把最高級的表揚詞給了最初的低檔茶,等到后面有更好的茶時,找不到更高級的表揚詞了,甚至是喝到沒詞了。這個時候有的人就開始走極端:“不敢喝茶”。怕沒詞評茶。也有人干脆一條道走到底:再好的茶“不過如此”,因為感覺是最初的好。
其實,蹭茶者蹭茶不是為了貪小便宜,更不是為圖利益。蹭茶的要說話,我覺得是一種勞動:他們用行動和語言在傳說茶的文化,評價茶的流行,推動茶的流通,最少是在為所蹭的茶做廣告。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白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