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抗感冒藥
中聯強效片:內含金銀花、連翹、荊芥、牛蒡子等。主治傷風感冒、發熱頭痛、口干咳嗽、咽喉腫痛等。其特點是抗感冒力強,退熱迅速,無嗜睡副作用,安全性高。
服法:口服,成人每日2~3次,每次2片,小兒酌減。
復方氨酚烷胺膠囊:內含金剛烷胺、乙酰氨基酚、牛黃等。其特點是以抗病毒和解熱鎮痛為主,用于傷風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噴嚏、咽喉痛、頭痛和發熱等,且能阻斷或延緩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穿透,抑制病毒的復制,對病毒性感冒有明顯的防治作用。
服法:口服,成人每12小時服1粒,病重者可服2?;蜃襻t囑。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本藥可引起輕度嗜睡,因此,駕車或高空作業者忌用。
2.抗中暑藥
人丹丸(又名仁丹):有清熱解暑、健胃生津之功效,旅游者帶在身邊對防治中暑、暈車、暈船、消化不良等有一定療效。
服法:成人每次2~4粒,含服或用水送服。
廣東涼茶:內含崗梅根、金櫻根、廣金錢草等。有清熱解暑、祛濕生津的功效。主治發熱咽痛、口干、尿黃等。
服法:煎服,成人每次1袋(10克),每日1~2次。泡服(袋裝藥茶),成人每次1~2袋,每日2次。孕婦慎用。
十滴水:具有通竅、利氣、健胃等功效。用于因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胃腸不適等癥狀。
服法:口服,成人每次2~5毫升。孕婦、小兒忌用。
藿香正氣水(液):具有解表、化濕、利氣等功效。用于中暑引起的頭暈、目眩、頭痛、腸胃不適等癥狀或傷風感冒。
服法:口服,成人每次0.5~1支。孕婦、小兒忌用。
另外,充分飲用清涼飲料,可以防止中暑,促進康復。
3.抗腸道感染性疾病藥
黃連素片: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等作用。對痢疾、傷寒或其他腸道桿菌等有抑制作用。適用于腸道感染、結膜炎以及心律失常、血脂異常等。
服法:口服,成人每日3次,每次0.2~0.5克,無毒副作用。小兒酌情減量。
思密達:屬非抗生素類治療腹瀉首選藥物,由雙八面體蒙脫石等組成,用溫開水沖服。服用方便,口感良好,老少皆宜,副作用少。
服法:口服,不滿1歲者每日1包,均分3次;1~2歲者每日2包,均分4次;3歲以上者每日3次,每次1包。若確診為菌痢,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加服,療效更好。
山莨菪堿或顛茄片:用于伴有腹痛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口服補液鹽:用于腹瀉脫水較重者(每升含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無水葡萄糖20克,加溫開水到1000毫升),成人每次服500毫升,小兒腹瀉適當減量。
4.治蚊蟲叮咬藥
清涼油(又名萬金油):外搽有清涼、止癢等功效。可用于蚊蟲叮咬后皮膚瘙癢不止。
無極膏:有抗炎、鎮痛、抗菌等作用,外搽適用于蟲咬性皮炎、皮膚瘙癢癥;也可用于淺表真菌性皮膚病,如足癬等。
皮炎平軟膏:具有消炎快、止癢迅速、抗過敏作用強的特點。適用于蟲咬性皮炎、職業性皮炎、各種類型濕疹、瘙癢等。外搽患處,每日5~8次。