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兩年多前,比爾·蓋茨曾經非常令人意外的出現在“2005年超級計算機大會”(SC05)的會場,并做了主題發言。這是世界高性能計算(HPC)領域內年度最高級別的兩場大會之一,另一場是自2001年以來,每年6月固定在德國小城海德堡舉行的ISC(Internati onal SupercomputerConference)大會。最引人矚目的是,在每年的SC和ISC上,都會發布一份名為TOP500的超級計算機排行榜,根據運算指標,將這個星球上運行速度最快的前500臺計算機排一個順序。截至2007年11月最新的榜單出爐,TOP500已經發布了30次。
蓋茨當年能賞光出席SC大會和微軟當時一項野心勃勃的產品發布計劃有關。這個產品就是微軟針對高性能計算領域內的集群系統所推出的操作系統WindowsCompute C1uster Server 2003(以下簡稱WCCS 2003)。蓋茨的身體力行為WCCS 2003在2006年的正式亮相做了最有效的預熱。
兩年過去了,WCCS 2003一直表現得不溫不火,但是,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微軟其實在WCCS 2003身上寄予了很多厚望,并且也為此煞費苦心。
2007年3月,高性能計算領域內的老牌廠商SGI宣布,開始銷售基于WCCS 2003的Altix XE集群系統,這也是SGI首次在Altlx系列中使用微軟的操作系統,這之前,SGI一直是Linux和Unlx的擁躉;7月,微軟與惠普(www.hp.com.cn)的“水平組合”面向企業和中端市場,推出了極具靈活性和高可用性的超級計算集群,由此擴展了雙方所簽署的面向高性能計算市場的全球銷售和營銷協議。
最新的例子出現在2007年11月底,微軟和曙光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基于微軟WCCS產品,針對高性能計算領域在市場、技術、渠道、銷售層面進行合作,同時建立“曙光一微軟軟件技術測試實驗室”,共同培訓軟件技術人員并定制行業解決方案。曙光多年來一直是國內高性能計算領域內的標兵,能被微軟選中幾乎是一種必然。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很快就會推出基于WCCS 2003的機群產品曙光4000W,并準備針對4000W聯手研發適用于各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
這是微軟覬覦已久的一大塊市場,從某種角度講,WCCS也是微軟打開這塊市場的鑰匙。在2007年11月底發布的那份TOP500榜單仍是L1nux的天下,有381臺超級計算機采用了L1nux,基于微軟WCCS 2003的只有6臺,蘋果的Mac OS X系統有2臺。IBM(www.ibm.com.cn)的兩臺“藍色基因”超級計算機仍牢牢占據著排行榜的前兩位,就像IBM對于企業市場的控制力一樣。微軟面前看似困難重重,但這些都不是問題的關鍵。
微軟很早就已經明確表示過,其進入高性能計算市場的目標之一就是要為中小型用戶帶來更便宜和更易用的超級計算機,而傳承自Windows的使用習慣無疑是微軟手中的殺手锏之一。“對于普通的非計算機專業用戶,如需要進行計算的生物學家,Linux集群則不太友好。”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Ron Elber的觀點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這就是微軟最擅長的“跟隨戰術”的可怕之處,一旦微軟想要跨入的領域,所有人都很難漠視其存在。根據微軟的路線圖,WCCS 2003的繼任者Windows HPCServer 2008(WHS2008)也將很快登場。屆時,微軟在高性能計算領域內的技術部署將會進一步立體化,微軟也將很快完成從一名“參與者”到“競爭者”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