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去年從成都電子科大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的。讀書的時候,學校也不允許大一新生買電腦,說是怕大家沉溺游戲,影響英語四級的通過率。現在再回頭來看這一規定,我覺得不但沒起到“防沉迷”的作用,還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大家計算機水平的整體滯后。
我始終覺得,禁電腦對我們這個立志培養IT高級人才的學校來說是有點荒謬的。我不相信不用電腦大家就可以成為一個個電腦專家或是技術牛人、編程高手。
我們來算筆時間賬,大學只有四年時間,大一不允許買電腦,大四要忙著找工作,真正能學到計算機技術的時間只在大二大三,而我們除去繁多的課程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何況,不少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并未真正接觸過多少電腦,對他們來說,大一正是打基礎的好時機,這樣大二的專業課正好邊學習邊鞏固。反之,如果大一沒有把基礎打好,勢必影響了大二以后的學習。即便非常用功之人,解禁之后電腦學習突飛猛進,也終歸是耽誤了一年的大好時光。
除了計算機專業,其他很多專業也是如此。雖然計算機對各個專業的重要性不同,但計算機幾乎成了最普遍的、必不可少的學習工具。就算是電腦可能成為游戲的“罪魁禍首”,也并非一無是處,有電腦大家多多少少還會學習,沒有電腦完全就學不成了。
何況,這一規定效果依然有限,就算你不允許買電腦他就找不到地方玩兒了么?很顯然,學校不成文的規定對那些不務正業的人是沒有約束力的,而對我這樣的“實干家”是更沒約束力。說到這里,我想起了以前在BBS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某高校禁止晚上熄燈后學生出去玩游戲,某個夜晚一位同學實在是游戲癮難以控制,從宿舍二樓跳下造成了腿部骨折。
所以高校禁電腦就顯得意義不大了,高校想通過控制電腦以控制大家玩游戲無疑是“揚湯止沸”,起不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對不玩游戲的人來講,這招顯然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對玩游戲的人來講,這招顯然也是治標不治本。
當然,我們學生對這種策略是極為反感的,而且普遍存在逆反心理——你越不讓我玩兒,我越要玩兒,所以接下來就是高校附近的網吧座無虛席,日進斗金。也難怪有人要說是學校收授了網吧老板的好處,是網吧和學校在共唱雙簧,把學生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