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7旬的王大爺,患有多年的高血壓和糖尿病,前段時間記憶力下降,說話偶爾含糊不清,家人懷疑王大爺患了老年癡呆癥。到醫院檢查,才發現他曾經有過小中風,而且。雙側頸動脈已硬化并形成寬塊,血管管腔的90%以上被堵住了,血液無法順暢地通過頸動脈到達腦部,隨時有中風偏癱的危險。醫院在他頸動脈內放了支架,才讓他避免了晚年的殘疾。
上述例子并不鮮見,在醫院康復科遇到的中風患者中,只要您仔細問一問,就會發現很多人都有過小中風的短暫發作,或者是說話不清楚,或者是短暫的肢體麻木,但都沒有重視,不久后就發生了嚴重的中風。
小中風的發作雖然是來去匆匆,似乎并未造成永久的身體傷害,但它是人體腦血液循環嚴重異常的表現。希望那些具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患者及其家人,以及關心自身腦血管健康的讀者,了解小中風常見的表現,以便準確識別,及時就診,從而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小中風“青睞”誰
高齡、肥胖、吸煙、嗜酒、有家族(遺傳)史,以及患有高血壓病、糖尿病、血脂異常癥、心房纖顫、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發生小中風;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患者也容易發生小中風。具有上述一種或多種危險因素的人被稱為腦血管病高危個體,更應該警惕小中風的發生。
警惕小中風預兆信號
由于缺血的部位不同,小中風患者可以表現為下面的一種或數種癥狀。遇到這些以突發或一過性形式發作的癥狀時,要警惕小中風的可能性,及時到醫院就診。
一過性黑蒙:眼睛的視力突然喪失,好像突然被黑幕遮住,幾秒鐘或幾分鐘后,黑幕逐漸隱去,視力恢復如初。
偏側性視野范圍縮小:視物模糊,無法看清眼前一側的物體,例如行走時不能避開而反復碰撞身體一側的障礙物,說明該側視野缺損。
復視:看東西時出現重影。正常人長時間注視側方或上下方目標時,也可能出現重影,這種情況不屬于小中風。
眩暈或頭暈:感到眼前物體或自己的身體向一定方向旋轉,常常伴有惡心和嘔吐癥狀。童年游戲時,原地快速旋轉中突然停下來時,您或許體驗過這種眩暈的感覺。
單側肢體麻木、感覺異常:一側面部、上下肢力量減弱,不受支配,口角歪斜,流涎,胳膊抬舉困難,手中拿的物品忽然掉落,走路一只腳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
走路失去平衡:站立行走不穩,或上肢動作不穩、不準,顯得不夠協調。
面部麻痹:一側面部和肢體有麻刺感或麻木感(感覺遲鈍)。
構音不清:說話口齒不清,覺得舌頭發硬。
失語(或語言不利):講話速度變慢,常會因為找不到適當的詞語而停頓下來。
喪失語言理解能力:不能理解別人的話語。
記憶喪失:出現記憶障礙,尤其是近期記憶。
應當注意的是,以上表現大多不是小中風所特有的癥狀,其他一些疾患也可以出現類似的表現,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視。此外,持續僅一兩秒鐘的頭暈,以及孤立出現的全身疲乏、頭昏或四肢抖動等,通常不是小中風發作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