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搜索引擎對互聯網內容和人群進行精確區分匹配的能力。隨視想把自己打造成互聯網上的分眾傳媒。
“百度TV”終于運轉開了。作為“百度TV”的獨家運營合作伙伴,隨視傳媒的創始人可以輕松一些。“我們是不斷地從挫折和困難中走過來的,”曾經是職業經理人的隨視傳媒執行副總裁薛晨感嘆道,“我們的經濟實力和信念都受到了很大的考驗和挑戰。”
創業和做職業經理人的確不一樣,好在隨視打贏了第一場比賽。2007年11月底,隨視成功地從百度(www.baidu.com.cn)、英特爾(www.Intel.com.cn)投資、華巖一法利隆基金拿到了約500萬美元的第一輪風險投資。“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加大市場投入,讓‘百度TV’產品以更快的速度占領更多市場分額。”隨視傳媒CEO段嘉瑞表示,“希望能像當年的搜索引擎競價廣告一樣,再次開辟出互聯網廣告的新藍海。”
隨視的共同創業者有六位,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上,他們都是來自不同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完全可以組織起一個戰斗力很強的籃球隊。“我們靠的是執行力很強的隊伍,不是一個閃亮的idea。我們喜歡嚴謹、務實的風格,而不是虛熱和浮躁。”這可能是與其他很多的互聯網創業公司不太一樣的地方。
CEO段嘉瑞有豐富的互聯網運營和人型渠道銷售管理經驗,技術副總翁啟育精通在線流媒體集成技術,運營副總沈雁最早就職于3721,袁學智和黃宏浚都是資深廣告人,而團隊中唯一的女性成員薛晨,有著很深的電信背景。正是這來自不同領域的六個人,給“百度TV”拼出了一個看似美妙的前景。
網絡電視廣告的DHL
2005年冬天,隨視在成立之前,這幾個創始人并沒有打算去創業,而是想幫助翁啟育所在的公司轉型,當時那家公司正遭遇持續發展的危機,后來這家金通集團成為了隨視的第一大股東。在他們看來,在線流媒體集成業務已經沒有太多的發展前景,但是互聯網行業卻生機勃勃,尤其是網絡視頻領域的競爭才剛剛開始,早進人者成功的機會很大。2D06年初,隨視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
“網絡內容視頻化肯定是趨勢,但疑惑是基于P2P的視頻內容分享網站,并不能看到很好的贏利模式。”薛晨說。而英特爾投資業太區總監張仲也表示,“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或者未來盈利前景不明朗,是之前阻礙我們在視頻互聯網領域投資的主要原因。”隨視的創始人認為,結合他們各自的背景和優勢,完全可以做一套基于網絡的在線視頻廣告發布、代理商管理、媒體資源管理和監播等的視頻廣告服務平臺,而這一塊基本上還是空白。
“盡管隨視也是做視頻的,但‘百度TV’是在廣告上做了創新。”薛晨說。Google在最近兩年先后巨資收購了YouTube、DoubleCilik,意在嘗試進一步拓展搜索關鍵詞廣告以外的富媒體廣告形式,然而,迄今為止,還看不到太多的創新。
“百度TV”則是利用搜索引擎能夠對互聯網內容和人群進行精確區分匹配的能力,把視頻廣告形式推送給瓦聯網卜的目標人群。其創新在于對目標人群“分眾”并進行網絡視頻廣告的準確“推送”,華巖一法利隆基金負責人丁純說,“這種‘互聯網分眾’的媒體不僅能最大化廣告客戶的投放價值,而且將大大提高互聯網媒體價值。”薛晨進一步解釋說,我們是把百度的“主題推廣”代銷的模式中的文字鏈轉換成了視頻,做的還是內容上的匹配。同樣是“美容”關鍵字,既可以推薦文字鏈接,也可以放上化妝品SK-Ⅱ的廣告。
“既不是一個媒體也不是一個代理商。”對于很多人對隨視傳媒定位的疑惑,薛晨表示,有一個最簡單的比喻——網絡電視廣告的DHL公司,隨視其實是做服務的,網站、媒體是廣告傳播的介質。“視頻廣告和視頻網站并不是一個東西,沒有人說視頻廣告就一定只能出現在視頻網站上。江南春已經把這個理論很好的詮釋出來了。”
有保證的“快遞”
“百度TV”包含三項重要的技術。一是搜索對網頁分析的能力,二是視頻能在不同規格的網頁上大規模、低成本的快速發布,三是檢測在這個時間點上廣告是被接受還是拒絕了,甚至這個廣告看了多久,都能記錄給廣告主。前者來自于百度,而后二者來自于隨視。
在“百度TV”上,如果超過5秒網民才關掉廣告,“告主才需要付費,”我們做過測試,其實3秒種就能確定是不是要看這個廣告。”薛晨解釋說。隨視強在能以比別人低得多的成本對視頻的發布進行管理的能力,包括最重要的監播技術。
而電視廣告目前仍然做不到對廣告效果的監測,有保證的“快遞”便成為了隨視說服廣告主的“土牌”。此前摩托羅拉(www.motorola.com.cn)對“百度TV”試投放了兩天,隨視拿出了26%的轉化率的答卷很輕易地說服了摩托羅拉,這一數字相比于一般網站的背投廣告3%左右的轉化率高出了很多。“百度TV”從9月13日正式上線以來,已經有了十幾家的一線品牌客戶以及一些地方品牌的客戶,包括奧迪(www.auell.com.cn)、微軟等。“我們的策略并不是去替代傳統的客戶,作為一個補充廣告的形式在現階段更容易被接受。”
隨視傳媒自主開發的核心視頻媒體發布和管理技術,正是由當年的那個為國內的幾百家大省市電視臺,包括CCTV最早的寬帶進行維護的技術團隊來完成的,這個團隊從1999年開始就在流媒體行業馳騁。薛晨說,“目前這個技術在全球都是領先的,還沒有別人做出這樣一個監播平臺。”
百度的數據庫搜索能力并有17萬個廣告聯盟合作伙伴,與隨視在發布管理平臺上的技術的有效結合,為“百度TV”搭建了一個較高的業務門檻。“如果一個東西很容易被拷貝就沒有存在的價值,我相信隨視已經證明了存在的價值。”
冠名百度
這是百度第一次拿出自身品牌和網絡聯盟資源,與另一家企業合作運營的一個關鍵產品線。在其2007財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報告里,百度都提到了“百度TV”,并表明了對前景樂觀的態度。百度互聯網戰略合作部總裁沈皓瑜表示,“這是對未來的投資。”與Google(www.g.cn)一樣,百度也在探索更新的、更有前景的廣告模式。“百度要做的就是選擇最合適的墻面,在上面安上顯示屏,讓用戶像看電視那樣看互聯網視頻廣告。”而“百度TV”有可能成為百度聯盟廣告收入的另一個熱點。
段嘉瑞指出,Google、百度和雅虎(www.yahoo.cn)最有條件推出“網絡分眾”模式,“但百度聯盟的資源在國內是最優質的,我們考察了很久。”實際上隨視的產品推遲了整整一年才正式上線。隨視原計劃產品在2006年6月上市,在9月份找到了合作伙伴,卻由于該合作伙伴的人事調整把整個進程耽誤了。
2006年9月,隨視開始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在12月份遇到了百度。兩家公司從系統對接、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市場調查到關鍵代理商擺放和試投放,一共磨合了9個月。“我們認為什么樣的品牌能在市場上為大眾接受,就用這個品牌,所以采用‘百度TV’而不是‘隨視TV’。”在分工上,百度負責媒體領域,而隨視主要對整個服務進行管理,“我們對上游,他們對下游。”薛晨表示。
百度與隨視已經不是單純的合作伙伴關系,百度已經成為了隨視的投資者之一。“實際第一輪風險投資相對比較便宜,百度完全可以自己全投。”之所以要引入其他的投資者,隨視還是想保留自己的品牌,將來能有進一步的發展,“成為一個上市公司”是隨視的目標,“當然我們現在才剛剛開始,但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這點上百度也很支持我們。”
隨視已經想好了自己的站位,“我們既可以針對大范圍的人群做,又可以照顧到窄眾,同時兼具這兩種特性的媒體似乎現在還沒有。”薛晨說。而近一兩年將是互聯網媒體價值突飛猛進的時期,甚至會趕超電視。現在中國的電視覆蓋人群為3億戶,而互聯網寬帶人群已超過1.2億,其數量已經達到傳統電視媒體的1/3,是分眾傳媒(www.focusmeella.cn)的近4倍。而在整個廣告銷售市場份額中,電視廣告占到了88%,互聯網只占到6%,處于極度的不匹配狀態。“這當然會有一個滯后的表現,對于我們而言將是大好時機。不過在這一領域的創新,隨視只是其中一個,相信很快還會有其他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