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龍的身上有著大學生們艷羨的各種頭銜: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學生會主席、計算機學院T團隊負責人、騰訊創新俱樂部主席……不過他最喜歡的身份還是PP捐助系統發起人,“其它很多頭銜都是個人的,我應該為社會做點事情”。
點點希望網(PPHope),寄托著鄭龍所有的希望。
去支教,傳承愛心老人接力棒
在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江城武漢,一位愛心老人江詩信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鄭龍也是其中之一。14年中,老人穿草鞋拄拐杖,穿梭在鄂、豫、陜三省15個縣市600多個村莊;老人體弱多病,卻徒步跋涉28萬多公里,可以足足繞地球七圈;老人一貧如洗,卻傾盡7萬多元家財,資助了233名孩子重返課堂。
2006年鄭龍擔任研究生支教隊隊長,帶領研究生支教團在湖北省國家級貧困縣??悼h支教。在??担嶟埧吹胶芏嗪⒆右蚣彝ヘ毨幱谳z學的邊緣;同時,學校、社會上的一些人士知道他在國家級貧困縣支教時,紛紛表示希望通過他在??祵ふ乙恍┘彝ヘ毨У膶W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矛盾的現狀讓鄭龍在沉重之余也看到了希望:如果能通過一種方式,讓受助者和捐助人“面對面”,并能根據被捐助者的受助情況等信息,動態地調整自己的資助力度,就可以用有限的資金,幫助更多更需要幫助的孩子,而且不需要像江詩信老人那樣跋山涉水了。
然而支教最初,鄭龍對“面對面”資助設想并沒有一個確定的方案,他只是明確了集中力量救助貧困生的目標。帶領支教隊員,他們詳細調查了湖北省愛心老人江詩信在??蒂Y助的20余名同學的狀況,對資助名單進行了增補,最后確定由四屆共計21名支教隊員資助保康縣21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傳承江詩信老人的愛心。
為21名貧困學生爭取到資助并不是鄭龍的目標。一次偶然的靈感,鄭龍想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對等計算”,是否可以將P2P網絡中的思想應用于貧困生資助的工作中來呢?在了解了當前幾種影響比較大的資助網站的模式之后,他與華中科技大學騰訊創新俱樂部的技術人員討論發現,資助也可以模仿計算機網絡的對等計算(P2P)的思想,結合當前成熟的“基金模式”與“結對模式”的優點,通過信息平臺,為資助者提供選擇資助對象、方式、金額的自由。資助者的愛心善款通過基金轉發到貧困學生處,實現資助過程實時跟蹤的基于P2P的多對多公益慈善資助平臺。
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里,鄭龍帶領俱樂部Java組的8名同學,開始了PPHope的設計與實現。他們要打造不同于傳統捐助的新模式,通過網站,一人可以資助多人,一人可以分階段接受多人資助。每個捐助人可以詳細地看到待資助學生的姓名、學校、家庭經濟狀況、每月花費等信息,自主選擇捐助對象,并能根據被捐助者的受助情況調整資助力度。
上“賊船”,點點希望中率隊啟航
創新的過程就像是初生的嬰兒蹣跚學步,又像是一部用困難和快樂共同譜寫的協奏曲,或許從騰訊創新俱樂部Java組8名同學的日志中,我們可以去品位一下那
段青蔥記憶:4月28日,上了“賊船”
我們被帶進了一個神秘寢室,我們都不知道我們要干什么,只是接到騰訊創新俱樂部的通知,就到了這里。推開門進去,就看見鄭龍,我們俱樂部的主席,站在里面。一進去,鄭龍就趕緊發糖,后來才知道是“計謀”,鄭龍看到我們莫明其妙的樣子,才把這次神秘任務公布出來——PPHope網站的開發。鄭龍把這次任務的發起背景,前因后果,緊迫形勢,光明前途,口若懸河地講了一大通。不得不佩服鄭龍的口才,講得我們甜蜜蜜的,渾身熱血沸騰,個個都拍著胸脯保證要完成這個項目。就這樣我們上了“賊船”,開始了我們“殘酷”的開發歷程。
象征性的五一節
剛把項目接下來,就到了五一節。這個項目本來就比較緊,鄭龍指示:節日要過,項目也要趕。五一節過一天,項目開發六天。真夠狠的!我們可憐的五一節,僅有的一天寶貴的假期也不能好好休息。因為項目太緊,我們除了補充一下睡眠,還要抓緊時間進行知識儲備。總之,感覺不出這是假期。
“賊船”準備起航
5月2日,我們一行人來到工作室。這里是我們俱樂部的基地,但大部分人對里面的環境都不熟悉,里面電腦的配置也不適合群體項目開發,許多開發軟件都沒有安裝。我們經過一番奮斗,把7臺電腦聯上了局域網……我們又忙里偷閑,接受了鄭龍“老師”的免費培訓。把這“賊船”修復好,已經是晚上了,大家在一起吃飯,有打有鬧,好不熱鬧。但同時大家也感受到從明天開始工作將是艱巨的。
五一節結束
短暫的五一節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在業務邏輯方面也進入了尾聲,各個頁面間的調用關系,數據處理也已完成。我們原以為只需要美工對頁面進行一下美化,就可以圓滿完成任務了。殊不知……
更艱巨的任務
我們的美工張靜來了,但因為五一節已經結束,項目中的很多隊員白天都要去上課,大家又都不是同年級的,很多人都不能和美工有效地交流,使得美工的工作進展很慢。
鄭龍又站出來說話了:李帥、盧林,翹課也要來配合美工的工作。
一下子,盧林干凈的到課記錄上多了兩次曠課記錄。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美工的工作也完成了。有了美工的頁面看起來效果比原來好多了,確實,后臺的功能再強大,還是需要前臺漂亮的頁面來襯托。
瑣碎的測試收尾工作
項目已經到了試用階段了,每天都會出現一些問題,李帥的手機都快要被鄭龍打暴了。每次鄭龍都要丟一大堆問題給李帥,然后李帥和盧林就要在緊張的期中考試中擠出時間,把問題一個個解決。與此同時,鄭龍也開始準備網站正式運作的事情。
再展翅,求學他鄉心系PPHope
“點點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變希望”,鄭龍把網站命名為“PPHope點點希望網”,從中我們不難讀出鄭龍的用心,也更明白了“PPHope”的深意。打開網站,網頁右上方是資助光榮榜,左下方顯示需要資助者的個人信息,藍色調帶著慈善的氣息撲面而來。“點點希望網”資助平臺的建設得到了學院院長金海教授的支持,他為此平臺提供了服務器和運行的基本經費,在實驗室及計算機學院廣泛宣傳下,計算機學院集群與網絡實驗室的老師、研究生作為首批資助者用戶,為此平臺注入2萬元的啟動善款。2007年6月,集合支教隊員采集到55名貧困中學生的信息后,點點希望網正式開通。
網站開通了,鄭龍卻將要離開學校。在一年的支教生涯即將結束時,學院實驗室推薦他前往日本會津大會留學,碩博連讀?,F在即使在日本,鄭龍每天做的第一件事,還是打開點點希望網,看看網站有沒有最新的信息,隨后打開郵件,查收網站團隊成員發來的關于網站最新狀況的郵件。
2007年9月14日,計算機學院院長金海教授帶領的研究生支教團再次給保康師生帶來驚喜,28,000余元愛心捐款,價值15,000余元的圖書資料和價值2000余元的文具,還有凝結了鄭龍心血的公益性自主網絡平臺——點點希望網。9月19日,湖北省襄樊市??悼h職業高中貧困生小宋通過“點點希望網”獲得助學金的確認信息傳來,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讓鄭龍異常激動,這是“點點希望網”第一次成功幫貧困生獲得資助。
“我們不能想象如果沒有互聯網,我們這已經被改變的生活會是什么樣,但事實上網絡卻幫我們實現了很多夢想?!比绻麤]有互聯網,鄭龍也許不會走入我們的視線,但這并不妨礙優秀的鄭龍去實現他回饋社會的愿望,而互聯網也讓他的心跨越了空間,和“點點希望網”靠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