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鵬是位蜚聲海內外的指揮家,他曾率領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樂團出訪過許多國家,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在中國音樂界有“北李(李德倫)南曹”之譽。近年來,他致力于大中學生樂團的指揮工作與交響樂知識的普及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每當這些大中學生樂團在國際比賽中捧回金獎時,他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曹鵬雖已退休20多年,但仍十分忙碌。每天早上很早出門,晚上忙到很晚才回家。一位82歲高齡的老人何以有這樣旺盛的精力呢?靠什么支撐呢?曹鵬的回答是:心不老,春常在。只要心態年輕,人生的春天就會常駐。凡是接觸過曹鵬的人都知道,在他身上沒有一點暮氣沉沉的感覺,說話充滿活力,不乏新潮、幽默用語。他常年與樂團中的大中學生接觸,被他們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敢想敢說敢干的精神所感染,從他們身上經常汲取“新鮮的養料”。與他們交談到興奮處時,他會突然在地上“翻個跟頭”。以釋放一下自己的感情。在家中,他喜歡與年幼的外孫一起玩耍,與他下棋、掰腕子,常講一些故事、笑話逗得孩子笑得前仰后合。曹鵬說:“一個人的心態對生理健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心態年輕,充滿活力與朝氣,那么人體各器官功能就能有效運轉,就能推遲衰老的進程。如果心情壓抑,暮氣沉沉,老想著行將就木,那么生理上的健康狀況就會‘江河日下’。人們說我是80歲的年齡,30歲的心態,心永不老,我感到很高興。”
健康的身體離不開合理的飲食。曹鵬早年留學前蘇聯,吃的是黃油與肉,漸漸地養成了偏愛吃豬肉的習慣。后來通過讀書看報,懂得了偏食有害健康,于是改變了這種習慣。現在他的飲食以魚類和蔬菜為主,在烹調上講究清淡。每餐不吃得過飽,飯后還吃一些水果。他說:“如今社會上吃出來的疾病很多,因此要把好飲食關。該吃什么,不該吃什么,吃多少,要做到心中有數。我們不能做大吃大喝的美食家,而要做科學的飲食家。”
曹鵬是位體育愛好者,在中學時代,他就熱愛踢足球,打籃球。練長跑,在那時打下了較為扎實的身體基礎。如今隨著年歲的增高。他仍把打太極拳、做甩手操作為自己每天的“必修課”。他有一輛1953年買的飛鴿牌自行車,半個世紀來一直陪伴著他,不肯丟棄。而今空閑時,他常會騎著這輛“老坦克”,在家周圍的馬路上兜上幾圈,權作一種鍛煉。“動動身,出點汗。既活絡筋骨,又可排除體內毒素,這對健康是很有好處的。”這是曹鵬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