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原善土,白馬馱經(jīng)來。
野鶴聞初磬,明霞照古臺。
疏鐘群冢寂,一夢萬蓮開。
劫亂今猶昔,焚香悟佛哀。
編者注:此詩作于1939年7月。當時作者以中華全國慰勞總會北路慰勞團到河南洛陽勞軍。其間游覽白馬寺,看到佛教勝地白馬寺還保存完好十分高興,對佛教的贊頌之情油然而生,遂作此詩。
憶昔 何其芳
憶昔危樓夜讀書,唐詩一卷瓦燈孤。
松濤怒涌欲掀屋,杜宇悲啼如貫珠。
始覺天然何壯麗,長留心曲不凋枯。
兒時未解歌吟事,種粒冬埋夏復蘇。
編者注:此詩系作者晚年回憶自己早年的讀書生活所作。是作者在“寂寞的家居”中讀書生活的真實寫照。這段讀書生活,既為他奠定了一定的文學修養(yǎng),同時也對他后來的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風格產(chǎn)生了直接影響。
贈周而復 聶紺弩
五十年前大學生,文場左翼任縱橫。
憶編動向承投搞,曾有宣言共列名。
小說大書晨海上,口碑一傳夜神京。
而今勢已云泯隔,多謝車因故舊停。
編者注:據(jù)周而復回憶,聶紺弩此詩系寫于八十年代初,周原本步原韻奉和,但因事忙,遲遲未能動筆,彈指一瞬間,數(shù)年過去了,而紺弩也已謝世……“現(xiàn)在不只是‘云泯隔’,而是‘生死隔’了。我和鉗弩結(jié)交五十年,這首七律概括了我們深厚的革命友誼。”詩的標題為編者所加。
古風 沈從文
勁風摧枯草,歲暮客心生。老驥伏櫪久,千里思絕塵,本非馳驅(qū)具,難期裝備新。真堪托生死,杜詩寄意深。偶作騰驤夢,間爾一嘶鳴,萬馬齊喑久,聞聲轉(zhuǎn)相驚。楓械悄悄語,時久恐亂群。天時忽晴朗,藍空卷白云。佳節(jié)逾重陽,高空氣象清。不懷遲暮嘆,還喜長庚明。親故遠分離,天涯共此星。獨輪車雖小,不倒向前奔。
編者注:作者此詩寫于1981年,是作為條幅送給其友人蹇先艾的。蹇在一篇《回憶老友沈從文》的文章中說:“這個條幅至今還掛在我的辦公室里,有時默誦,如對故人。”
感懷二首 胡 風
(借用魯迅先生《亥年殘秋偶作》原韻)賣文生活
點滴誠情能一貫,私邪偽善敢多端;
包傷忍氣批文儈,受屈韜光賄法官;
燈火深宵填晝短,桃花三月傲春寒;
衣單尚可披棉絮,食淡何妨咬菜干。
抗戰(zhàn)初起
百丈腥風吹塞上,萬家鮮血染槍端;
長歌當哭來強將,快步如飛遁懦官;
月黑推窗聽犬吠,夜闌拔劍照人寒;
忙揮黑霧牽棕索?徑掛紅燈上木干。
作者自注:“強將”句指共產(chǎn)黨。“懦官”指國民黨。“犬吠”句指國民黨反動派,特圳是特務活動:后三句指的是,當時我認為可以和應該做一點能做的工作了。能寫點詩,開始編刊物。但這盞燈是掛在“水干”上的,隨時可以被放倒。
編者注:胡風是我國著名文藝理論家、詩人、翻譯家,湖北蘄春縣人,1985年6月8日在京逝世,家鄉(xiāng)有同志到北京看望他,他抄錄此兩首舊作,表達了自己的胸懷趣旨和對家鄉(xiāng)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